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82.
冰云是影响气候变化最为重要的因子之一,其生命周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冰云的气候辐射效应。冰云粒子下降末速度是影响冰云生命周期的关键参数。为了开展对冰云粒子下降末速度的研究,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连续观测数据,反演了冰云粒子的下降末速度(Vt),并根据雷达反射率因子(Z)与Vt的关系计算了拟合因子a、b的值;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特性冰云Z、Vt和拟合因子a、b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尝试通过参数垂直分布特征识别研究云中不同位置上云微物理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冰云粒子下降末速度的分布与雷达反射率因子有很好的对应,最大频率都出现在距离地面约7 km高度处,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粒子下降末速度在暖季较冷季可增大25%,峰值出现在6月和9月;云层较厚且持续时间长的第一、三类冰云,其雷达反射率因子、粒子下降末速度及拟合因子a和b的平均值都显著大于云层较薄且持续时间短的第二、四类云。垂直方向上,Z、Vt和拟合因子b从云顶到云底随着高度的降低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体现了云粒子在云顶区域成核和水汽凝华效应,随着粒子在下落过程中碰并增长,云滴粒子逐渐增大,水汽的凝华和粒子的聚合起主要作用,最后在云底部分,云粒子蒸发、升华减小消亡的过程。由此表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冰云是从云顶到云底自上而下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萨拉乌苏河流域中上游段湖相沉积物的来源及沉积环境,通过测量干沟子剖面3个样品的年代和113个样品的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干沟子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沉积物的来源,探讨了其代表的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变化.结果 表明:在剖面垂直方向上,CaO、MgO、Sr、C1、Br以110 cm为界,含量发生剧烈变化,250-...  相似文献   
8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貌特征提取方面能够实时、主动、高效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具有传统测量方法不具有的特点。利用研究区点云数据生成等高线和三维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其地貌特征。本文选择李庄采石场为研究对象,利用徕卡C10扫描仪获取激光点云数据,采用Cyclone和Geomagic Studio软件相结合对其进行预处理,再分别利用Cyclone、CASS、Surfer 3种软件提取地貌特征,并与常规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软件均可以生成等高线并生成理想的三维模型,且均有其特性;在制作精度和效率方面,利用点云数据绘制出的等高线相比常规测量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5.
王晨 《气象知识》2012,(4):34-34
“我们不能等到下一次巨灾发生的时候,再来讨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问题。”在第3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和博士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共场所进行呼吁了。  相似文献   
86.
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在中国台湾、新疆、内蒙、山西、吉林等地。笔者采用GIS的空间数据叠加技术、化验测试与环境模拟技术,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构造运动控制,低洼地带堆积了巨厚的粉砂淤泥质沉积物和富含有机质的湖积物,为砷的赋存提供了空间。地下水砷的富集受水中Fe、Mn、pH、Cl-、PO34-、HCO3-、SO24-、Se的影响,其中,重碳酸钙型水中砷含量最低,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砷含量最高。臭葱石(FeAsO4:2H2O)等含铁、含锰矿物在进入地下水的溶解过程中,形成铁(锰)氧化物和砷化合物(砷酸盐或亚砷酸盐)。随着Eh降低,氧化物被还原形成更为活泼的离子组分,吸附在氧化物表面的砷化合物随之解吸,还原环境有利于砷从沉积物中向水中溶解、迁移。研究结果为实施安全供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7.
在定向钻进时水平段的岩屑运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由此引发的各种孔内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岩屑在定向钻进水平段时的运移方式,建立了钻杆不偏心和偏心的力学模型,同时针对水平定向钻中各因素对岩屑携带的影响分别讨论。  相似文献   
88.
本文阐述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定向钻穿越施工潦河定向钻穿越工程,以及在施工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9.
银坑斑岩型钼矿床细脉浸染型钼矿化分布于花岗斑岩体内部并受其控制。含矿花岗斑岩为高硅、富碱、高分异、准铝—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分布型式整体右倾,呈"V"型,具明显负Eu异常;岩石富集Rb、Th、U、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硫主要源自岩浆,成矿流体具有以岩浆水为主,混和少量大气降水的特点。流体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另含有一定量的CO2、CH4及CO2-3等成分;(87Sr/86Sr)i值平均为0.712 38。εNd(t)值为-7.2~-1.8,平均-5.796;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10.1±1.5)Ma。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源区主要为下地壳古老基底物质,兼有部分地幔物质的混染,岩浆侵入事件发生在中国东南部由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作用完成之后,处于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扩张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90.
基于路堑边坡风险评估及管理技术框架,以龙岩市永定大道K0+855~K1+085路堑边坡为例,开展边坡定量风险评估,对边坡开挖及加固两个典型工况的边坡破坏概率、灾害到达承灾体概率、承灾体时空概率、承灾体易损性、承灾体财产价值等关键参量进行分析及计算,从而实现了上述两个工况边坡潜在风险损失的定量估算和比较,验证了边坡加固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因公路拓宽方案变更需求,对该边坡提出多级锚固和抗滑桩两种优化设计方案,并同样实施了这两个方案的定量风险评估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边坡设计安全系数基本相当的条件下,多级锚固方案具有较低的破坏概率和较少的潜在财产损失,为优选变更方案。本文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边坡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并例证了该技术方案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边坡风险状态及估算潜在风险损失,体现了风险防控对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实现从源头控制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