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571.
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上升,建设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对于保证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要。本文从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的设备布设、系统建设、平台功能、运行现状阐述其建设与实现过程。目前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已经可以达到地质灾害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灾害点信息统一管理动态更新,做到数据集成化、成果可视化、信息综合化、系统一体化。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等10个模块。现阶段所有的普适性监测数据可以同步发送到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平台,能够高效支撑地灾预警工作。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能够对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支持多种预警模型进行判别;当监测数据发生变化触及预设判别模型时,能够自动发送地灾预警信息。通过系统试运行,已经有了成果监测预警的案例,数据可靠能够满足监测预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572.
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的现状、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国海洋测绘工作呈参与部门多、管理以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为主、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地方海洋测绘工作加速发展的现状,存在海洋测绘成果严重不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统筹规划缺乏、管理职能界定不清等问题,本文从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军地协调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3.
李伍式铜锌矿是四川西部一个重要的含锌富铜矿床类型。位于九龙江浪穹隆状变质核杂岩中心地区,含矿地层为中元古界李伍岩群—火山沉积岩建造,形成于中晚元古代扬子陆台边缘裂离带一分支裂谷带内。变质改造成矿是伴随印支—燕山期区域造山运动在穹隆成穹过程中李伍岩群经受挤压与伸展构造作用而变形变质,其中所含火山热液沉积的原始矿源层在变质改造作用下重新富集成矿,属海底火山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74.
西藏高温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热温标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属高温地热显示区。为了解区内地热田的热储基本特征,通过收集的12个主要地热田的23组地热及地表水样品分析可知,研究区水化学类型较复杂,地表出露温度较低的脱玛、玉寨、果组地热田以Na-HCO3型地热水为主,循环较快、可更新性较好,董翁、谷露、羊八井等地表出露温度较高的地热田以Na-Cl(Na-Cl·HCO3或Na-Cl·SO4)型地热水为主。地下热水中Cl与B、Li的正相关性,显示地热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与Sr相关性较差,体现了地下热水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深部热液而非水-岩相互作用;与SiO2、温度的正相关性更进一步印证了研究区地热为深部热源。经阳离子地温计与二氧化硅地温计估算各地热田深部热液与热水含水层混合温度为134~256℃。基于综合分析,推测研究区玉寨地热田较谷露地热田热水可更新性强,循环途径长或热源埋深较大,地热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575.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析各种构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控热机制,探讨地热资源靶区预测方法,从而指导地热勘查的科学。本文系统论述了地热壳构热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客观自然规律,分析了我国陆区壳幔尺度热流配分格局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影响浅地表温度场的主要控热构造,并以渤海湾盆地、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我国主要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壳构热控理论为指导,以勘查区找热为出发点,以控热作用内生因素(壳幔生热)和外生因素(构造聚热)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影响壳幔生热、壳内传热、勘查靶区聚热这一地球物理过程,确定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地热系统的主要控热构造。从传统的经验式找热到建立构造控热预测标志,再到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型地热资源共生富集认知,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将引领和支撑我国地热资源不断实现高效勘探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76.
国土规划的理论开拓:关于地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心镇  林亚真 《地理学报》1989,44(3):262-271
地域结构是指某一区域范围之内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结构的空间总合。地域结构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国土规划都是以一定的区域单元进行的,所以要注意研究地域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地域结构的开放性及其形成发展的阶段性与合理性。通过地域内各种结构的对应变换关系及其基本特点的研究,可以为国土规划的宏观布局调整、确定规划区域经济规模与发展方向、拟定符合经济运行机制的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7.
578.
本文阐述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综合地震预测中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文中以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例,提取了中强地震前的前兆与地震活动异常特征,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未来两年内在西北甘青交界武威—西宁以西(37°—38°N,101°—102°E)范围内可能发生6级地震的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579.
为解决铁路通车问题,日本建造了近代世界最长的隧道—大清水隧道。1982年6月4和5日,在大清水隧道内,用两台拉科斯特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本文主要叙述重力测量的基本情况及包括地形改正在内的归算处理方法。根据重力和海拔高程的关系,求得地表密度为2.64克/厘米~3。布格异常与地区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在遍布广大山脉的巨大石英长岩上为负异常,而在隧道北半部的基岩上为正异常。  相似文献   
580.
福建长乐-诏安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的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形成于前中生代。其后经过多期次与不同方式的交替活动。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沿线的新生代地层、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水热活动和地壳形变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阐述了该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特征,估算了局部地段断裂近期活动的幅度和速率,对比了沿断裂带各构造盆地的活动强度,进一步探讨了泉州-汕头地震带成为强震构造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