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兴仁市气象局研发了强降水天气过程“三个叫应”业务系统。该系统基于省级气象大数据平台进行开发,实现了降水量监测、告警、图形化显示、自动显示叫应对象信息、自动生成服务材料、记录值班日记、生成工作总结等功能。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大幅提升了业务自动化程度和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2.
张衡一号电磁卫星是中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天基观测平台,其科学目标是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数据,对中国及其周边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途径.张衡一号电磁卫星系列的第一颗试验卫星于2018年2月成功发射,现已在轨稳定运行4年多;第二颗同类电磁卫星将于2023年6月左右发射.在轨测试、交叉定标工作表明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具备良好数据质量.在科学产出方面,张衡一号卫星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是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IGRF)构建一个多世纪以来,唯一由中国科学家牵头且唯一采用中国数据制作的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基于张衡一号的电离层电子密度3D模型很好地重现了电离层结构特征;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空间天气事件监测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响应能力;在圈层耦合机理方面,关于地震电磁波跨圈层传播全波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出岩石圈-电离层波导及电离层中的电磁场变化,证实了张衡一号卫星电磁场载荷探测地震低频电磁异常的能力.张衡一号卫星能够反映岩石圈的地震、甚低频发射站、岩石圈磁异常、大气层的闪电等活动.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张衡一号电磁卫星与其它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3.
太湖富营养化遥感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利用Landsat/TM数据进行太湖富营养化评价的可行性,提出一种与常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接轨的遥感评价新方法,建立了太湖富营养化遥感评价模型(中国湖泊营养状态指数模型TSIc),利用Landsat/TM数据定量反演出的太湖Chl - a浓度作为TSIc模型的输入变量,计算出太湖营养状态TSIc值,最后按照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分级标准将太湖营养状态分为贫营养(TSIc<30)、中营养(30≤TSIc≤50)、轻度富营养(50<TSIc≤60)、中度富营养(60<TSIc≤70)和重度富营养(>70)5级.  相似文献   
34.
基于SD-GIS的突发水污染事故水质时空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一维河流水质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水质模拟,建立了系统动力学(SD)和GIS关联的概念框架,并基于组件式GIS和SD模型开发了水污染事故水质模拟实验系统.以2005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为例,对特征污染物硝基苯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建立SD和GIS的关联,能够实现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模拟,以及基于模型参数的模型调控与情景分析,为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的优选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我国城镇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生态环境监测任务也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对结合空间信息的天地一体综合监测的需求非常迫切,急需建立其技术体系,以指导城镇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工作的开展。本文面向城镇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的需求,从城镇污染气体、水体水质、生态资源3个方面出发,通过梳理城镇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结合开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构建了城镇生态环境综合监测技术体系框架、指标体系框架以及标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遥感数据特点及国家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提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业务应用方案,为国家和省市地方下一步有效开展城镇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等工作提供重要指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36.
分形,分维及其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吴纪桃 《地图》1992,(3):5-11
分形理论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在地学中的应用也十分活跃。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有关成果和作者的一些工作,简要介绍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地图制图学中的若干应用,同时指出分形理论用于地图制图学中有关问题研究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37.
38.
通过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和分维估值,研究了线状地图要素的形状结构特征随量测尺度和比例尺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使综合过程自适应进行和保持图形形状特征的线状要素自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运用分形几何原理,提出了量化地图图斑形状特征的分形模型,讨论了模型中的参数──形状因子和分维的意义及求法,给出了制图现象形状特征量化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0.
方炳炎  王桥 《地图》1995,(3):56-59
对方位投影的坐标反解在正轴投影情况下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利用投影公式反解,而在斜轴与横轴情况下,首先需将投影的直角坐标反解为球面坐标A、Z,而后再将球面坐标反解为地理坐标ψ、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