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结构的竖向承载和水平抗侧力体系主要由数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构成,保障核心筒钢管混凝土边框柱与混凝土基础的可靠锚固性能是其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以该工程核心筒边框柱-混凝土基础为原型,设计了2个不同柱脚埋深的1/5缩尺的钢管混凝土柱脚-钢筋混凝土基础组合试件,并对其进行了锚固工作性能试验。试验采用单向重复荷载,重点研究了柱脚埋深对组合试件的锚固承载力和延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柱脚埋深能有效提高其锚固承载力和延性性能;2个试件原型的构造做法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其锚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2.
丁智  王达  王金艳  魏新江 《岩土力学》2015,36(Z1):506-512
由于影响深基坑变形的因素较多,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等条件的不同,对浙江地区(杭州地区居多)37个深基坑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统一归纳研究,分析了在浙江软弱土大背景下的深基坑侧移曲线与周边沉降曲线的特点,得出了基坑最大侧移量与开挖深度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软土深基坑的最大侧移点在开挖面以上4 m与开挖面以下7 m之间;抛物线形沉降曲线的最大沉降一般发生在距坑边0.5倍开挖深度处;最大沉降量、最大侧移量与开挖深度呈线性增长;最大侧移量与最大沉降量的关系受土质影响较大。进一步根据实测统计数据,结合软弱土基坑侧移曲线特点,提出了一种预测基坑侧移曲线的方法,该法预测基坑侧移量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3.
高密度电法在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密度电法中的温纳和偶极两种探测方法,对北京地区的黄庄 高丽营隐伏断裂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该断裂的走向、倾向与浅层地震勘探和探槽剖面探测结果非常一致,说明电法探测技术在隐伏断裂探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滹滏平原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水位埋深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以滹滏平原为研究区,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地下水防污性与地下水资源脆弱性随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当地下水位埋深增大时, 地下水防污性增强的地区, 地下水资源脆弱性也增高;通过二者之间变化关系, 认为受地下水位埋深制约及地下水位埋深对二者的不同影响, 存在使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的地下水位埋深区间;通过地下水位埋深对地下水防污性与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影响及其制约关系, 确定滹滏平原淡水区和咸水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位埋深分别为27~30 m和15~19 m。  相似文献   
75.
水力压裂微地震井地联合监测系统及仪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田增产和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监测油层裂缝延展过程中产生的微地震事件,能够有效地判断裂缝走向.现有的井中监测方法存在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地面监测存在信号信噪比低、垂向分辨能力差等问题.本文采用井地联合微地震监测的方法,在地面布置采集仪器的同时,选择邻近的单口监测井放置井中仪器,对微地震事件进行联合监测定位.采用联合监测的方法,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能够获得较好的监测视角,对比单一监测方法提高了微地震事件的定位精度.在此方法的基础上研制的井地联合微地震监测仪器系统,解决了现有仪器系统在进行联合监测时通讯链路不通的问题,实现了在压裂施工现场对微地震联合监测数据的实时回收、处理及结果呈现.应用本系统在大庆油田进行现场监测,获取的微地震事件对压裂裂缝进行了有效评价;通过对已知射孔点进行反演定位,采用井地联合监测将定位误差由地面监测的32 m降低至14 m,验证了本文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几乎淤浅整个湖盆,形成盆地中生代主要储集层系。当前对三工河组层序旋回性的认识存在分歧,旋回性沉积的驱动机制也缺乏研究,并因此导致对砂体叠置样式和组合规律的认识具有较大争议。利用研究区钻遇三工河组38口井的取心及测井资料,基于沉积学和沉积盆地分析等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三工河组沉积旋回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砂体叠置特点和组合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三工河组退积式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由河道强冲刷叠置砂体、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河上坝组合砂体、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滩坝组合砂体等5类不同叠置样式的砂体组成,可划分为4个体系域级正旋回,不发育反旋回沉积。第一旋回为高湖平面期断续分布的滩坝组合砂体,第二旋回为自最低湖平面开始的湖侵过程中连片沉积的河道强冲刷叠置砂体、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和河上坝组合砂体,第三旋回主要为自低湖平面开始的湖侵过程中接近连片沉积的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和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第四旋回为最高湖平面期零星分布的滩坝砂体组合。推测准噶尔盆地基底幕式快速抬升和总体缓慢沉降的构造运动特点,导致了三工河组4个正旋回之间的(强)冲刷特征及退积式叠加样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7.
在内蒙古西乌旗迪彦庙SSZ型蛇绿岩北部新发现一套晚石炭世马尼塔埃达克岩.该埃达克岩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贺根山缝合带内,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马尼塔埃达克岩SiO2含量为61.91% ~75.16%,A12 O3含量为13.54% ~17.42%,MgO含量为0.33%~2.49%,富钠贫钾(Na2O=4.58%~...  相似文献   
78.
79.
此文介绍了华北台型永夏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的含煤建造特点;论述了物探测井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的测井曲线形态标志。该区石炭系含煤1—3层,均不可采;二叠系二煤组二。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厚度达2米以上,属中厚层煤;三煤组主要可采煤层3—5层,可采厚度达5米以上。区内天然焦变质强,茴村以北二煤组常变为半焦、天然焦;以南二煤组稳定、发育。对白炭(?)二叠纪沉积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及岩性组合特征来进行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沉积环境的沉积岩系其测井参数是不同的,二叠(?)区内以松塔型、箱型曲线形态为主要特征而不同于石炭纪的沉积环境。由于早二叠世处于平原三角洲地带,在二_2煤形成时物源较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而二_2煤在本区较为发育。总之,据本区的沉积特点,所选测井曲线形态标志是易于判别出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的;对沉积环境的分析依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0.
在调研四川雅安峡口滑坡的地形地貌、物质组成、岩层特征等基础上,根据相似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模拟该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探讨滑坡的发生机理和破坏发展过程及演化趋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位移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试验得出了峡口滑坡的破坏方式、运动特性、破坏位置及可能出现的次级灾害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