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我省目前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对下步如何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指出思想上重视是前提,完善评审标准和制度建设是基础,强化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队伍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吴昊  袁媛 《陕西气象》2010,(4):21-23
利用NCEP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及FY-2C卫星tBB资料对2008年1月10—14日陕西区域暴雪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受贝加尔湖冷空气南下和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陕西省出现了这次降雪过程;850 hPa的水汽主要从副高的西侧经西太平洋和南海从贵州、四川、重庆进入陕西;暴雪发生前大气低层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有利于暴雪的发生发展;暴雪发生期间不断有云团从青藏高原东移进入陕西境内。  相似文献   
103.
考虑非线性方程的求根问题,将非线性方程问题转化为求函数极值问题.利用无约束优化技术中的牛顿法,对于单根,得到的算法与New Raphson求根算法等价;对于重根,在不计算二阶导数的情况下,给出了具有二阶收敛速度的求根算法.  相似文献   
104.
根据2011~2018年四川省152个站点逐日08、14、20时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逐小时加密自动站资料,以及3个探空站08时探空资料,详细分析了四川盆地低空(3000m以下)飞行的气象条件,包括不同高度层风场、温度、低云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对通用航空飞行器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一年之中春季以及一日之中下午地面风对通航飞行的影响最大,秋季最小;盆地西北地区850hPa以下存在逆温层以及风向的切变,因此容易产生飞机颠簸,700hPa高度层因风向均匀而受到切变的影响最小;冬季盆地西北地区最易产生飞机积冰,且850hPa高度最容易发生中度积冰;盆地中部低云对飞行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5.
2016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主要先兆信号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高辉  袁媛  洪洁莉  王东阡 《气象》2017,43(4):486-494
2016年汛期预测较好把握了"全国气候年景状况总体差,降水偏多,涝重于旱,洪涝灾害比1983年重,但比1998年轻"的总趋势,准确预测了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和严重的汛情,对2016年东部地区季节内雨季进程"华南前汛期开始早,南海夏季风5月第5候爆发,长江中下游入、出梅晚且雨量明显多,及华北雨季开始晚、雨量接近常年到略偏多"的预测与实况也一致。对台风强度强,活跃程度前弱后强的预测与实况基本吻合,对夏季全国大部气温正常到偏高,尤其是我国西北大部气温异常偏高及盛夏江南华南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预测也接近实况。但对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的预测存在较大偏差,未能正确预测华北降水异常偏多和7—8月东北地区明显少雨。2016年汛期预测中重点考虑了冬季超强El Nino事件及其衰减后热带印度洋海温接力作用对夏季风环流的影响,认为夏季尤其是夏季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异常偏强,位置明显偏西,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弱,这些都直接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106.
利用FY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及GFS/NCAR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4日发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一次罕见大暴雨进行中尺度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冷槽是主要影响系统,地面中尺度辐合中心和中尺度切变线等中尺度天气系统与大暴雨的形成和分布关系密切。(2)显著的不稳定能量是产生暴雨的重要因素,特殊的地形对水汽辐合抬升起到了关键作用。(3)暴雨发生在MCS中云顶亮温小于-55℃且长时间维持的冷云盖边缘。人字形回波头部、逗点云尖点处长时间维持50 d Bz以上的多单体风暴是形成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太平洋牡蛎正常卵子与雄核发育卵子在受精过程、减数分裂和卵裂早期中的核相变化。雄核发育单倍体是将强度为2.8mW.cm-2.s-1的紫外线照射30s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得到的。结果表明,尽管紫外线照射并没有影响卵子的成熟分裂及雌性、雄性原核的形成,但使它们的发生过程滞后。在第1卵裂中期,雄核发育卵子中雌性原核并不像雄性原核一样形成染色体,而是形成1个浓缩的染色质小体(DCB)。第1卵裂后期,DCB不参与核分裂。第1卵裂结束时,DCB位于2个分裂球其中之一的细胞质内或在赤道板处被分割成2部分。实验结果首次提供了太平洋牡蛎雄核发育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商洛市7县区1991—2015年马铃薯生育期监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结合多元回归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了商洛马铃薯优质高产所需的光、温、水气候指标;找出影响商洛马铃薯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冻害,块茎膨大期连阴雨)及发生指标,确定了马铃薯生长期内主要病虫害(晚疫病和早疫病)及发生指标;提出针对性的防御方法,为各级政府和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为商洛马铃薯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多种大气和海温资料,通过相关、合成分析以及个例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型海温模态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传播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东南印度洋30~60天OLR距平及赤道印度洋中部30~60天850 hPa纬向风距平都与偶极子指数显著相关;印度洋正(负)偶极型海温模态对应的东印度洋异常冷(暖)水以及赤道印度洋中部850 hPa东(西)风距平阻碍(促进)了季节内对流活动的持续性东传,使得MJO的传播在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发生明显的中断(持续)。   相似文献   
110.
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用传统的技术方法进行工程设计不仅难度大、耗时多、而且精度较低,依靠传统的技术方法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现代通用技术,是集计算机学、地理学、遥感学、测绘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科学。因此,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也就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