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曾剑  张强  王春玲 《气象学报》2016,74(6):876-888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 a陆面模拟集成产品的分析,发现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内潜热和感热通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由摆动区外的相对均衡状态进入到摆动区内的“突变转换”;陆面能量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能量平衡各分量在纬向和经向都表现出了“阶梯型”的变化。就演变而言,区域平均感热和潜热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递减或递增趋势,波动幅度在±20%以内,但在20世纪末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摆动相位转换:1997年之前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夏季风相对活跃,潜热通量总体高于其气候值而感热通量则低于其气候值,之后出现了相反的现象。此外,区内感热和潜热通量对气候环境干湿性质非常敏感,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郑州站探空层结资料、FY-2E红外云图和濮阳站降水实况等资料,对2016年7月14—15日发生在濮阳市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500hPa和700hPa的低涡及其分裂东移的低槽、700hPa和850hPa的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及南下的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的。(2)500hPa槽前西南气流与584dagpm线外围的西南气流叠加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来源;地面辐合线的存在加强了动力抬升作用。(3)涡度场和散度场同时表现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4)FY-2E红外云图上,对流云团的持续影响,使降水较长时间维持,造成濮阳市出现区域性的暴雨、大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3.
濮阳市深秋连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高空天气图、地面加密观测、多种物理量场等资料,分析了2006年深秋发生在濮阳市的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500 hPa大尺度环流形势稳定,有利于中低层中尺度系统的形成,为本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动力机制;500 hPa横槽不断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在中纬度地区产生小波动,每一个小波动与暖湿气流在濮阳市交汇,配合700 hPa低槽、切变线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造成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地面气压场上东南沿海气旋波北扩到35°N,既为降水过程提供了水汽和能量供应,也阻止了北方冷空气的快速南下,使冷、暖空气在濮阳市汇合;物理量场的变化,对这次连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方差分析法预测濮阳市冬小麦播种期降水量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1971--2000年濮阳市冬小麦播种期降水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法,按不同长度周期进行排列,求出各个周期的F值,进行F检验定出第一周期,其位相值为第一周期的第一次值。将原序列减去第一周期的位相值作为新序列1,对新序列1再进行不同长度周期排列,求出各个周期的F值,再进行F检验定出第二周期。对第一、二周期进行稳定性检查,采用经稳定后的第一、二周期的第2次值各自外推,求出预报初值,计算出剩余方差,建立预报方程,进而可计算出降水量预报值。经回代检验,历史拟合率为30/30=100%;2001—2005年试报准确率为4/5=80%。  相似文献   
15.
利用濮阳市1971~2004年大雾天气历史资料,分析了濮阳市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11月至次年1月为大雾天气多发季节,日出前后为大雾的最浓时段.500 hPa图上本站受西西北到西南气流控制,未来有浅槽或下滑槽影响,等高线与等温线均较稀疏;700 hPa图上高原东部为西南气流;850 hPa或925 hPa以下存在逆温层;地面图上本站处于均压场中或有小股弱冷空气影响.  相似文献   
16.
指数函数剪切模量土层的地震随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玲  黄义 《岩土力学》2003,24(6):892-895
基于改进的一维剪切梁模型[1],对剪切模量为其深度的某一指数函数的成层非均质土层,推导了确定自振频率、振型函数、参与系数及稳态动力响应的封闭型解析表达式。首次证明了这种土层振型函数的正交性,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并基于基岩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白噪声谱和过滤白噪声谱,研究了该土层对地震的随机动力响应问题。计算表明:(1)在基岩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功率谱为白噪声谱的情况下,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均有别于过滤白噪声谱时的相应值。(2)平稳输入与输出过高地估计了土层的随机响应。  相似文献   
17.
利用濮阳市1971~2004年大雾天气历史资料,分析了濮阳市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11月至次年1月为大雾天气多发季节,日出前后为大雾的最浓时段.500 hPa图上本站受西西北到西南气流控制,未来有浅槽或下滑槽影响,等高线与等温线均较稀疏;700 hPa图上高原东部为西南气流;850 hPa或925 hPa以下存在逆温层;地面图上本站处于均压场中或有小股弱冷空气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春玲 《地理教学》2014,(19):62-63
一、了解学生个性,让个性充分发展教书育人就是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培养,使学生成为充分发展个人特性和潜能的人才。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使他们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自身的个性和潜能展示出来,使他们"能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例如:班里有一名学生,初一时各门功课均衡发展,非常优秀。一进入初二,就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刚开始请半天假,慢慢地是一天.  相似文献   
19.
初到北戴河,只觉得似曾相识。蓝天白云、碧海金沙、青松、翠柏、绿树红墙,这些画面都曾在电视上看过,而在我的想象中,北戴河也确实应该如此美丽。我不禁想起了很久前读过的诗句:“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  相似文献   
20.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陆面能量交换与区域气候相互作用显著的热点区域。然而,目前缺乏适用于该区域的高精度长期通量数据集,这限制了陆面水热交换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如何融合目前已有的多源通量资料进行重构建以及应用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综合包括中国北方协同观测试验和中国通量网的多种下垫面通量观测以及多种格点资料,试图重构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陆面能量通量数据集。在筛选具有优良下垫面代表性站点并考察模拟和观测散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并且受观测资料约束的月平均感热、潜热和净辐射数据集。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数据集相对于几种原始格点数据集精度有一定提高,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原始格点资料的系统偏差。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地表能量平衡分量中,陆面湍流通量对夏季风的响应更为显著,并且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湍流热通量对夏季风持续时间呈现对数分布的年际变化规律;当夏季风处于低持续影响状态时陆面湍流热通量年际变化更为显著,偏弱的夏季风系统可能导致陆面过程对气候变化更强的影响。本文基于多源通量数据融合构建的新数据集可以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增加了对陆面过程与季风系统相互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