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对小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进行研究易于结合当地实际,提高区划成果在区域内的可操作性,能做到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保护。针对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较少的现状,以重庆璧山区为例,结合璧山自然环境要素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建立璧山生态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最终提出区划方案。将璧山区划分为3个生态区和11个生态功能区,探讨了各区主要生态环境特征和问题,并提出保护对策,以期为璧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依据,为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新生沙洲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袁兴中  刘红  陆健健 《海洋学报》2002,24(2):133-139
沙洲岛屿是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口海岸带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沙洲岛屿潮滩的底栖动物群落与其生活的底质构成了河口生态系统的底栖亚系统,是河口地区生物多样性最直接和最易于观察研究的一个层次,它们在揭示群落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1-2].九段沙是长江口现代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生沙洲,是继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之后的又一成陆冲积沙洲,是一块重要的河口沙洲型滨海湿地[3].九段沙受人类干扰较少,其生物资源保持着天然状态.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了吉林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计有蚂蚁2亚科、6属、11种.在山区不同的生境,蚂蚁种类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论述了蚂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药用价值.根据吉林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后,已形成大面积消落带。为了解水位变动情况下,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于2008年7~9月选择位于三峡水库腹心的澎溪河支流白夹溪,对145~156m高程消落带进行了调查。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TWINSPAN法对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澎溪河支流白夹溪消落带植物群落物种较丰富,共有高等植物96种,分属36科73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简单;植物群落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为主;植物种类构成以湿生、水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76.04%。TWINSPAN数量分类将调查的68个样方分为10个植物群落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落有苍耳(Xanthum mongol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群落、苍耳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eoides)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群落特征明显表现出对水位涨落及小生境差异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海口市湿地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分析了海口市湿地资源优势,结合海口市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提出了海口市“1+8+3”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即搭建一处生态产业云平台系统,构建八大湿地产业,发展三大地方特色湿地综合产业,并提出了海口市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群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至关重要。从海洋沉积物生境、沉积物中的动物类群、个体大小、食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多样性现状,讨论了沉积物动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洋沉积物环境多种多样,为沉积物动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在海洋沉积物中,动物的类群繁多、物种多样性极高,不仅形态差别很大,食性丰富多样,而且分化出多种多样的功能群。海洋沉积物动物群参与全球物质的循环和污染物的代谢、转化、迁移,在生态系统能流过程及沉积物移动和稳定性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研究和保护海洋沉积物动物多样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部山地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红  袁兴中 《山地学报》2000,18(3):221-225
以近 2 0年来中国东部土壤动物的研究资料 ,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中国东部山地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及人类活动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山地生物多样性特点、困境及保护对策.我国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给山地生物多样性带来了较大破坏.因此必须加强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9.
流域场镇式发展是三峡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通常形成河流两岸串珠状的场镇分布格局,这种人类活动的点状聚集特征对入库河流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不清楚.选择三峡库区流域场镇发展特征明显的黑水滩河及主要支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对流域内分布的主要场镇前后的水体进行碳、氮、磷浓度的监测分析,探讨场镇分布对流域水体生源要素时空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水滩河干、支流水体总有机碳(TOC)和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为4.5~39.2和3.2~31.4 mg/L,总氮(TN)、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范围为1.12~6.96、0.87~5.00和0.073~0.881 mg/L,总磷(TP)、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盐浓度范围为0.078~0.454、0.049~0.310和0.025~0.222 mg/L,不同形态的碳、氮、磷含量变化幅度较大;黑水滩河干、支流流经不同场镇区前后,水体各形态碳、氮、磷浓度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TOC、TN和TP的增幅范围分别为4.7%~61.3%、26.7%~144.7%和12.8%~50.7%),而在无场镇分布的干流河段,水体碳浓度变化不大,氮、磷浓度明显降低,表明水体生源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受到流域场镇分布格局与河流自净能力的双重影响,导致黑水滩河干流自上游向下游碳浓度呈“阶梯式”增长,氮、磷浓度呈“波动式”增长;相关分析显示,流域水体碳、氮、磷浓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场镇发展模式下河流水体污染物呈同步变化的趋势,表明山地河流流域内串珠状场镇发展模式导致从上游向下游水体污染物呈明显的累积效应,并进一步超出水体自净能力,造成下游水体恶化.河流碳、氮、磷浓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径流稀释作用影响,表现为夏秋季低、春季高的模式;富营养化综合指数表明,黑水滩河各监测断面全年属于富营养状态以上,表层水体氮污染严重,磷污染较轻;初步估算黑水滩河每年向三峡水库输入TOC、TN、TP通量达4057、1001和47 t,对三峡水库水环境安全具有严重威胁.三峡库区沿河串珠状场镇式发展形成了一种“点面”双重特征的污染模式,未来河流水环境污染防控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