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31.
Y形桩反拱圆弧面侧摩阻力存在不均匀分布现象,侧摩阻力的异形效应导致沉桩过程中的荷载-沉降规律区别于传统桩型,异形效应下的沉降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等问题有待研究。通过侧摩阻力、端阻力模型及其产生的附加应力模型,计算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端沉降,通过荷载-沉降规律预测Y形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沉降及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静载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分析了桩长L、外包圆半径R、模板弧度θ、开弧间距s、夹角弧度δ这5个变量对Y形桩沉降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其他参数不变时,相同桩顶荷载作用下Y形桩单桩沉降随外包圆半径R、开弧间距s、夹角弧度δ、桩长L的增大而减小,随模板弧度θ的增大而增大;Y形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随外包圆半径R、开弧间距s、夹角弧度δ、桩长L的增大而增大,随模板弧度θ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32.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铜矿磨房沟泥石流位于沟谷内,沟谷内的卵石、漂石层被水浸润饱和,在洪水的托动下,由高向低流动,形成泥石流。与此同时,裸露的岩石受到了长期风化剥蚀,地表水易于渗入,由于失去了植被对松散固体物质的固结作用,风化岩土体以坡面侵蚀方式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质。防治工程措施为淤积物清理工程、修建谷坊工程、导流槽工程、简易盖板桥工程、原破损路面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233.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甘肃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共监测到鸟类72种32634只(其中湿地水鸟49种30959只),隶属13目25科52属。春、夏、秋、冬四季鸟类数量分别占全年鸟类总数的21.2%、28.79%、46.38%、3.63%;河流、沼泽、库塘3种生境鸟类数量分别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28.79%、6.45%、64.76%;甘州、临泽、高台各区域鸟类数量分别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8.57%、8.51%、82.92%。分析了鸟类种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了影响鸟类种群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鸟类生境及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34.
基于ArcIMS开发WebGIS的农业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ArcIMS的体系结构,阐述了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基于ArcIMS开发WebGIS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基于ArcIMS开发农业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天津市农业环境信息系统为例剖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其中利用ArcSDE建立空间数据库和通过ArcIMS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发布是系统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5.
土壤厚度是农业生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重要的基础信息.为探索低山丘陵区土壤厚度空间分布快速评定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在河南省罗山县实测的593个土壤厚度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总结了低山丘陵区土壤厚度密切相关的五种环境影响因子: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建造构造、海拔和植被覆盖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上述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36.
对横断山区山地灾害进行科学的动态风险评价,可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该区域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横断山区为研究区,以五年年际变化为动态变化时间尺度,构建了山地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模型。首先选取发育山地灾害的本底因子作为静态危险度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法计算了静态危险度,采用因子叠加法实现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的动态危险性评价;然后选取人口密度、GDP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动态易损性评价指标,通过简化模型完成了动态易损性评价;最后根据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动态危险性和动态易损性评价结果,得到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不同年份的风险区划图并完成了动态风险评价。主要结果分述如下:(1)横断山区北部、西北部危险性低,为低和中危险性集中区;南部、东南部危险性高,为高和极高危险性集中区;(2)位于横断山区南部及东北部的高和极高危险区的地区人口较为密集,经济活动性较强,其易损性等级比较高,相应的风险级别同样较高;(3)横断山区受强降雨次数、人口密度、GDP密度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各年山地灾害的风险性的空间分布范围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横断山区的风险性随时间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37.
西北地区东部可利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91站1961-2009年间的实测气温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了该区水分资源各分量降水、蒸发及可利用降水,使用REOF等统计方法,整体分析了该区可利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水分资源匮乏且年际变化大,水分资源各分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总体上各分量从该区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呈南多北少特征,其中该区东南侧的陕南、陇南、六盘山区及青藏高原东部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蒸发量和可利用降水量分别在500、200和200 mm以上,年降水可利用率在30%~50%,可利用降水标准差达80~110 mm,而该区西部的河西走廊和青海西部的年降水量不足50 mm、年可利用降水量不到10 mm,年降水可利用率不足10%,可利用降水标准差在20 mm以下;各分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5~9月是该区主要降水和可利用降水的集中期;降水在水资源各分量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降水的小幅变化导致可利用降水的大幅变化是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东部可利用降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但气温变化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西北地区东部5~9月可利用降水异常分布的局域特征明显,常出现陇南、河东、高原、河西走廊等4种异常分布特征。近50 a来,区内可利用降水总体呈东部减少(六盘山区及陇南区尤甚),西部增加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238.
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对滨州市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基础上,针对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9.
吕志涛  聂昊天  吴建军 《地下水》2011,33(3):197-199
郑州-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九五"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速公路沿线矿山以石灰岩、建筑用砂、石英砂矿、铝土矿开采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均为露天开采.矿区开采对周围引发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有易引发地质灾害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高速沿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拟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案进...  相似文献   
240.
聂树人  贾紫宸 《现代地质》1991,5(1):41-50,T001
本文论述了北祁连含蓝闪石岩的岩石类型、原岩类型、特征矿物组合及产态.区内含蓝闪石岩的原岩包括优地槽内发育的各类富钠火山岩、含富钠火山质的沉积岩。在含蓝闪石岩分布区,岩石的变质相有葡萄石-绿纤石相、蓝闪石—绿片岩相、绿帘石-角闪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等,未发现高压低温矿物组合.岩石应属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产物,并对其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