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正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近年来,能源开发引起的地震事件已引起了公众关注。为此,应国会要求,美国能源部(DOE)委托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能源开发中诱发地震的规模、范围和影响进行调查,找出当前所掌握知识与更深入认识诱发地震的研究之间的差距,发现诱发地震灾害评估方法与缩小上述差距研究之间的不足,并评估迈向能源开发与诱发地震可能性之间最佳实践的过渡手段[1-2]。本文将对这次研究的成果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我们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3.
姚建平  蔡德钩  朱健  王立伟 《岩土力学》2015,36(Z1):513-517
以中铁西安中心超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对该工程进行地基处理。工程中测试钻孔灌注桩压浆前、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桩身内力。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侧阻、端阻分项增强系数法、基于极限承载力增强系数法和只考虑桩端改善承载力5种方法进行了后压浆桩的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后压浆后桩基极限承载力提高了24%,侧阻、端阻分项增强系数法和基于极限承载力增强系数法与现场实测最接近;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与只考虑桩端承载力改善与现场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其计算值偏于安全保守。  相似文献   
24.
针对遥感影像中纹理较复杂的面状地物提取问题,提出一种Laws纹理能量结合灰度共生矩阵的遥感影像面状地物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数学形态学膨胀、腐蚀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对影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利用4个微观滤波算子滤波生成4幅微纹理影像;计算影像4个方向灰度共生矩阵及每个共生矩阵的4个纹理测度,生成4幅纹理影像;最后,结合8幅纹理影像进行区域生长跟踪轮廓。  相似文献   
25.
2012年8月19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了题为《大洋中脊下地壳结晶作用与熔融演化》的文章。文章给出了确定大洋中脊下地壳结晶作用发生位置及熔融演化的地球化学方法.,该研究提供了位于太平洋的2个扩张中心(快速扩张的东太平洋隆起和中速扩张的胡安·德富卡洋中脊)大洋中脊轴下方结晶深度...  相似文献   
26.
AutoCAD具有强大的图形绘制功能,SHP作为ArcGIS平台最常用的数据格式,可以为几何的点、线、面数据赋予必要的字段属性信息。本文首先通过LISP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所绘制的几何数据追加扩展属性数据,再通过FME软件实现DWG数据到SHP数据的带属性转换,解决以往两种平台之间数据属性无法衔接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7.
综合对比4种波形重跟踪算法,选择改进阈值法处理Jason-1GM数据,联合波形重跟踪后的Geosat和ERS-1GM数据,沿轨2Hz重采样以提高数据空间分辨率。通过数据质量控制剔除粗差数据,考虑海表面地形的影响,基于移去-恢复法和维宁-曼齐兹公式反演了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0°~45°N,100°~140°E)1′×1′的精细重力场。船测数据检核表明反演结果在开阔海域精度约4mGal,近岸浅水区约10mGal,均优于DTU10和V21.1模型。  相似文献   
28.
2013年1月9日,Nature发表有关地震发生机理及断层行为的文章,文章认为:引发大规模地震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稳定"断层,而非活动断层。这一观点颠覆了"活动断层是导致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的传统观点。在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是断层两盘相对快速移动或滑动释放能量的结果,其相对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每秒3英尺(约0.91m)。并非所有的断层移动都如此之快,有些断层运动表现为缓慢滑移即蠕变,通常被认为是稳定的。一般认为,断层的这种蠕变是持续的,并且不利于产生快速滑动而引发地震。但新的断层运动模拟显示上述常识可能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29.
2013年1月10日Science发表题为《氧化条件下的地球吸积》(Terrestrial Accretion Under Oxidizing Conditions)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人员近日发现,地核的形成比之前认为的需要更强的氧化条件。这项新的研究确定各种材料在早期太阳系中的分布和搬运。通过在高压(35万~70万个大气压的压力)和高温(5 120~7 460华氏度)条件下对金刚石砧进行的一系列激光  相似文献   
3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地球科学部(Directorate for Geosciences,GEO)主要支持海洋科学、大气与地球空间科学和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以及基础设施与教育,深化对整个地球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