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51.
重庆江北机场高填方边坡高度普遍为60~120 m,填料主要为砂、泥岩混合料,含石量非常高,也存在较多大粒径块石。对夯后填土开挖4 m深(强夯填土分层厚度)的大探坑,测试夯后填土的密度、物质组成,并拍照获取现场图像。通过筛分测试及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夯后填料的级配曲线及结构特征。从工程尺度,将夯后填料粒径小于60 mm的视为胶结物,通过重塑样直剪试验测试标定其剪切性质。基于现场照片的图像分析,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夯后填土大尺度颗粒流数值模型,考虑粒径60 mm以上的碎块石的真实分布,模拟研究了江北机场高填方体夯后高含石量填料的剪切变形、损伤演化及剪切强度特征,揭示了夯后填料临近峰值及峰后剪应力与法向位移波动特征、大块石及含石量对剪切带分叉及绕石和峰后剪切应力跌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52.
利用2012年10月19日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在南海地区获取的一次对流云降水资料,对降水的微物理参量、平均雨滴谱和速度谱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直径小于1 mm的小粒子所占比例非常大,直径较大粒子也频繁出现,最大直径接近10 mm,大粒子对降水强度、含水量、雷达反射率因子贡献很大;对平均谱进行Gamma分布最小二乘、阶矩法拟合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三种方法均较好表示谱的分布,但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有着明显优势(尤其在小滴端),且拟合相对误差在三者中最低,Gamma拟合的参数μ、λ关系均能很好地用二次函数表示;速度谱分布较接近Atlas-Ulbrich的实验结果,且直径小于0.687 mm时,粒子降落速度明显大于实验值,雨滴直径越小偏大越明显,同时用Atlas-Ulbrich与Gunn-Kinzer的实验曲线形式对速度谱进行拟合,两者的拟合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9.17%和5.87%。   相似文献   
453.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岩溶区嵌岩桩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随顶板厚度与溶洞位置偏移距离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逐渐增大,随溶洞直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破坏核体在竖直方向上基本未超过3d(d为桩体直径)范围,在水平方向上基本未超过4d范围。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敏感度大小的顺序为:溶洞直径>顶板厚度、赤道半径>极半径>溶洞位置。嵌岩桩的承载能力还与溶洞形状有关,厚径比为溶洞顶板厚度、赤道半径以及桩体底面积的综合影响因素,建议引进形状系数? 与底面积尺寸效应系数?,提出岩溶区嵌岩桩概念设计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现场静载试验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楼房竣工后未发生岩溶危害。  相似文献   
454.
为推动APEC经济体的海洋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分享APEC经济体在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于2011年在中国厦门举办了"APEC海洋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本文简要介绍了培训班概况,并基于培训研讨内容,总结归纳了目前业界对亚太区域海洋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社区共管机制建设、先进技术的应用、可持续财政机制建立等.文中指出开展APEC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海洋保护区管理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成效评估、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经验分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建议,以不断提高海洋保护区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455.
本文基于2001年4月东中国海区域实测水文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式FEOM(Finite Element Ocean Model)对东中国海三维环流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模式水平网格系统采用单节点线性三角形网格,垂向使用z坐标,观测温、盐度场通过客观分析法插值得到初始条件,分别进行了诊断计算和强诊断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改进逆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演研究区域流函数和流量分布,为数值模拟提供优质可靠的开边界条件。(2)有限元模式在网格自由度方面和对研究区域的完整覆盖方面优势明显,高分辨率的垂向z坐标也可以较好地拟合海底地形,从而得到较高分辨率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3)通过诊断计算,模拟再现了东中国海春季环流的多涡结构,分辨出了台湾暖流、黄海沿岸流、黄海暖流等流系。(4)比较诊断与强诊断两个计算结果,它们在定性上较为一致,在定量上有些差别,总体分布强诊断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56.
