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52.
王祥东  徐德明  王磊  周岱  胡军  柯贤忠 《地球科学》2020,45(5):1653-1675
云开地块显生宙的构造演化一直是华南板块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云开地块变质基底中片麻岩进行独居石、磷灰石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了434±6 Ma(MSWD=3.0)和437±12 Ma(MSWD=6.0)的岩浆锆石年龄,结合镜下观察,认为其代表的是片麻岩原岩(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与区域上加里东期构造-岩浆-变质-深熔事件的时限基本一致,为武夷-云开加里东造山作用的产物;磷灰石经过普通铅校正后分别给出了241±13 Ma(MSWD=2.2)和242±6 Ma(MSWD=1.4)的变质年龄,独居石则分别获得了236.2±0.8 Ma(MSWD=0.66)和229.4±1.2 Ma(MSWD=2.4)的变质年龄,这些年龄结果与云开地块构造岩云母Ar-Ar年龄相一致,暗示云井地块经历了印支期(230~240 Ma)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对片麻岩中黑云母电子探针数据分析显示其具有相对高的Al、Ti和Mg含量,XMg值为0.37~0.45,属于铁质黑云母,其Ti饱和温度计给出温度范围为650~700℃(±50℃),与独居石估算温度580~640℃(±25℃)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暗示印支期构造热事件对云开地块的叠加改造温度达到了700℃.综上所述,认为云开地块现今的构造格局是在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基础上叠加了印支期构造塑造而成,叠加温度可能达到了700℃;此外,在利用矿物对温压计恢复加里东期变质作用P-T轨迹时应着重考虑印支期构造热事件对矿物成分的再造作用.   相似文献   
53.
乌鲁木齐西山逆断层组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比例尺的地质地貌填图工作获得了乌鲁木齐西山逆断层组的几何学特征、新活动和运动速率等相关的定量资料。西山逆断层组由5条长度十几~30余千米、近乎平行的次级断层组成,总体走向NEE,分布在南北宽约6.5km的条带范围内。该断层组南侧的两条断层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北侧3条全新世以来仍有活动,其新活动具有分组和组合破裂的特征。西山逆断层组以向南的逆冲运动为主,地表形成了一系列阶地断错、挤压鼓包和断塞塘等新活动现象。根据对断层运动量的测量及年代学测定,获得该断层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1.0~1.5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22mm/a左右。  相似文献   
54.
显微探测手段在乌鲁木齐市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正在广泛开展城市活动断层的探测。但是,这些断层常发育在松散沉积物中,没有明显的宏观形迹。因此,即便开挖了探槽,也往往难以解决这些隐性断层(即宏观形迹不明断层)的延伸情况、是否穿过上覆地层,以及断层的活动性质和方式等关键问题。通过观测乌鲁木齐市的西山和王家沟断裂的13个探槽和天然露头剖面,系统采集样品53件。在室内进行了显微构造、碎屑颗粒棱角度和粒度观测、以及粒度分布分析等。通过显微构造观测所揭示的断层微观表现形式、震击物的微观构造标志以及样品中碎屑颗粒棱角度、粒度大小和分形特征的变化等,解决了宏观探测无法查明的是否存在隐性断层以及有关断层活动方式、断层是否穿过上覆地层等疑难问题。结果表明,微观观测是松散沉积物中宏观形迹不明的活动断层探测的有效手段,它在城市活断层探测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西藏近35 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杜军  边多  胡军  廖健  周明君 《地理学报》2007,62(5):492-500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 对西藏25 个站1971~2005 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对日照有影响的 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近35 年西藏年日照时 数表现为极显著的减少趋势, 平均每10 年减少34.1 h。除冬季变化不大外, 其它各季均为减少趋势, 特别是近25 年, 夏、秋季日照时数减幅加大, 年日照时数减少明显。西藏20 世纪70 年代春、夏季日照充足, 秋、冬季日照偏少; 80 年代季日照时数均为正距平, 以秋季最为明显; 90 年代与80 年代截然相反, 季日照时数均偏少, 尤其是夏季。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 年份均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 而异常偏少年份多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阿里地区年、季照时数的显著增加与总云量的显著减少、降水量减少有关, 其它大部分站点年、季日照时数显著下降与大气水汽压的增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6.
具体场地活动断层定位及其工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蔬菜副食品总公司酿造厂场地内雅玛里克活动断层的精确定位和活动性判定工作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雅码里克断裂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断裂,倾斜速率为0.26~0.37mm/a,该断裂现代仍有小量级地震活动,目前主要以蠕滑为主,属中等全新世活动断层,场地内不宜进行重大工作建设,并确定了雅玛里克南支断层破碎宽度小于15m,其上盘影响带宽度为35m,与前人工作的结果进行对比判别是明显的,为此从单体工程设施安全性和城市土地规划经济合理性方面探讨了活动断层精确定位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7.
却勒塔格活动断裂带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柏美祥  向志勇  胡军 《内陆地震》2000,14(3):193-199
位于库车县北面的却勒塔格动断裂带发育在上第三系塑性岩层中,为逆断层或逆掩断层,其部分地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后断层性质转化为正断层,并锚动渭干河阶地,断层滑动速率在1mm/a以内,却勒葆各活动断裂带为表层滑脱构造。  相似文献   
58.
利用2006—2017年我国南海部分区域(112°~114°E,10°~12°N)的Argo观测数据,对该海区声速剖面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反演预测模型(GA-RBF),结合海区表面实测温度和历史数据,研究了该区域2016—2017年的声速剖面实时预测情况,并获得该海区6月和12月的声速剖面平均均方根误差值为0.845 m/s和0.815 m/s;而采用平均声速剖面方法获得该海区6月和12月的声速均方根误差分别是2.393 m/s和2.176 m/s。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A-RBF网络模型并利用海区表面实测温度的反演预测结果更趋近实测声速剖面,该模型可用于海区垂直声速剖面的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59.
通过近5年来在西昆仑地区大量矿床(点)检查、评价、解剖基础上,课题组新发现了喀依孜钼矿(王核等,2008)、喀拉果如木铜矿(王核等,2010)等一批矿点(刘建平等,2010)。在区域主要矿床类型、区域成矿带划分、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新的大型找矿靶区、西昆仑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60.
海南戈枕金矿带与戈枕韧性剪切带密切有关,该韧性剪切带位于海南岛琼中地槽褶皱区西部,昌江—琼海和尖峰—万宁深大断裂之间的抱板—尧文隆起带中(彭少梅等,1993)。戈枕金矿带受戈枕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产于构造岩中,为典型的构造岩型金矿,具有同韧性剪切成矿特征,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土外山、抱板、北牛、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