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四川长宁地区宽频带数字近震记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省长宁地区ML≥3.5的20个近震重新进行分析后发现,在ML≥4.0时,该地区近震面波发育,ML震级略大于MS震级;100~160 km以内的部分台站即可清晰记录到上地壳绕射波Pb,也可清晰记录到下地壳反射波Pm P;在研究时间段内,该地区仅发生1次ML≥5.0地震,用波形记录测定出有两个不同的破裂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四川测震台网记录的九寨沟7.0地震余震波形,通过扣除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的影响,恢复3.0≤M_L≤5.0中小余震的震源谱,采用ω~2震源模型拟合震源谱后,利用Brune的圆盘模型计算得到81次余震震源参数,对这些震源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彼此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余震应力降存在分段特征,SE段应力降值分布范围为1.0~5.0 MPa;NW段应力降值分布范围为0.5~10.0 MPa;中段应力降值分布范围为1.7~8.5 MPa。地震矩、矩震级与近震震级M_L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木里小震群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四川木里地区地震震源位置的重新确定,反演了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1重定位后的小震群震中分布成带状,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0—12km范围内;2经过对震群空间分布进行仔细分析,认为其发震构造是小金河断裂西侧的一条NWW向分支断裂;33次4.0级以上地震震源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浅源逆冲事件表现出受垂直方向应力(重力)作用的特征,走滑事件表现出与区域应力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3年1月至11月四川长宁地区M≥4.0地震震相的分析得出,在震中距大于260 km时,四川数字地震台网部分台站可记录到较为清晰的sPn震相。本文采用sPn和Pn震相确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分别对长宁地区2个M≥4.0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重新计算,2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均小于3 km,是较为精确的震源深度值。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信号中总是含有噪声的,了解噪声源和掌握噪声计算方法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台基勘选为例,详细介绍了台站的勘选标准、噪声的类型以及噪声功率谱的计算方法,并以勘选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其中XRE、PKO、AXR台,采用PSD算法进行台基噪声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上三台均达到了流动台站的架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主要使用了USGS全球地震查寻结果,对比研究了本世纪至今印尼苏门答腊地震的构造背景、巨大地震及其余震的活动特征,其主要结果如下:①巨大板块地震很少在原地重复发生.有迁移性和明显的填空特征;2000年之前的四次巨大地震具有明显向北迁移的特征,2000年之后三次巨大地震具有明显向南迁移和填空的特征;②2000年8.3级地震余震区南段存在约170 km的5级空段;③2004年9.0级地震余震填充了在巽他海沟东侧长约1 000 km的8级空段,其余震区南段存在约200 km的5级空段,沿板块边界形成的余震带具有明显向北迁移的特征;④2005年8.7级地震发生在2004年9.0级地震的200 km的余震空段上,余震分布不但填充了2000年8.3级地震170 km余震区5级空段,而且其余震区南段还存在约200 km和300 km的2个5级空段;⑤2007年8.5级地震发生在2005年8.7级地震约300 km余震空段的最南端,其7.9级最大余震发生在2005年8.7级地震约300km余震空段的最北端,使约300km余震空段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⑥2005年8.7级地震约200km余震区5级空段内的能量有可能还未得到释放,该地区是否还会发生一次巨大地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3日四川及邻区共发生29个M≥4.0地震事件,四川地震预警系统对这些事件均有触发和超快定位结果,事件触发率达100%,且未发生M≥4.0地震误触发事件.在此基础上,四川地震预警系统JEEW超快速报定位模块对这29个地震事件共处理出574个连续超快定位结果,每个地震事件平均约有20个连续...  相似文献   
18.
19.
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五大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对外发布紧急地震信息的关键环节和出口。作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先行先试”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基于分布式服务架构开发平台,运用MQTT消息队列等技术,采用JAVA语言完成了四川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B系统)的设计与定制开发。目前,该系统已纳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紧急地震信息发布的核心业务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应用,解决了现有紧急地震信息发布系统单一运行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发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MSDP地震分析软件提供的Loc3D和HYPOSAT两种定位方法对芦山科考的8次人工爆破事件进行绝对定位,将定位结果与已知爆破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和两种速度模型都能较为准确地测定爆破事件的震中位置,震中定位精度均可优于2.5 km;根据爆破点位置、炸药当量估算震级和定位震级的对比,可验证四川盆地属于介质低衰减区,川西高原属于介质高衰减区,两个区域地震震级平均偏差为0.3;震源深度误差受最近台站震中距的影响比较大,当最近台站震中距小于10 km时,两种定位方法反演的震源深度误差均可优于3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