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不含港澳台)。综合运用熵权法、标准差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格局演变及主导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 中国省际间旅游发展潜力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省际间区域差异随时间变化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2) 东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最大,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的差异整体较小且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小。(3)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主导因素包括旅游业总收入、接待旅游总人数、床位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旅游院校学生数、国内外进出口总额。(4)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四种类型区为:市场需求主导潜力区、区域供给主导潜力区、保障发展主导潜力区、经济支持主导潜力区,依据不同类型区的特征和存在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2.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小尺度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气图资料、自动站四要素资料,运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及Micaps预报业务平台的应用等手段,对2010年7月17-18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出现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0-140°E日本海高压和青海高压的长期对峙、切交线的维持、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和辐合、西风带系统的加入是形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强...  相似文献   
153.
华中地区空中水汽资源的输送和收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0-2009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中地区5省的四季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输送通量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华中地区四季的大气水汽分布、水汽来源和多年来水汽的收支变化,结果表明:华中地区的大气可降水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水汽分布与纬度最为相关,同时也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春季,华中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以...  相似文献   
154.
对防城港CINRAD/SA型天气雷达一次接收机故障的传输路径、故障定位等方面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5.
刘勇  程家骅 《海洋学报》2014,36(6):124-130
鱼类产卵群体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渔业领域关注的热点,对鱼类的产卵期、产卵场的研究是鱼类生态习性研究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期研究证实鱼类体长-体重关系幂指数可以指示鱼类产卵期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4个季节的东海大面积调查数据,尝试利用同一时间点上的各个调查点幂指数信息来分析鱼类产卵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成熟产卵个体仅在春季出现,而未成熟产卵个体4季均有分布,以此推测小黄鱼存在"跳过产卵"现象。另外发现,单靠幂指数大小,不能区分各个产卵成熟阶段,也不能区分产卵个体与非产卵个体;而怀卵个体出现站点的幂指数平均值偏低于匀速生长,空间上也具有类似特征,即幂指数相对低的地方一般对应怀卵个体相对集中的水域。本文依据幂指数分布,推断小黄鱼成熟产卵群体有3块相对集中水域,即舟山渔场近海、济州岛西南侧和江外与舟外渔场临近水域。  相似文献   
156.
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建设海洋牧场为主要策略修复海湾资源与环境的背景下,基于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收益转移法等评估方法,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框架,对供给、调节、文化3类服务10项子服务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量约为27.16×108元/a,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约为482.16×104元/(km2·a);供给服务总体比例较高,占62.83%,体现了维持渔业资源稳定持续供给的重要性;文化服务其次,占25.31%,调节服务比例偏低占11.86%,对控制非点源污染、改善生境条件提出了迫切需求.研究表明评估结果尚属偏低的保守值,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探讨分析建设海洋牧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持续动态的价值评估与适应性管理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对贵州省2008年初(1月13日~2月14日)的凝冻过程的温湿特征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对凝冻过程期间冷空气路径、逆温层和低层流场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特别是对逆温层垂直结构的模拟较为准确。结果表明,Reg CM模式对贵州区域平均气温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分布型都能得到与实况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水平分布上能刻画出平均气温"北负南正"分布,特别是对贵州西北部区域冷空气路径、中心强度、位置和范围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来。垂直结构上能刻画出凝冻过程初期逆温层的形成、维持和消失及后期强冷空气渗透扩散的天气特征,特别是时间结点模拟较为准确。Reg CM模式对贵州区域低空流场的模拟结果与实况较为一致的刻画出了凝冻过程期间来自高纬地区的强冷空气主要从东北路径入侵贵州地区与热带洋面向北输送的暖湿空气在贵州西部汇合这一天气特征,但对贵州西部的南北向温度锋区模拟位置偏东偏北,与实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西南风模拟值偏大有关。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对滇东北东川下田坝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2种岩体的地球化学分析及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U-Pb同位素测试,得到如下认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主量元素表现出高SiO2(平均71.7%)、过铝质(A/CNK指数在1.03~1.52)的特征,过碱指数在0.95~1.37之间,总体属于钙碱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平均313×10-6),(Ce/Yb)N均值为8.85,(La/Yb)N均值为9.54,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仅Eu亏损(δEu均值0.31)的海鸥型右倾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Sr、Ti等呈明显负异常,说明岩浆源岩以陆壳成分为主;Ga/Al均值为2.69,(Zr+Nb+Ce+Y)均值为383;微量元素Sr、Eu低,富集Nb、Zr等元素,反映其源区存在斜长石的残留;锆石饱和温度为724~786℃,表明初始岩浆温度较高。上述特征说明,下田坝花岗岩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中上地壳的板内伸展背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01.1±6.6Ma,同时受到762.1±6.2Ma热事件的影响,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时间上一致,亦与东川铜矿成矿时代相符,说明新元古代裂谷环境的岩浆事件范围可扩大至滇东北东川,并可能引发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0.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以山东省夏津县为例,借助GIS技术和地学统计方法研究耕地质量监测区的划定以及监测样点的布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叠加自然质量分区、利用水平分区、经济水平分区、土地利用特征分区,在不打破原有行政村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夏津县共划分出21个耕地质量监测区;依据监测区面积分配比例,综合考虑自然质量等控制区、利用等值区、经济等值区、土地利用分区和监测样点覆盖全面性等因素对理论监测样点布设位置及数量进行了修整,夏津县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分区范围内共布设监测样点36个。研究结果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耕地监测与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