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61.
对克里米亚平原晚白垩世和古新世碳酸盐沉积的分散有机质、沥青和油田的多次研究和对黑海西北陆架的偶然调查表明同生有机碳的含量少(达0.1—0.5%)和具有后生沥青的多处显示。后者主要沿碳酸盐岩层中广泛发育的裂隙运移,其形成与比较老的早白垩世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62.
本文对1949~199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持续年[1]即1958、1983、1987和199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不含热带低压,以下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1958年与1992年相似,为叙述方便,称之为A类年,1983年与1987年相似,称之为B类年,A类年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较B类年多,海上转向个数也多,但影响南海的个数较B类年少。  相似文献   
263.
调查了日本3个内陆大地震余震的深度分布状态。这3个地震分别是:2000年鸟取县西部7·3级地震、2003年宫城县北部6·4级地震和2004年新潟县中越6·8级地震。对这3个地震,发现在主震发生后,孕震层都向更深和更浅的区域扩展。深层和浅层地震比中间层的地震活动衰减更快。当应力增加很快时,脆性断裂可能发生在一个应力延展衰减过程中。研究结果显示,断层活动可能延展到从地震活动背景估计的孕震区的外部。这应该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64.
介绍了地表水资源遥感调查采用方法。用ER-mapper图像处理软件、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依据影像的形状、色调、纹理、位置、布局等建立各种地物解译标志,并对不同的解译对象选择不同的最佳波段组合和图像处理方法。解译、电子地图编辑、绘图全过程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大大提高了解译结果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265.
副高活动与四川暴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980年~1998年副高特征及四川暴雨的关系分析,得结论可为四川暴雨落区、强度预报提供依据。1.影响四川暴雨的副高有不连续西伸北抬和突然加强西伸或北抬与突然东撤的现象;2.影响四川暴雨的副高型式有4种:北部阻塞型,中部阻塞型、纬向阻塞型、纬向东移型,它们对暴雨落区、强度有预示意义;3.1998年长江二度出梅之前、后,副高影响四川暴雨的型式是明显不同的,出梅之前经纬向东移型为主,出梅之后以经向型为主。  相似文献   
266.
在常温常压条件对中国大陆科学钻CCSD主孔岩心的700样品进行了弹性波速度测量,并建立了主孔2000m的波速(Vp和Vs)连续剖面,为检验地球物理模型的合理解释提供了岩石物理学方面的宝贵资料。主孔中新鲜榴辉岩纵波速度(Vp)最大(7.86km/s),正副片麻岩波速最小,又分别为5.53km/s和5.71km/s,榴辉岩的波速随着退变质作用的增强而明显减小。主孔2000m总平均Vp速度为6.2km/s,它与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获得的大别-苏鲁造山带上地壳具有6.2-6.3km/s高速层结论是一致的。大部分岩石具有明显地震波各向异性。水饱和度使岩石纵波(Vp)速度和剪切波速度(Vs)分别增加19%和6%,而使Vp的各向异性降低3%~4%。不同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Rc)是产生地震反射的主要原因。金红石榴辉岩与片麻岩之间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0.24-0.31)。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化片麻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使岩石各向异性和反射强度明显增加。岩石微裂隙与主孔原位波速变化有密切关系。饱水岩石速度(Vp和Vs)可以代表CCSD主孔原位状态的地震波速度。上述成果为本区地震反射体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岩石物理性质约束。  相似文献   
267.
岳麓山及其周围地区空气负离子变化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美国进口的空气离子测量仪,在岳麓山及其周围地区,于不同时间测定了其空气负离子含量,并用相关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其结果表明:(1)岳麓山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清洁度,先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到150m处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又逐渐降低,发生明显的垂直变。(2)岳麓山空气负离子和空气清洁度在下雨前后明显不同,下雨后山上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显著增加,空气的清洁程度也明显提高。(3)岳麓山上非景点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清洁度要高于景点区。(4)不同功能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清洁度差别显著,其大小依次为:河岸>风景区>商业广场>办公室>交通干线>车站广场。  相似文献   
268.
辽宁建平北部海西-印支期韧性剪切带卷入变形的岩片为早二叠世八家超单元二长花网岩、太古宙曹家烧锅片麻岩(TTG岩系)。该剪切带构成了辽西地区华北地台与内蒙兴安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重要分界线。前切带从东至西,构造线方位由EW向逐渐转向NEE至NE向。前切带内各类构造岩具眼球状构造、条带状及细纹状构造,普遍发育有A型褶皱、σ型长石残斑、压力影、S-C组构等指向构造,表明剪切方向由NE向SW左旋剪切,具走滑  相似文献   
269.
应用ECMWF144小时500hPa高度场资料和实时气象资料,通过车贝发夫多项式展开和冷空气判别,建立了川西北高原雪灾天气中期预报方法。在对1995年如1996年科半年试报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70.
1前言降水趋势预报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汛期的降水趋势预报更是我们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关键项目,其预报结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对夏季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的安排布署,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本文根据松原市今年夏季的降水趋势预报及其实况,分析了夏季降水预报的思路与方法,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今后的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做参考。2预报思路短期气候预测,多年来我们延续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基本有四个方面:环流背景分析、周期分析、相似分析、相关计算。在今年夏季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中,主要采用了前三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