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256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808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主编金奎励,主要作者有金奎励、刘大锰、涂建琪、方家虎、韩光照、王凌志。地震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本书系国家“八五”塔里木攻关子课题成果总结,它展示了中国有机岩石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就。书中应用显微-超微-微束分析、成烃热模拟、地球化学、光化学(激光诱导荧光)、包裹体测温、顺磁共振和裂变径迹等技术手段,对塔里木盆地源岩组分岩石学、组分地球化学、超微特征、成烃规律、源岩成熟度及古地温史进行了系统研  相似文献   
992.
粘性土土洞形成的水化学侵蚀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般认为地下环境中土洞的形成,进一步导致坍塌,其主要成因是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急剧变化,而目前的研究尚考虑水体化学侵蚀这一因素,作者通过粘土性崩解实验认为,不同水质的水体对土壤崩解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水动力作用对其具有促进作用。在地面坍塌的灾害研究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地下水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土体崩解,土洞形成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3.
根据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序列呆较灵敏地记录降水变化的事实,利用长白山红松树轮δ^13Ct序列与松花江年径流量之间的平均变化关系,重建了近200年来松花江年径流量的变化;年径流量变化有明显的准22年周期;1900年以前,径流量在周期波动中呈上升趋势,1900年之后,流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4.
笔者在进行崇礼山区1/20万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基础上,通过研究地区地下水的地球化学规律性,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地质发展历史,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机理以及岩石的溶滤阶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本区地下水属大气起源的溶滤-渗入成因水,溶滤作用为其化学成分形成的基本作用,阳离子吸附作用与混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溶滤作用发育不完全,岩石溶滤处于硫酸盐-碳酸盐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995.
蒋金鹏 《地学前缘》1995,2(4):197-199,212
有机岩石学的分析测试手段经历了显微级、超显微级到目前的分子级阶段,分析测试手段的发展反应有机岩石学的发展。通过对测试手段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后有机岩石学的发展趋势是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这对今后有机岩石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影响华南西部的中层气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爱华  蒋伯仁 《气象学报》1993,51(2):253-258
中层气旋是发生在对流层中层的低纬系统。国内外曾有过一些研究。我国梁必骐等对1960—1981年发生在南海地区700 hPa层上的中层气旋研究后指出:该地区的中层气旋主要发生在暖季,它对我国南方地区天气影响不可低估。本文用1976—1986年4—9月中央气象台逐日历史天气图资料。  相似文献   
997.
998.
我国地震人员伤亡预测研究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9.
在加利福尼亚有近3000英里的公路上,已有岩崩现象的报导。由于交通通道变得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现存岩质挖方边坡的加固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一般情况下,这些加固场地都位于从路面上去检测通道受到限制的地区。本文讨论了登山技术在帮助工程地质学家进行岩质边坡近距离调查中的应用。通过地面上拥有倾斜航空照片的专家组的无线电指导,攀登绳上的工程地质学家就能够收集到关于斜坡的重要资料。控制边坡稳定性的平面特征就可以直接被观察和测量,不连续面间距的变化,水的存在以及结构面产状也能够直接测量。路面上的调查组拍摄登山组所安装的观标,就可以准确地确定边坡上的关键控制点的位置。本文强调了通过安全的、有控制的登山技术,将岩石力学运用于岩石边坡开挖设计和岩崩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实际应用中统计预报对相关系数的基本要求,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这种预报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主要结论是:用区域(5°N—5°S,90—150°W)的平均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效果比使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好,用前者可预测西太平洋中区各类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用后者只能预测西太平洋全区及中区热带气旋总体的年际变化,对达到热带风暴或台风的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则分别是勉强能或不能预测;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无法预测南海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实际上只对年际变化中的ENSO(3—5年)周期及准二年周期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