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以北部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海洋水质监测数据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实测数据,对VGPM模型各参数分别进行校正,评估校正后的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参数校正能够有效减小初级生产力计算误差.根据校正模型计算可得,2018年北部湾近岸海洋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为101.27~2 161.75 mgC/(m2·d),北部湾近岸海...  相似文献   
52.
作者以前认为,含铁建造的氧化和淋滤主要是受热岩浆水作用发生的.后来,经过很多人讨论,同意的和反对的都有,这大大地帮助了我对原来的假说进行了修改.最近有人对黄石公园的温泉作了仔细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使我能够把原先的假说上升为理论.它与旧概念的差别主要在热雨水.这种理论对解释默萨比的矿床成因特别合适.未作修改的原有热液假说,对说明维密林和马魁特的硬矿是必要的.因为在这两个矿床中,赤铁矿置换了石英是其主要成矿过程,但这里还要提到,热雨水对淋滤二氧化硅可能是一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赵明  旭青  跃纳 《河南地质》2008,(12):24-24
刘矿利,陕县国土资源局职工,在下乡担任所长以前负责局里的材料汇总和宣传报道工作,每年都能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被同事们戏称为“文化人”。然而,就是这个平日里不善言谈,默默无闻,大家对他下基层并不看好的年轻人却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所干得有声有色,屡受嘉奖。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三个承诺。  相似文献   
54.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工作的基本准则。但在实践中,虽然大多数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能够正确适用法律,但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忽视程序法要求,使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导致在后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承担败诉的风险。为此本文拟就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的法律程序及所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我省关于土地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作综合阐述,供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5.
昆仑山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INDEPTH-Ⅳ剖面所做的地质?地球物理探测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昆仑山造山模式,论述了:(1)在早二叠世松潘—甘孜洋向昆仑—柴达木地块下俯冲使地块南缘形成陆缘弧和弧后拉张区,使昆仑—柴达木地块在持续碰撞挤压过程中,分别形成了造山带与古近—新近纪盆地的不同构造演化特征;(2)昆仑地段老结晶基底在地块对挤中不断向上抬升成山,同时又受到强烈剥蚀,使老结晶基底及深成岩呈现在地表;南昆仑地块则沿昆仑地块中央断裂向北逆冲到北昆仑地块之上,断裂深10 km;昆仑地块没有发生向北逆冲推覆到柴达木地块上;(3)昆仑地块地壳增厚主要发生在中地壳(6.2~6.6 km/s),是中基性岩石层的增厚;(4)柴达木盆地作为昆仑弧弧后拉张地带,随昆仑造山隆升而下沉,新生界陆相沉积达12~14 km厚,由“沉积”与“挤入”两个作用造成了地壳增厚;结晶基底发生断陷形成新裂谷,裂谷宽度约12 km,深度约4 km,导电带显示裂谷通过断裂与深部发生热流体联系;(5)再次确定了,柴达木盆地莫霍界面深52 km,昆仑山的莫霍界面深65~70 km,莫霍界面台阶位于格尔木附近(185 km距离处);(6)松潘—甘孜地体复理石层厚度为10~14 km,其下面的6.2~6.3 km/s 均匀速度层(同时有高导电性显示)是本地块所特有,推测为残留洋壳的堆积,约15 km厚;浅层通过古近—新近系风火山推覆系增厚,另在中地壳部位挤入了15 km厚岩层;(7)否定了亚洲岩石圈地幔向柴达木地块地幔岩石圈之下俯冲的模式,提出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从高喜马拉雅下拆离成两层,并沿高原地壳底部向北伸展,直到中祁连山之下,成为高原南北对挤过程中岩石圈地幔长度调节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56.
57.
58.
非贯穿型热喀斯特湖下部及其周围多年冻土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对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天然形成的湖塘下部及其周围地温的监测分析, 结果表明该湖塘为非贯穿型热喀斯特湖. 湖塘下部多年冻土上限变化较大, 湖岸过渡带及天然场地多年冻土上限基本保持不变. 随着远离湖塘中心, 湖塘下部及其周围多年冻土含冰量依次升高, 地温年变化深度依次降低, 年平均地温依次降低. 观测期内, 湖塘下部浅层多年冻土地温在逐渐升高, 深部土体地温基本保持不变; 湖岸过渡带及天然场地下部多年冻土地温基本保持不变. 天然场地多年冻土地温明显低于湖塘下部土体地温.  相似文献   
59.
新疆博乐市喇嘛苏外围地区地表岩石风化剥蚀严重,直接找矿标志不明显,以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为辅助功能的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发现和圈定隐伏矿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化探原生晕元素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单元素异常下限值和富集系数为划分标准,圈定了六个Ⅲ级化探异常带,异常评价初步认为Cu—Zn—Pb—Ag—W—Sn—Mn—As—Au—Bi多元素叠加异常的形成为找矿有利区,选元素共生组合特点较明显的异常带开展大功率激电工作进行化探异常的验证。在推断出的成矿有利部位布设钻孔并可见到矿体。  相似文献   
60.
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测制龙门桥石像等值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绘制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龙门桥石像等值线图的全过程,包括控制测量、摄影及摄影测量处理,特别是使用了普通测量前方交会测设像片控制点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