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1997年中国西藏玛尼Mem>Ssub>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l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1999,21(5):449-459
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了1997年11月8日中国西藏玛尼地区MS7.9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用频率域里反褶积方法从P波和S波震相中分别提取了震源时间函数,并经反演依赖于方位的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断层面上破裂随时空变化的图象.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玛尼地震发震应力场的P轴和T轴均接近于水平,P轴在NNE方向(方位角29,倾角7),T轴在SEE方向(方位角122,倾角23),断层错动以走滑为主;标量地震矩为3.41020 Nm,矩震级MW=7.6.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源时间函数显示,这次地震是由一次较小事件和较大事件组成的,较小事件大约持续5 s,较大事件持续约10 s.由余震分布可推断出玛尼地震的发震断层是走向为250、以走滑为主的左旋-逆断层,断层面的倾角比较陡,约88.根据反演结果计算了理论格林函数,然后用反褶积方法提取了震源时间函数.从不同台站的P波和S波中分别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一致表明这次地震破裂的时间历史比较简单,可用一宽度约10 s的正弦形的函数近似表示.进一步反演从不同台站上得到的、依赖于方位的P波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获得了断层面上滑动的时空分布图象.从破裂的记忆式快照看,破裂开始于断层的西端,然后向东向下发展,总体上具有单侧破裂的特征.破裂面由3个破裂子区构成.一个在断层西端,深度约10 km(西区);另一个距断层西端约55 km,深度约35 km(东区);第3个距断层西端约30 km,深度约40 km(中区).3个破裂子区构成约长70 km,宽60 km的破裂面.从破裂的遗忘式快照看,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不同时刻断层面上发生错动的地点并不相同,显示出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愈合脉冲的特征,而且在断层面上的某些部位发生了多次错动;另一特征是最先和最后破裂的部位都不是主要的破裂区.根据标量地震矩计算了断层面上静态位错的分布,位错最高的3处(西区、东区和中区)的位错值分别为956 cm,743 cm和1 060 cm.由断层面上位错的分布推知,破裂主要集中在震中以东长约70 km的断层上;从余震的分布看,震中以西余震稀疏而震中以东余震密集.这些都表明这次玛尼MS7.9地震是北东东-南西西向至近东-西向断层向东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许力生  张旭  张喆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1):4012-4022
2020年6月23日15时29分04秒(UTC),在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发生了一次震级为MW7.4的地震,我们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和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盟(FDSN)台网的长周期和宽频带P波数据反演分析了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时间函数以及时空破裂过程.根据反演结果,这次地震的矩心震中位于15.96°N,95.89°W,矩心深度约为22 km;地震持续15 s左右,释放地震矩1.24×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4;破裂过程比较简单,仅有一个走向和倾向方向尺度相当的凹凸体错动,最大位错达8.1 m,位于21 km深处.凹凸体破裂主要沿断层的滑动方向呈双侧破裂,两个优势破裂方向在地表投影的方位分别位于60°和270°左右.综合构造背景、震源位置、余震分布、震源机制以及时空破裂过程,我们相信这次地震是发生在北美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海底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海底板块朝着大约60°左右的方位运动,以大约22°的倾角插入大陆板块,造成一个凹凸体错动,形成了这次地震.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反演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W6.9地震的远震波形记录, 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断层面倾角的破裂过程模型, 于震后2.2小时确定并发布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 并讨论了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对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 根据所确定的破裂模型可知, 2014年于田MW6.9地震的滑动量分布比较集中, 具有朝西南延伸的优势破裂方向的特征. 这一特征与该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9.0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并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105.
地震台阵的概念产生于196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地下核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台阵资料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地震台阵在地球表面稠密的空间采样使台阵资料能够应用于地球内部速度结构细节的研究、区域尺度的高分辨率层析成像、小尺度地幔结构研究以及核幔边界与内核的各向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6.
A MS8.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Wen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on May 12, 2008, and subsequently, numerous aftershocks followed. We obtained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and source time functions (STFs)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seven larger aftershocks (MS5.0~6.0) by a new technique of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using the broadband and long-period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the Global Seismic Network (GSN). Firstly,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flow of the new technique wa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an aftershock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wa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real procedure for inverting the moment tensor; secondly,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and STFs of the eight events, including the main shock, were presented, and final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was made. The agreement of our results with the GCMT results indicates the new approach is efficient and feasible. By using this approach, not only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but also the STF can be retrieved; the inverted STFs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 rupture process may be com-plicated even for the moderate earthquakes. The inverted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 that the most of the aftershocks occurred in the main fault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ith predomi-nantly thrustingwith minor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component, but some of them may have occurred in the sub-faults with strike-slip fault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main faults.  相似文献   
107.
通过重构用于确定视震源时间函数有效持续时间的判别函数,对提取视震源时间函数的PLD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合成资料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改进后PLD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将PLD方法应用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及其11个余震的1887条记录,在84个台站处获得了这次地震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分别平均从不同台站的P波、S波、Rayleigh波和Love波中得到的视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主震的平均视震源时间函数.对视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5 S,这是一次"急始型"地震,总体上表现为圆盘形破裂.但有迹象表明,破裂在初期有向西北方向发展的单侧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108.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L'Aquila)地震快速矩张量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超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9,31(4):464-465
2009年4月6日1点32分42秒协调世界时(UTC),在意大利中部地区发生了MW6.4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台网的宽频带P波波形得到了这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并判断走向132deg;、倾角53deg;、滑动角——103deg;的节面是地震发生的断层面.   相似文献   
109.
2009年8月3日加利福利亚湾地震快速矩张量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超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9,31(5):583-585
2009年8月3日17点59分56秒协调世界时(UTC),在加利福利亚湾发生了Mw6.9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台网的宽频带P波波形得到了这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并判断走向127deg;、倾角81deg;、滑动角179deg;的节面是地震发生的断层面.   相似文献   
110.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10,32(2):242-244
运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在震后约3.5小时得到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智利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矩震级为MW8.6;②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为150s;③包括4个滑动量集中分布区域,最大滑动量约为8m,最大滑动速率约为0.8m/s;④这次地震总体上是一次不对称的双侧破裂事件,破裂从破裂起始点(震源)开始,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展,但以向北扩展的破裂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