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1 地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地电供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 ,已成为全国既有地电手段又有地磁手段台站存在的通病 ,已严重影响这些台站正常记录 ,特别是垂直分量 ,其跳变幅度在 1~ 2 0 n T左右。超过《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环境干扰水平小于 0 .1 n T,地电干扰已超出《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为解决地电供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 ,我们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 ,图 1 蒙城台地电、地磁布局相对位置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试图寻找排除干扰的办法。图 1是我台地电和地磁布局相对位置图。图 1中 E为地电工作房 ;F为地磁仪器房…  相似文献   
12.
荆思佳  肖薇  王伟  刘强  张圳  胡诚  李旭辉 《湖泊科学》2019,31(6):1698-1712
湖泊模型为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提供热量通量、水汽通量和动量通量等下边界条件,但是不同时间尺度上湖泊水热通量变化的控制因子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湖泊模型进行多时间尺度上的离线评估.本文利用2012-2016年太湖中尺度通量网避风港站的气象资料和辐射数据驱动CLM4-LISSS模型(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Lake,Ice,Snow and Sediment Simulator),并与涡度相关观测(Eddy Covariance,EC)结果进行对比,以年平均潜热通量模拟结果最佳为目标调整了模式中的消光系数、粗糙度长度方案,研究了该模型从半小时到年尺度上对湖表温度和水热通量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模型对湖表温度的模拟在各时间尺度上均比较理想,但是模拟的日较差较小;从半小时到年尺度上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都能被很好地模拟出来,但在季节尺度上,潜热通量的模拟出现了秋冬季偏高、春夏季偏低的情况,季节变化模拟不准确.湖表温度和潜热通量模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消光系数的参数化方案.相比之下,感热通量尽管年际变化趋势的模拟值与观测值一致,但是从半小时到年尺度均被高估.特别地,冷锋过境期间,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变化趋势,但对于高风速条件下的感热通量模拟效果不佳.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湖泊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3.
煤中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分形理论对平顶山高庄矿戊8煤中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断裂分布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可以用分维描述。分维等值线图能有效地反映煤中断裂分布的复杂程度、分布范围和展布方向。分维是煤中断裂分布长度、条数和分布均匀程度等参数的综合指标,该指标随以上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佛子岭地震台位于安徽省大别山佛子岭水库的一个半山腰上,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兴建,1971年年底由安徽省地震局接管。该台有测震和地形变两大观测手段,承担向中国地震局报送测震周报和地形变日报、月报工作。是安徽省监视皖西北及霍山佛子岭水库小震活动的省属专业地震台。20多年来,该台在地震监测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1 实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佛子岭地震台远离省局,远离城镇,在偏僻的山区,台长加观测人员仅有4人。在单位小、人员少的情况下,要使地震台的地震监测及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26日定远4.2级地震及应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的4.2级地震是在我国华东地区出现地震活动性、地下水、地形变等多项异常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一次“显著地震”。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的有关参数和烈度分布情况,并通过震前和震后应急对策,探讨了做好突发性地震应急工作对防震减灾、稳定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C/S架构下服务器性能和网络传输限制等问题,分析了基于P2P技术和KML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其协作方式,设计了两者相结合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架构,结合数字城市项目应用对模型加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太湖蒸发量变化特征及蒸发模型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蒸发是全球能量分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气候及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指示因子。运用太湖湖上观测平台大浦口站2012年涡度相关数据分析了太湖蒸发量的月变化及日变化特征,并评估了11种蒸发模型。结果表明:太湖2012年总蒸发量为1066.2 mm。潜热通量是太湖净辐射能量分配中的主导项, 2012年太湖地区潜热通量占净辐射通量的91.9%。2~7月为太湖水体储热阶段,当净辐射在7月达到最大值时,蒸发值也达到最大值;净辐射8月开始减少,至12月达到最小值,期间湖体储热释放,使得蒸发量在2月才达到最小值。采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太湖蒸发量的数据评估了11种蒸发模型,分别从年蒸发总量和蒸发量月变化特征来探讨模型对于太湖蒸发量计算的适用性,其中以波文比能量平衡模型表现最好,与涡度相关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中心化均方根误差为4.50 mm month-1。  相似文献   
18.
采用考虑沉水植物影响的E-ε湍流动能闭合湖泊热力学过程模型,模拟2013年8月东太湖湖-气交换过程,并利用太湖的站点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太湖水温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的各层水温与观测值相比,均方根误差均未超过1℃。同时模型也较好地模拟出太湖表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潜热通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标准差为54.7 W/m2。由于湖水较浅,太湖的水温层结会明显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晴朗小风条件下的湖水呈现显著的热分层现象,当风速为0.8 m/s,高层和底层的温差达到7.9℃。大风天气条件驱动较强的水体湍流混合,水温的热分层消失,风速为12 m/s,湖泊上层与底层的水温差仅0.12℃。此外,模拟结果较好地呈现出了东太湖沉水植物的存在通过增大湖体消光系数,减小到达湖体内部的热量,并增加对湖水的阻力,影响湖体中湍流动能的分布,并进而影响湖水温度的分布。综上所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浅水大湖湖-气交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改善合肥台观测环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地震台位于合肥市西郊大蜀山森林公园内 ,其地质背景是位于淮阳地槽东端 ,郯 -庐北北东深大断裂西侧 33km处 ,岩性为火山成岩、辉绿岩侵入于白垩系红砂岩 ,距公园环山公路约 50 0 m,距铁路约 3km。 1 971年选台报告中提供的放大倍数为 8~ 1 0万倍 ,80年代的放大倍数约为 3  相似文献   
20.
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空间数据共享技术,并对几种空间数据共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Web Service的GIS互操作技术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