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浙西开化地区皖浙边界断裂带西侧浅变质岩系中发育了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酸性火山岩。两个流纹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别给出了785±5 Ma和781±10 Ma的结果,显示为南华裂谷期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该流纹岩富硅偏碱,铝饱和指数A/CNK大于1.11,显示过铝质特点;稀土元素总量高,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具中等Eu负异常;相对富集Rb、Th、U、Pb等强不相容元素,而相对亏损亲石元素Ba、Sr、Nb、Ta,Zr含量较高。与壳源花岗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在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中显示为板内火山岩。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可能与华南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72.
以淮南潘谢矿区2010年沉陷状况为背景,采用2001—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应用构建的分布式"河道-沉陷区-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对沉陷区水循环状况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河道汇流、水面降水、地下水和产流在沉陷区积水补给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4.6%、8.8%、3.6%和3.0%,河道下泄、水面蒸发、渗漏和引水在沉陷区积水排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0.6%、8.2%、1.3%和9.9%,沉陷区的自然水循环主要依赖于相连河道,其次为水面降水与蒸发,与地下水关联甚微。  相似文献   
273.
目前,四部委分别牵头推进的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形成了一系列试点成果。专家们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总结和提升试点经验,并统筹好下一步的空间规划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74.
本文用一个包含地面过程参数化和水温预报方案的非静力平衡中小尺度数值模式,研究一般天气条件下陆地水体上的风场特征。一般天气条件下,过水体气流流场,受水陆粗糙度差异的动力作用和水陆热力差异的局地风共同作用。水陆粗糙度的差异是稳定的,而水陆热力差异,则有明显的日周期变化和季节变化。本文对模拟出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了陆地水体上流场的空间结构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75.
陆地水体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浩 《海洋与湖沼》1991,22(5):467-473
本文提出了一个非静力平衡中小尺度数值模式,在模式中包含云的微物理学参数化方案、地面温度和水温预报方案、边界层湍流参数化方案、长波和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且包含地形。模式具有较好的积分稳定性,能精确地模拟边界层内气候的演变过程。本文用该模式研究了陆地水体对温度、湿度、风和湍流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一致,反映了陆地水体对周围气候环境的影响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276.
张玮  王旭  雷晓辉  刘攀  王浩 《水科学进展》2018,29(5):685-695
针对适应性管理研究领域中GCMs集合子情景的权重取值尚不统一问题,通过DS理论综合考虑了3种权重分配方式:等权重、考虑年径流统计特征参数值变化的权重和基于相对月径流变幅的权重。基于得到的综合权重,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DS理论的水库适应性调度规则,以规避气候变化对水库调度造成的不利影响。该调度规则,以多情景多年的加权平均发电量最大化为水库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采用模拟优化法提取规则参数。以锦西水库的研究案例可知:在不确定的气候变化环境下,与基于历史径流的调度规则和基于等权重分配的适应性调度规则相比,基于DS理论的水库适应性调度规则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发电效益(多发电量:0.76亿kWh、0.61亿kWh)与发电可靠性(多增发电保证率:0.5%~11.17%、3.50%~9.34%),还具有更高的水库决策稳健性。因此,基于DS理论的水库适应性调度规则是有助于水库管理者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77.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不透水面大规模扩张,逐渐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并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Landsat年际序列影像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不透水面提取。选取武汉市作为实验区,以连续10 a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监测了武汉市不透水面的变化趋势,并与最大似然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78.
为了提高交通设施采集的作业效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视频为数据源,开发了基于QGIS的交通设施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对涉及的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79.
近年来,随着普朗和红山-红牛等大型-超大型铜矿的投产,滇西北格咱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铜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在该区寻找类似“普朗-红山式”斑岩-矽卡岩型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本区找矿勘查的热点。本次在开展松诺地区铜资源远景调查的基础上,对松诺含矿石英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体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9.7±1.1Ma和222.3±0.7Ma,早于矿区石英二长斑岩体,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准铝-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弱的负Eu异常,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综合岩相学、岩石化学、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Pb同位素等特征,认为松诺含矿斑岩体形成于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的岩浆弧环境,岩浆源区为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岩浆上升过程经历了壳源沉积物质混染。矿区具备弧环境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且蚀变矿化强烈,找矿前景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280.
云南东部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灯影组旧城段的江川生物群是华南又一大类丰富且多样化的宏体化石群,其以碳质压膜的方式保存。在该生物群中,我们发现大量香肠状碳质压膜的宏体化石,与成冰(南华)纪全球大冰期之前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广泛分布的Tawuia碳膜化石的大小、形态非常相似。其最大宽度达4. 5 mm,最大长度可达4 cm,长宽比均>2,膜面光滑,未见其他稳定纹饰,有的化石标本边缘碳质保存较多,可见深黑色边缘环带。但部分化石保存的形态与常见的直棒状I形、U形、C形Tawuia化石相比却较为特殊,呈现直角L形、8字形、宽U形、环状O形等多种保存形态,个别标本弯折部位可见明显的碳质增厚和横脊纹残留,边缘残存有大小不一的刺状突起构造。这类特异形态保存的似Tawuia化石显然不能解释为以往较为公认的浮游型叶状体藻类,而可能与冰期前的新元古代早期鲁西、淮南宏体化石群中的疑似蠕形动物亲缘的化石有传承关系。上述新发现的化石形态表明:似Tawuia的碳膜宏体化石可能是多源属性的早期多细胞生物。其中短带至长带状叶状体,可见短柄突起及疑似固着器构造的化石可确认为底栖宏体藻类;多数的叶状体推测为香肠状或长囊状,生活史中包含远洋浮游的类型,可能归属于原始不分枝的多核体藻类或早期分化出的中空囊状的多细胞藻类;本文展示的部分规则变形的似Tawuia化石,更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亲缘的,生活于近海的底栖生物体发生主动扭曲后,被特异埋藏所呈现出的特殊保存形态,而随机浮游或表栖的多细胞藻类死亡沉积时不会形成类似形态的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