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4 毫秒
21.
北大别饶拔寨退变质榴辉岩贫Na2O,K2O。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图中富集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其它元素分馏小,无明显的Nb,Ta等负异常。稀土总量低,轻稀土亏损到轻度富集,无明显的Eu异常。这些特征反映其原岩为大洋拉斑玄武岩。北大别可能是扬子俯冲板块的北缘。  相似文献   
22.
大别山锆石喇曼光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昊  陈道公  汪相  吴元保 《地球化学》2002,31(4):383-388
对北大别地区的鹿吐石,道士冲和南大别地区的三祖,双河片麻岩锆石进行了激光喇曼探针,背散射电子显微镜(BSE)观察了U,Th等微量元素的组成分析,发现锆石喇曼光谱波数和半高宽都能指示其蜕晶化程度,而大多数情况下B1g(v3)峰更特征些。单颗粒锆石内部BSE图像与喇曼光谱能完全对应。通过锆石微区微量元素和喇曼探针分析发现,半高宽和Th/U比正相关,这是由于岩浆锆石在变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重结晶作用造成的。锆石重结晶人用是变质岩中锆石年龄和化学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三祖寺片麻岩可能曾经遭受过燕山期的热事件扰动。  相似文献   
23.
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别山的道士冲辉石岩、双河榴辉岩和碧溪岭石榴橄缆岩的锆石进行了激光拉曼探针,阴极发光(CL)观察和U、Th等微量元素的微区分析及U-Pb同位素测定,发现锆石拉曼光谱波数和半高宽都能指示其蜕晶化程度,但对于高度蜕晶化锆石,波数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而只能通过其特征谱峰半高宽来确定。碧溪岭石榴橄榄岩锆石微区微量元素和拉曼探针分析发现,半高宽和Th/U比正相关,这是由岩浆锆石在变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固态重结晶作用造成的,其可能曾经遭受过约220Ma的热事件扰动。双河榴辉岩锆石则可能遭受了流体参与下的变质重结晶作用的影响。锆石重结晶作用是变质岩中锆石年龄和化学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对南大别双河超高压岩板榴辉岩中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喇曼光谱、U- Pb和氧同位素离子探针微区分析。发现大部分锆石具有核边结构 ,其核和边有明显不同的 U ,Th,Pb含量、Th/ U比、2 0 6 Pb/ 2 38U年龄和δ1 8O值。锆石边部具有变质锆石的结构和化学特征 ,核部具有岩浆锆石向变质锆石变化的过渡特征。 17个点 U - Pb同位素分析中大多数为不一致年龄 ,由 14个正向不一致点所构成的不一致线与一致曲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 2 4 89± 2 5和 2 4 8± 16 Ma,它们代表了榴辉岩原岩形成时间和前进变质至峰期变质过程中原岩岩浆锆石重结晶和变质增生作用的时间 ,大别山变质锆石的成因是复杂的 ,它既可以是变质新生锆石 ,呈独立的颗粒或原岩岩浆锆石的增生边 ,也可以是由原岩锆石在固相或流体存在下的重结晶作用形成。不同程度的重结晶作用是超高压条件下双河榴辉岩原岩岩浆锆石发生的主要的物理化学变化 ,它导致锆石中 U、Th、Pb和Th/ U比的降低和岩浆振荡环带的消退  相似文献   
25.
碧溪岭岩体中石榴橄榄岩的锆石显微结构及离子探针定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碧溪岭岩体中石榴橄榄岩的锆石进行了BSE和CL显微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离子探针进行了锆石微区U-Pb定年。锆石CL图像显示其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具岩浆锆石,边部是变质增生锆石的特征。结合锆石的外形特征认为,边部的变质锆石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中重结晶形成的。离子探针分析结果在一致曲线图中构成不一致线,得到上下交点 年龄分别为824±39Ma和254±38Ma。结合CL图像认为上交点824±39Ma的年龄代表其原岩形成年龄,下交点254±38Ma为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年龄。另有少量较年龄的捕虏晶锆石,可能来自岩浆上升过程中同化混染的围岩。  相似文献   
26.
大别超高压碰撞造山带岩石锆石U/Pb同位素框架年代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IMS和TIMS法对大别造山带各主要构造地体 (南大别、北大别、北淮阳和苏鲁 )中的片麻岩和榴辉岩中锆石进行了U Pb定年 ,得到的年龄主要分布在 12 0~ 140Ma,190~ 2 5 0Ma ,6 5 0~ 85 0Ma ,~ 190 0Ma和~ 2 5 0 0Ma。第一组年龄主要和侏罗纪—白垩纪的岩浆构造活动有关 ,第二组年龄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 ,第三至第五组年龄则主要反映了变质岩原岩的年龄。根据锆石中的Th U讨论了各种锆石年龄的成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7.
蒙古国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倩  李富佳  庄岩  程昊  齐晓明  杨洋  季梦晨 《地理研究》2021,40(11):3046-3062
蒙古国作为中国的邻国,两国之间的资源和产业互为补充,贸易合作前景广阔。选择最佳区位和产业来加强对蒙古国的投资,对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目前研究较为有限,存在着投资环境不明确,投资风险未知,严重限制了对蒙投资和贸易合作。本研究团队对蒙进行了十数年科学考察研究,获得了大量一手调研数据。根据对调研数据及蒙古国区域政策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投资环境评估模型ESE-PRT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科学评估了蒙古国22个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划分了四类投资区,进一步揭示了优先投资区的投资优先产业及主要的投资风险,并针对蒙古国投资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对策。本研究结果将为蒙古国重点投资区位选择、中资企业海外布局及中蒙双边经贸合作提供科学支撑,并将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主要包括两轴、两带和两个辐射区的建设。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在于"路",即通过交通轴线的建设实现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整理,从铁路、海运、航空三个角度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其他区域之间的交通格局现状,并针对三种运输方式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探讨跨大陆版块交通经济带建设模式。本文认为,在未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通过跨区域合作,以中心城市为节点,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线连点,点轴推进,海陆空并举,连线成网,打造信息化的交通经济带。  相似文献   
29.
大型岩质滑坡往往伴随热效应, 热效应引起的摩擦系数降低可以用来解释高速远程现象。为了研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后表面热量产生特征, 首先, 分别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直剪试验破坏后的结构面表面进行拍摄与扫描, 得到其表面温度分布与精细几何信息。然后,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获取剪切破坏后结构面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利用改进的2D divider方法获得结构面表面三维模型的分形维数, 进行粗糙度评价。最后, 结合直剪试验正向应力数据, 分析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后表面平均温度与其所受正应力以及粗糙程度两参数之间的拟合关系。结果显示:滑坡启程阶段(低速剪切)破坏中(1)岩体结构面表面粗糙程度影响剪切过程中热量的产生, 表面越粗糙, 产生的热量越多, 并且热量主要集中在结构面表面凸起部位; (2)岩体结构面所承受的正压力影响剪切过程中热量的产生, 正应力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 (3)岩体结构面表面粗糙度对剪切破坏热量产生的影响较所受正应力略大。研究成果为大型岩质滑坡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研究提供了技术参数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0.
离子探针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探针(SIMS)是一种固体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具有很多其它的仪器分析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在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中有独特的作用,主要用于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能对大多数元素进行微区、微量、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结合目前的一些研究资料,本文对SIMS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测定精度和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典型的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简单介绍了SIMS技术在地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