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东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图的编制   总被引:92,自引:22,他引:9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忠淮 《地震学报》2001,23(5):492-501
利用2993个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404个P波初动方向震源机制解和47个深井孔的孔壁崩落资料,编制了东亚地区现今地壳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和应力类型分布图.按200km的等距格点,算出有资料地区各格点半径为200km范围内的平均应力方向,绘制了平均主应力方向分布图,并绘制了东亚地区的震源机制解分布图.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表明,东亚地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除受印度 欧亚板块碰撞的强烈影响外,俯冲带的弧后扩张亦有重要影响.喜马拉雅山弧处的大陆碰撞和缅甸山弧处的弧后扩张之联合作用可能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南部主应力方向的显著转动.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的碰撞与琉球岛弧弧后扩张的联合作用影响了中国东部的应力场.爪哇海沟俯冲带的弧后大片地区现今没有强震活动,这里的弧后扩张可能是造成东南亚地区物质容易向南运动的因素.青藏高原内部大致以昆仑山为界,北部和东北部是大陆内部的宽阔挤压带,南部和西南部地壳上部主要处于正断层型应力状态中.   相似文献   
52.
A present-day tectonic stress map for eastern Asia region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Introduction Tectonically the eastern Asia refers to the region bound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ctive tec-tonic zones: in the eas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including Japan trench, Ryukyu trench and Philippine trench; in the southwest the Himalaya continental collision zone and the Burma-arc-Java-trench subduction zone; in the northwest the Tianshan-Baikal continental defor-mation zone (Figure 6). In the world the eastern Asia is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strongest pre-sent-da…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地形测量队人员在电离辐射地区内作业在增加,产生的照射可能损坏设备,破坏正常的导线测量作业。现行的技术安全规定设有制定出在原子能发电站和工业企业,那些利用辐射源的地方进行测量工作时的解决问题办法。  相似文献   
54.
阿尔金山中段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校培喜 《西北地质》2003,36(2):20-29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与洋内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蛇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蛇绿岩源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富集地幔物质加入,暗示早古生代研究区曾出现过小洋盆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5.
19世纪后期当仪器发展到记录地震波后地震学成为一门定量科学学科(Dewey and Bverlv,1969;Agnew所写的第1章)。地震学的基础是野外观测。过去几十年地震学的巨大进步主要是因为很好分布的观测数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电子、通讯、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使得我们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也进步很快(见Snoke and Garcia-Fernandez编辑的第85章)。  相似文献   
56.
日益丰富和完善的地震数据在过去几十年里促进了地震学的长足发展。我们收集、处理和分析地震数据的能力借助于电子和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得到迅速提高。几十年前地震图主要是模拟记录。现在除了一些基本的用途外,模拟记录由于其动态范围低、记录系统的时间精度差以及数据处理不方便等因素而很少使用了。  相似文献   
57.
天主教耶稣会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机构,通过下属自己的学院和大学,以及通过其个别科学家成员,对地震学所做的贡献,在地震学这门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特别体现在这门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几篇论文,如Sanchez Navarro-Neumann(1928,1937)、Heck(1944)(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都花在美国的耶稣会方面)以及Linehan(1970,1984)的文章,有趣而简短地描述了耶稣会会士在地震学方面的部分工作。然而他们最近的或者综合性的工作却不涉及这个题目,关于这方面新近的成果或者综合性的研究都是一个空白。另外,最近许多耶稣会的地震台站被关闭了,  相似文献   
58.
S.  R.  McNutt  刘巍 《世界地震译丛》2006,(3):1-29
火山能够产生大量地震信号,这些信号与地震断层产生的地震信号不同。几乎在每一次有记录的火山喷发之前,火山下面或附近的地震活动性会增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地震活动。因此,地震学已成为火山喷发预报和监测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尽管在不同火山建立的监测站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差异,但世界上近200座火山均已采用地震方法监测,这表明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喷发的538座火山中有约1/3的火山采用了地震监测。近几十年来,每年会发生55~70次火山喷发(Simkin,1993)。火山的喷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一半以上都有地震监测设施。  相似文献   
59.
液化不可怕     
预想不久的将来,关东南部或东海地方有大地震发生,并对其灾害进行了预估。尽管预计届时由地基液化造成的结构物灾害会很大,但对液化引起的死亡数却预估为零。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60.
国际地震学     
引言 在众多学科中,地震学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共同努力而受益最多的一门学科。在地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就已经得到了认识。19世纪晚期仪器记录的出现使得合作的必要性更为明显,对于地震学家来说,以下两种途径的合作是必要的:在实践方面,交换在不同国家所取得的地震记录,来确定地震发生的可靠位置;另外,地震学家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和科研成果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