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喀腊大湾铁矿是近年来在阿尔金地区发现的超大型铁矿,目前控制储量近亿吨,且该铁矿具有品位高,低硫低磷等特点。由于矿床围岩的特殊性,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喀腊大湾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90±11Ma,等时线年龄为481.9±7.6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该年龄与成矿相关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488±5Ma及479±4Ma吻合,且发现的矿体附近都有闪长岩体出露,表明成岩和成矿关系密切。结合岩石学、矿物学及年代学特征,认为喀腊大湾铁矿为矽卡岩矿床。  相似文献   
52.
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介于塔里木板块与西昆仑造山带之间,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变质火山岩系,前人将其厘定为早元古代卡拉喀什群[1].   ……  相似文献   
53.
汾西矿区位于山西省汾阳、孝义、介休、灵石四县境内,面积约2500km~2。区内风化煤储量约5.2亿t,占全区煤炭储量的2.8%。作者收集了矿区内38件地质报告中有关风化煤及小窑的风化煤资料,对区内风化煤资源的分布、质量及其开发利用作一概述,希望能引起对风化煤利用的重视,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1.风化煤资源的分布概况 矿区内煤系地层出露广,构造中等。地层倾角平缓、煤层呈近水平展布。风化煤多沿煤层露头线分布,除宜兴井田、河溪沟井田扩区、介南普查区外,其余井田均有分布。汾孝区,煤层露  相似文献   
54.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带新发现的麻粒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是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一条规模宏大的构造缝合带。它西起哈萨克斯坦乌孜别里山口 ,经班迪向南东延伸至麻扎、三十里营房 ,后向东经康西瓦、慕士山至琼木孜塔格西南被阿尔金断裂斜向截断 ,在我国境内延伸有 1 0 0 0 km余 ,宽 3~ 5 km,断面倾向北东 ,总体走向北西 ,整体呈反“S”形 ,主弧形向南西突出。结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西昆仑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项目 ,笔者对康西瓦断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地质考察 ,首次在断裂带北侧中元古界地层中发现麻粒岩 ,为研究康西瓦断裂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康西…  相似文献   
55.
对西昆仑北缘中元古代变质双峰式火山岩中变质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Ar-Ar测年,获得角闪石理想的坪年龄为1050.85±0.93Ma,黑云母理想的坪年龄为1021±1.08Ma。这是在青藏高原北缘首次获得的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同位素年代学的可靠证据,为研究该区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提供了新的地质素材。  相似文献   
56.
西昆仑山长城系塞拉加兹塔格群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合,其火山岩主体为基性岩,在顶部出现少量酸性富Na的流纹英安岩。基性火山岩SiO2=47.77%~49.56%,Na2O K2O=4.64%~5.42%,Na2O/K2O=2.32~8.46,ΣREE=74.29×10-6~137.35×10-6La/YbN=6.5~10.0La/SmN=2.35~2.91微量元素经N-MORB标准化后的配分模式与板内碱性-拉斑玄武岩的相近多种不相容元素HFSE比值及相应的图解表明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解背景。酸性火山岩SiO2=70.01%~72.72%Na2O K2O=7.83%~8.27%ΣREE=402.97×10-6~826.55×10-6,(La/Yb)N=11.58~30.68,(La/Sm)N=5.1~10.5,δEu为0.31~0.32,稀土配分模式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火山岩的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显示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解背景。  相似文献   
57.
王爱国  石玉成  柳煜 《地震工程学报》2007,29(4):314-318,329
在分析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处的中卫活动断裂带潜在地震危险性及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该断裂带内F201断层发生6.5级、7.0级和7.5级地震时大柳树坝址区的潜在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结果表明,F201断层发生中强以上地震(MS≥6.5)时,其南侧至少3 km范围内的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将超出地壳岩石的破裂变形极限,大柳树坝址的地震应变量值更是大于10-4,地震应力也将达到几兆帕,存在工程上尚难以处理的地震抗断问题。  相似文献   
58.
北非地区为世界上油气富集地区之一,区内油气分布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以往研究对这一油气差异性富集控制因素的探讨较为薄弱。本研究重点从中生代期间发育的多个区域沉积中心的演化和形成机制的角度,探讨这一科学问题。对已有的基础地质和油气勘探资料的综合再分析表明,北非地区冈瓦纳大陆北缘发育维德迈尔—佩拉杰、苏尔特、东地中海三个彼此孤立存在的中生代沉积中心,这些沉积中心在空间上处于阿拉拉隆起、苏尔特隆起、黎凡特隆起三个海西运动中形成的NE向古隆起之上,具有“古隆起塌陷反转”的形成机理;沉积中心均靠近新特提斯洋边缘,总体呈现受海西运动形成的古隆起和新特提斯洋开启背景下的伸展作用联合控制。三个中生代沉积中心为中生代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和油气富集区;受海西期塑造的古构造、海西构造剥蚀对砂岩储层的控制以及中生代烃源岩发育等有利因素所控,这些塌陷形成的中生代沉积中心及围区成为最为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带。中生代盆地的这一形成过程为该区油气差异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9.
西秦岭造山带位于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的应变转换区,关于该区宏观地形地貌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仍较薄弱。文章基于分辨率为30 m的SRTM1-DEM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集(地表分析、水文分析等),提取西秦岭地区的地形地貌参数(坡度、起伏度)、流域地貌参数(流域盆地不对称度)和3条地形条带剖面,据此分析西秦岭地区的宏观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区域活动断裂的几何图像和走滑分解,探讨西秦岭地区宏观地形地貌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第一,西秦岭南部为坡度和起伏度的高值区,呈帚状散开形态,以3像素×3像素为统计单元的坡度可达86°,起伏度可达694 m;当步长为0.54 km时,西秦岭南部白龙江流域的平均地形起伏度(862 m、 1104 m、 1200 m)显著高于西秦岭北部的洮河-渭河流域(489 m、 594 m、 526 m),白龙江流域的河谷横剖面呈窄“V”形,以上结果表明西秦岭南部为地形异常隆起区,受到了强烈的构造抬升与河流下切;第二,白龙江流域盆地不对称度为67.5,远离对称状态(流域盆地不对称度=50),白龙江南西侧的流域面积远大于北东侧,说明白龙...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