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31.
直流输电对江苏地磁观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三峡至武进政平的输电工程自试验和运行以来,对江苏很多台站的地磁观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产生影响的机制,以及具体计算了影响的幅度,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为越来越多的直流输电影响全国地磁观测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8口重点井共计55.89 m长基岩段岩心的观察,统计了岩心裂缝的产状、类型、频数及分布特征,并结合岩相学、物性以及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在岩心裂缝标定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拾取基岩裂缝发育处的测井响应特征,构建对裂缝响应更为灵敏精准的新参数曲线,识别出昆北16口井基岩段247个裂缝,最后在裂缝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昆北基岩具有垂向分带特征,顶部为原地堆积物理风化而成的残积段,厚度0~60 m,裂缝类型以差异风化缝为主;中部为部分风化基岩段,厚度40~180 m,该段厚度在区域上变化较大,主要发育节理缝和溶蚀孔缝,是基岩中孔缝发育物性最好的储层部位;底部为新鲜基岩段,仅存在极少数的构造缝。计算裂缝分布参数表明,裂缝密度和裂缝发育率随着井点与断裂距离的逐渐变远都呈减小趋势,但裂缝密度这种减小的反相关性明显低于裂缝发育率,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裂缝密度受断裂以外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3.
利用简单的土壤热传导方程建立模型,并结合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2004年6月22日~8月18日金塔绿洲附近观测的戈壁土壤温度序列,重点关注地下10 cm的土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土壤温度除了有明显的日变化外,还存在周期为准4天和准两周的波动.利用滑动相关分析后发现,太阳向下短波辐射强度与土壤温度日变化能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利用土壤热传导模型分析土壤日变化振幅年变化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太阳向下短波辐射强度与准4天周期波动实部分量在降水前后存在负相关关系.比较观测时段土壤温度准4天波动能量与同时期的天空温度,发现准4天波动可能与持续增强的云逆辐射有关.通过分析降水前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发现二者的日变化在降水后与降水前相比,振幅增大,位相前移.这一结果可以用土壤热扩散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增大得到解释.最后利用回归分析发现T10的准两周波动可能与更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场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4.
夏季金塔边界层风、温度和湿度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利用2004年6~7月在河西走廊金塔陆-气相互作用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夜间和中午风、温、湿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夜间,当地面风较小时,金塔绿洲高空可能为偏西风气流,夜间稳定层高度大致在100~190m。夏季中午,当低空为偏东风时,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存在着东风急流,急流高度在1000-4000m之间,大气边界层顶盖(即逆温层底)约在3000-3600m高度,在500-800m高度以下存在绿洲内边界层;当低空为偏北风或西北风时,高空都为偏西风或西北风气流,低空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比较平缓,风速有时存在极大值,大气边界层顶盖(即逆温层底)在3500m左右,在1200m以下可能存在绿洲内边界层,绿洲内边界层高度有时会很低。  相似文献   
135.
周章银  邓太彬  曾正祥 《测绘》2012,(6):284-286
国土资源部进行的土地矿产卫片执法,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和测绘机构提交准确的图斑信息。本文遵照《土地矿产卫片执法规范》,根据目前国土资源系统使用软件的情况及工作步骤,对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的测量制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6.
通过研究黄骅坳陷新生代的构造活动,对黄骅坳陷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黄骅坳陷无机成因CO2成藏与断裂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新生代的NE—NEE向的伸展断裂为幔源型二氧化碳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尤其是在这些NE—NEE向伸展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汇处,有利于二氧化碳的运移和聚集;同时这些伸展断裂往往是地热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热变质成因二氧化碳的生成;岩浆作用不仅可以直接释放来自幔源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且岩浆作用带来的地热也可以促进碳酸盐岩的热变质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同时,黄骅坳陷新生代断裂和岩浆活动的迁移性特点形成了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藏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7.
<正>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8-08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2365-7【内容简介】本书通过采用病害调查、原因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荷载试验、加固设计计算、施工及加固效果评价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加固设计这一课题开展研究,系统介绍了T形梁的受力特点和发展现状,病害调查分类、成因分析及承载能力评价,T形梁不同加固方法的设计计算及方案比选、加固施工工艺及方法、加固  相似文献   
138.
1993-1997年黄弊蝴陷孔西潜山带孔古3、7井中奥陶统峰峰组碳酸盐岩泊藏中先后获得油流,标志华北地区古生界高成熟海相地层油气勘探的突破性进展. 黄骋塌陷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综合分析得出,中奥陶统峰峰组下段和上马家沟组二段碳酸盐岩为该区相对有机质高丰度层段.根据短源岩有机质丰度或短转化率随成熟度的变化,建立起该区奥陶系的生短模式,短源岩的生短高峰大致出现在镜质组反射率R.为 1.0%~1.6%的范围内,表现出在多旋回构造运动背景下,高成熟海相碳酸盐岩生怪的"迟滞效应".短源层有机质丰度的平面分布表明, 孔西潜山带临近一个由相对高有机质丰度经摞岩组成的短摞灶,其成熟度处于有效生短高峰的范围内,利于油气的生成、保存和成藏.孔西潜山带孔古3、7井奥陶系产出原油及其族组分的碳同位素 813C值均在一29.6%~-31.6%.范围内,与该区奥陶系娃源岩的 813C值分布范围完全重叠,根本不同于石炭系一二叠系煤系以及下第三系湖相短源岩的813C值分布范围,反映孔古3、7井原油应是奥陶系海相地层的产物.分子标志物指纹的进一步对比确认,峰峰组下段和上马家淘组二段碳酸盐岩是该区最主要的短源层段.对于原油气相色谱指纹、储层流体包裹体以及储层固体前青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证明,孔古3井奥陶系油藏具有两期油气充注成藏历史,早期充注发生于石炭纪一二叠纪期间,晚期为主要成藏期,发生在老第三纪.  相似文献   
139.
在2000.01.02—2002.08.3l的时段内,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发生了7次4级左右小展,其展源机制解揭示的构造应力场和破裂面位错方向显示,是冕宁、越西经布拖、普格到巧家的一次浅层地层失稳滑动造成的。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和凉山断裂是这次地展活动的发展断裂。用P波初动符号和吴尔夫网下半平面投影方法给出这7次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140.
考查了强震孕育区在主震前一段时间内,广义前震序列地震的发震时刻与太阳和月亮地方时角的关系.其群体特征表明,某一震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时间受到太阳和月亮地方时角的调制性影响,统计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同时分析了太阳和月亮对发震时间作用之间的差异,从抑震性角度讨论了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