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01.
虾夷扇贝雌雄同体自体受精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虾夷扇贝的雌雄同体个体为实验材料,对成熟个体的性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通过对雌雄同体自体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和幼虫培养的研究,发现虾夷扇贝自体繁殖的产卵量、受精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没有很大差异,但是其孵化率和畸形率有明显差异分别为82%和17.3%,而对照组为90%和9.6%;幼虫培育期间的生长没有明显差异,但成活率差异极明显为4%,而对照组为40%。  相似文献   
302.
云南都龙锡锌矿区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笔者对云南都龙锡锌矿床以及与之相关的老君山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成岩成矿年龄测试和岩石化学研究,探讨了成岩成矿时代、花岗岩与矿床的成因联系以及成岩成矿的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老君山花岗岩普遍含有白云母,A/CNK> 1.1,K2O/Na2O>1,碱质含量较高,镁、钙、钛等含量偏低,富集Th和U等,其主量和稀土元素含量以及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矿区附近的片麻岩十分接近,属S型花岗岩.各类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相似,暗示其为同源岩浆所形成.运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白云母花岗岩的年龄为(87.6±1.4) Ma~ (91.7±1.8) Ma,花岗斑岩为(87.3±2.1) Ma,二云母花岗岩为(84.3±2.2) Ma~(85.0±1.3) Ma;应用40Ar/39Ar法和Re-Os法分别测得矽卡岩中金云母1100~1400℃的40Ar/39Ar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WMPA)为(93.6±1.1) Ma,含锡钨石英脉云英岩化围岩中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为(75.04±1.78) Ma~(79.16±2.43) Ma.根据花岗岩的产状和前人研究成果,将该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分为2期:早期(87.3±2.1) Ma~ (92.9±1.9) Ma,形成了白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晚期(83.3±1.5) Ma~(85.0±1.3) Ma,形成了二云母花岗岩.与岩浆作用对应的成矿作用亦分为2期:早期(79.8±3.2) Ma~ (93.6±1.1)Ma,形成了与白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锡锌矿;晚期(75.04±1.78) Ma~(79.16±2.43) Ma,形成了与二云母花岗岩关系更密切的含锡钨石英脉.老君山花岗岩以及与之相关的锡锌钨矿是晚白垩世伸展构造环境下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03.
304.
Tropical cyclone (TC) activities in the North Indian Ocean (NIO) peak in May during the pre-monsoon period, but the TC frequency shows obvious inter-annual variations. By conduct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ynamic diagnosis of long-term data from 1948 to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Indian Ocean SST and NIO TC genesis frequency in May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SST anomaly on TC frequency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a broadly consiste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IO TC frequency in May and SST in the Indian Ocean from March to May, with the key influencing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Indian Ocean (SWIO); 2) the anomalies of SST in SWIO (SWIO-SS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surrounding the Indian Ocea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modulate the high-level divergence, mid-level vertical motion and other 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ultimate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Cs over the NIO; 3)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SWIO-SST may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ownward trend of NIO TC frequency over the past 69 years.  相似文献   
305.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文地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单位。人文地理学的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60多年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秉持“教学科研并重,理论服务实践”的宗旨,从以人文地理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逐渐向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纵深拓展,形成了文理工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思维和人文地理学科体系,创建了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开拓创新,对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产业区位与区域产业演化、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住房与房地产经济、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村镇发展规划、城市社会地理、时间地理与行为地理、历史地理、旅游地理研究与规划、计量地理、交通地理和交通规划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城乡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继续包容发展,加强多学科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为国家战略决策的服务能力和人文地理学科在世界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06.
掌握冻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电力、交通、通信、农林等部门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前期冻雨研究多基于站点观测资料,受限于该资料长度较短、分布不均与部分缺失等因素,目前对我国冻雨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可能尚存不足。新一代ERA5再分析资料中包含了其他再分析资料所未提供的冻雨资料,为进一步认识我国冻雨时空分布特征提供了可能。本文使用ERA5冻雨资料分析了1979~2020年我国年冻雨日数和年冻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年冻雨日数和年冻雨量集中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直接影响7条“西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影响长度总计约4900 km;冻雨集中分布地区的年冻雨日数及年冻雨量均呈下降趋势;年冻雨日数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第一模态(方差贡献36.96%)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以东,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呈南北反相分布;年冻雨日数EOF第二模态(方差贡献11.56%)反映出中国冻雨集中地区的2个局地反相分布区,位相交替周期为1~5年;年冻雨量EOF模态的时空特征同年冻雨日数类似。  相似文献   
307.
308.
近年来,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正处于大发现期,其中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气藏的突破,使得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越来越获得研究者的重视。洗象池群作为寒武系有利储集层段目前还处于勘探初期,地质研究程度相对滞后。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露头、钻井、地震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及邻区洗象池群沉积相、沉积体系模式,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建立洗象池群“三滩夹两凹”沉积模式,指出了该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洗象池群呈现碳酸盐岩镶边台地的古地理格局,发育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等5种沉积相;(2)建立了洗象池群“三滩夹两凹”沉积模式,其中一条为台地边缘颗粒滩,分布于该盆地东缘,另外两条为台内颗粒滩,分布于局限台地相的东西两侧,分属局限台地相和半局限台地相;(3)台内颗粒滩发育主要受古地貌及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所控;台地边缘颗粒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东缘,发育受沉积古地貌坡折控制。结论认为:台内颗粒滩和台地边缘滩储层质量好,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洗象池群“三滩夹两凹”沉积模式和颗粒滩带分布的新认识,对古老地层的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09.
连续造斜绳索取心钻具造斜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钻杆抗弯强度的限制,确定连续造斜绳索取心钻具的造斜能力在0.2°-0.5°/m。为满足绳索取心的要求,设计造斜机构采用偏心轴承结构。分别利用几何分析法与极限曲率法对造斜结构的造斜能力进行理论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造斜机构能够达到设计造斜能力,用纵横弯曲梁法的计算造斜率与实钻造斜率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10.
以2001和2006年盛夏登陆中国南方并造成巨大灾害的两次热带气旋过程为例,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01年0103号"榴莲"和2006年0604号"碧利斯"热带气旋陆上维持和暴雨增幅的大尺度环境场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榴莲"登陆后与中纬度西风槽发生相互作用,构成了典型的"北槽南涡"天气形势,"碧利斯"登陆后受西太平洋副高、北方大陆高压坝和南侧副高向西南方向延伸的高压脊所包围,有利于其环流维持。2)"榴莲"和"碧利斯"陆上维持期间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但是在"榴莲"活动期间,100°E附近越赤道气流表现突出,而在"碧利斯"陆上活动期间,80°E附近越赤道气流尤为显著,它们都增强了当时的西南季风,把大量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注入登陆后减弱的"榴莲"和"碧利斯"环流,使其非但没有很快减弱消亡,反而能在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3)2001和2006年东亚夏季风存在明显低频振荡,2001年低纬夏季风10~20d低频振荡显著,而2006年则以30~60d低频振荡为主,由不同低频振荡周期表示的低纬季风涌均存在明显的北传特征。当低频振荡处于极端活跃位相时,季风涌最为强盛并侵入"榴莲"和"碧利斯"环流系统,正好对应着当时的台风暴雨剧烈增幅。此外,低频气流的辐合和低频水汽输送也是"榴莲"和"碧利斯"暴雨增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