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强余震的准周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了我国华北及西南 M≥7地震的余震序列, 在M—logt 图上余震活动呈现有交替的高潮期和低潮期;称为准周期性.取高潮期中极大余震发生时间 tn 与周期函数 S(t)=sin[(2πt)/T(t)+(π/2)]的峰值依次拟合, 求得各峰值时的周期 Tn, 各余震序列的结果一致表明 logT=loga+qlogt 的线性关系存在, 即 T=atq.并讨论了 Tt 的幂函数增加主要是由于荷载率$ \dot{P}$ 随时间幂函数减小所致.外推 S(t), 可用下一个峰值对应的 t 预测下一个强余震的发震时间.本文还讨论了相邻两强余震的时间间隔与强余震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地貌,地球物理等特征并对有关特征进行了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本区易发生地震的地点主要与主活动断裂及新生代断陷盆地有关,且活动断裂数目愈多,判定为强震可能发生地点的概率就愈大。地形高差似乎与本区强震发生的地点无关。FH实验,即未来历史实验(future history test)结果表明:预测是成功的,1882年至1983年中发生了M6.0地震的五个地区均被识别为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点。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onnonlinearR/SmethodanditspplicationinearthquakepredictionBi-QuanWANG(王碧泉);Han-MingHUANG(黄汉明);Hong-ShunFAN(范洪顺);Chuen...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的数据库。其中有数据库的功能、格式、结构及内容。本数据库向专家或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支持整个专家系统的工作,在ESEP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齐全、数据跨越时间长、数据精度高误差小、用户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王碧泉  王春珍 《地震学报》1988,10(2):113-123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方法————改进的连续Hamming方法(ICHAM)。它从下面两个方面对使用连续资料的Hamming方法进行了改进。 1)考虑到更为一般的样品分布情况,用方差较小的那类样品计算Hamming核; 2)改进了对Hamming核的计算方法,使之处于方差较小的这一类样品的中心。 文中还给出了ICHAM法应用于北京及邻区潜在震源判定的实例。结果表明,其效果比二值Hamming方法及原来未改进的连续Hamming方法都好一些。检验表明结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地震模式识别应用程序包—简称“PR” 程序包(the packageof program-to apple algorithms of pattern recognition)提供的CORA-3修改方法和Hamming方法,对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地貌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了新的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北京及其邻近地区M≥6.0级地震的震中主要分布在自新生代以来活动断裂(特别是主活动断裂)的交汇带内,新生代断陷盆地和新生代断陷盆地与平原或山区的接触地带。 本文对同一组资料用CORA-3方法、CORA-3修改方法、Hamming方法和加权Hamming方法的识别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加权Hamming方法识别分类效果最好,CORA-3修改方法次之,Hamming方法和CORA-3方法更次之。 CORA-3方法可以通过识别的示性特征给出震中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其相应的图象。Hamming方法计算简便、节约机时和内存,而且识别分类效果就本文而言,加权Hamming方法还略好于CORA-3修改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碧泉  王春珍 《地震学报》1983,5(4):383-396
研究我国东部9次余震序列的总体特征得到:余震频度符合 n=n1t-h关系;频度和强度随时间衰减较慢;最大地震后3、4天内发生的余震所勾划的余震区常常比最终余震区小;多数余震分布在地壳中5至10公里的深度上.一些强余震前的中小余震时空分布有下述特征:(1)强余震前几天至十几天,余震序列的频度偏离正常衰减值;(2)强余震前有中小余震震中向下一次强余震的震中附近扩展或形成空区的现象;(3)强余震前震级序列出现缺震现象;(4)余震序列有准周期性.上述特性预示其后将发生强余震,同时表明强余震有类似于大地震的孕震过程.种种现象还表明余震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是由主震的直接余震和强余震的次级余震相互叠加所组成的.最后将某些特性和岩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