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计算网格技术可以解决DEM空间分析中大数据量和高密度计算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计算网格平台Alche-mi给出了模型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层次设计,将系统划分为DEM分析服务器、计算网格节点和空间数据库服务器;通过集中式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和基于数据分解的方法设计了系统的并行算法。实例结果表明,应用网格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计算量DEM模型分析的运算效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本文在综合思维素养的导向下,以“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为例,从确定单元主题和课时、设计单元目标、选取作业类型、编制单元作业试题、制作单元作业结构统计表等方面开展大单元作业设计,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提供理论参考,落实为学生“减负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3.
1 引言 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投入业务运行,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一次质的飞跃.2012年4月起,我国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步伐,但依然与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在全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着力"、"一个加快"要求有较大差距,本文设想构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观测业务流程,规范观测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胡国超  刘施蕊 《探矿工程》2013,40(10):64-67,73
沈阳华晨宝马新工厂主办公楼工程周边有邻近建筑物,其深基坑工程为坑中坑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为10.4m,局部开挖深度6.05、7.4m。为了控制变形,采用排桩+旋喷桩止水帷幕作为挡土结构及坑内管井降水方式。通过对支护方案的选择和现场施工结果的分析,为基坑周边存在邻近建筑物、基坑上部存在独立基础的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76.
河南省两场初雪的Q矢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8~9目河南省发生了近10年来唯一一次初雪即达暴雪的过程。利用Q矢量方法和常规观测资料,将2003年11月8~9目和2000年11月7~8目过程中的Q矢量和水汽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矢量散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和Q矢量湿锋生函数与河南省暴雪预报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降雪预报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7.
基于服务器动态缓存和Ajax技术的WebGIS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以基于服务器动态缓存技术,在WebGIS开发中应用Ajax和地图切片技术,有效减轻WebGIS服务器的负荷,提高服务器并发效率和客户端用户体验。本文介绍了基于ArcIMS,结合服务器端动态缓存技术,开发Ajax风格的WebGIS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实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龚壁卫  周丹蕊  魏小胜 《岩土力学》2016,37(Z2):323-328
膨胀土是一种高塑性、强亲水的黏性土。由于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膨胀土颗粒的交换阳离子含量也较高,总比表面积较大,在电导率测试指标上反映是膨胀土的导电性随膨胀性的增大而增强。选取强、中、弱3种不同膨胀等级的代表性试样,采用无电极电阻率测定仪和便携式电导率探头,测试了膨胀土泥浆和孔隙水溶液电导率测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了膨胀土孔隙水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含量等。研究表明,膨胀土孔隙水溶液的导电性与膨胀土泥浆的导电性均随膨胀性增大而增大,膨胀土的电导率和自由膨胀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工程中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进行膨胀土的快速判别。  相似文献   
79.
徐梦瑶  程日辉  蒋飞 《世界地质》2017,36(1):155-165
以精细小层划分对比为基础,根据取芯井/段岩芯,识别主要岩石类型和沉积微相类型,建立测井微相识别模式,并应用于非取芯井/段,分析单层的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展布。伊通盆地鹿乡断陷C区块双二段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4类。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及扇三角洲平原2种亚相,细分为14种沉积微相,并建立了各种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对本区37口井进行沉积微相识别。C区块Ⅳ4单层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体系分析结果显示该层为东部近物源沉积,河道由东向西延伸,且河道常发生叠置或改道。  相似文献   
80.
针对伊通盆地鹿乡断陷五星构造带油藏,提出一种适用于本区块的测井岩性识别模式及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方法。利用包括自然伽马(吉林伽马)、普通电阻率、声波时差和自然电位曲线的综合分析,通过绘制各类曲线交会图,确定各类岩性的有效指标范围,确认出本区可识别的6种岩石类型即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和砂砾岩。在测井解释近似的情况下,提出反推排除法,结合区域整体沉积相带分布规律和相邻井之间的测井曲线相互关系,区分细砂岩与含砾砂岩。在测井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储层有效厚度研究,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模型,总结出岩性下限标准、物性下限标准、电性下限标准,利用建立的模型及解释图版,对本区块的39口井进行油水层校正,编制单砂层有效厚度图和单砂层岩性-微相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