Lobophora rosacea C.W. Vieira, Payri et De Clerck is repor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for the first time. Our specimens are very similar to L. rosacea recently described from New Caledonia, not only in morphology but also in rbcL and cox3 gene sequences. The fan-shaped thallus grows erectly, attaching to the substrate by a basal holdfast. The thallus is composed of a single layer of large medullary cells and three to four layers of cortical cells on both sides of the medulla. Mature sporophytes are detected, with sporangium sori scattered on both surfaces of the thallus.  相似文献   
457.
鱼骨状方解石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沉积,由锯齿状亮暗交互的亚毫米级条带组成,主要见于太古宙。以往认为,鱼骨状方解石属无机化学沉淀成因,形成于水体缺氧、碳酸盐过饱和、富Fe2+、Mn2+等碳酸盐沉淀抑制剂的环境条件;在地质记录中其丰度随时间的减少反映了海洋的长期氧化趋势。文中首次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四段微生物礁内发现了大量鱼骨状方解石。宏观观察表明,这些鱼骨状方解石主要以微生物礁孔洞充填物形式产出,明显区别于太古宙以海底沉淀形式直接产出在海底的鱼骨状方解石。显微研究发现,鱼骨状方解石晶体纤维具有沿晶体生长方向旋转消光特征,证明其内部亚晶的光学C轴从纤维底部的随机排列逐步旋转至上部垂直纤维生长方向。这符合球状晶体生长模式,需要方解石沉淀抑制剂的参与。鱼骨状方解石产出具有丰度随时间减少以及产出形式由海底沉淀向孔洞胶结物转变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海洋氧化逐渐增强以及具氧化还原敏感属性的碳酸盐沉淀抑制剂逐渐从水体中移除相吻合。笔者认为鱼骨状方解石的沉淀抑制剂为Fe2+和Mn2+,这与微生物岩无明显Ce异常和Fe2+极强的抑制能力相一致。因此,鱼骨状方解石可用于指示缺氧环境条件。此外,显微和超微研究也表明鱼骨状方解石晶体内存在有大量与其生长方向一致的菌丝体残余和与之密切伴生的有机矿物,表明微生物为鱼骨状方解石成核和初始沉淀提供了重要垫板。  相似文献   
458.
介绍拉丁美洲铝土矿资源概况、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拉丁美洲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在巴西、苏里南、牙买加、圭亚那、委内瑞拉等国家,储量为60.3×10~8t,占世界铝土矿总储量的21.54%。巴西为拉丁美洲最大的铝土矿生产国和出口国。拉丁美洲铝土矿成因类型主要为红土型和岩溶型2种,主要的铝土矿矿山有45座。牙买加岛弧、圭亚那地盾、中巴西地盾、圣弗朗西斯科地盾为4个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459.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沟区域(92°E)的风积地貌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2005年9月,对库姆塔格沙漠的梭梭沟区域(39°37'8"~40°25'02"N,92°12'59"~92°46'27"E)进行南北穿越,同时参考卫星照片和地形图,实地调查了库姆塔格沙漠的区域地貌形态.在纬向上,梭梭沟的沟头和沟尾分布有线形沙垄;沟谷区是沙垄相对高度最大的区域,也是沙丘类型最复杂的区域,复合型沙垄和综合型沙垄坐落在沟两侧的阶地上,沙丘类型有新月形沙丘链、金字塔型沙丘和波状线形沙垄,3条或4条小沙垄(链)组合成大沙垄,相对最大垄高为131 m."羽毛状沙丘"分布在梭梭沟以北为冲洪积平原上,沙漠的北缘分布新月形沙丘,最高达26 m.在经向上,40%的相对应样点的风沙地貌类型不同.地貌差异性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梭梭沟的形状变化较大的区域.梭梭沟的形状变化,影响其两岸的沙丘形态.流水构筑了库姆塔格沙漠的下伏地貌,风沙地貌的分布受流水地貌影响强烈.  相似文献   
460.
基于破坏指标界限值的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分析一般即采用动力可靠度的研究方法进行。本文提出了进行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与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即基于破坏指标界限值的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标定结构破坏指标范围进行破坏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采用JC法对结构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各破坏状态概率进行计算,从而完成对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分析。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与经典动力可靠性分析所得结论相一致,这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与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