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743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8篇
  193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太平洋海底环境实验室主任E.Bernard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以西近海12月26日M9.0级地震随后的毁灭性海啸“据我们所知是第一次全球性的海啸。”  相似文献   
92.
名为WP-2的新井下地震观测站由ODP Leg191成功地布设在西北太平洋海盆的ODP1179E钻孔。为了研究地球构造,WP-2台站被安置在一个独特的点位。两套宽频带地震仪用水泥固定在玄武岩层内,通过ROV号潜艇来驱动系统并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ROV也用于回收初始数据。WP-2台站的地震噪声水平对地震观测而言是足够低的。  相似文献   
93.
北京市春夏季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了北京市2000年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样品5个,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约2500个。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期间,矿物尘是最主要的颗粒物种类,非沙尘期间,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主要检出矿物尘和含硫颗粒物。夏季随着颗粒物污染的加重,含硫颗粒物的数目百分数增加。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特征。重点讨论了Ca-S颗粒、K-S颗粒和Ca-K-S颗粒三类典型含硫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特征。数目可观的Ca-K-S颗粒以及其他硫酸盐颗粒的生成与相对湿度和云量等气象条件相关,这些颗粒物可能是云中过程的产物。减少SO2排放,减少含硫颗粒物,对于控制北京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莫桑比克、斯威士兰和南非政府于1999年建立了Lubombo空间发展计划(LSDI),用于促进国家边境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LSDI的目标是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预计五年达到如下目标:促进政府间多层次合作;提高国家在基础设施、旅游和农业的投资;建立稳定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95.
总结了近阶段一系列的多媒体用于检索各种为空间信息提供图形接口的方式。在20世纪 80年代这种方法导致产生了交互式的原型激光碟,用于评价媒体在信息发布上的有效性,随后提出并发展了地理挖掘概念。地理挖掘概念是  相似文献   
96.
“译编”序     
地震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都认识到,地震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使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到极大危害。无论是在深入研究地震过程理论方面,还是在创建地震危险性评定以及地震和地震灾害预测方法科学原理方面的合作,仍然是两国地震学者加强合作的基础。在过去16年期间,中、哈两国地震工作者们实施了大范围的地震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获取的新资料在敬请读者关注的专著中广泛地应用。作者致力于专著工作时,力求找到对下列问题的解答,即破坏性地震何地、何时和为什么发生?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全面…  相似文献   
97.
基于全球超导重力仪观测研究海潮和固体潮模型的适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国际地球动力学合作观测网络中20个台站22个高精度重力潮汐观测系列综合研究了目前使用的海潮和固体潮模型的适定性. 对原始观测数据实施仔细的预处理, 利用国际标准算法计算了潮汐重力参数. 基于负荷理论和不同全球海潮模型获得了8个主波的重力负荷矢量, 用二维平面插值技术获得了14个小波的负荷改正值. 顾及不同潮波振幅特征, 提出了计算台站平均观测残差和剩余残差矢量的“非等权均值法”, 分析了海潮负荷改正的有效性和振幅因子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 同时还讨论了仪器标定问题. 获得了经海潮负荷改正后全球各台站平均潮汐重力参数, 结果说明观测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小于0.3%, 最大仪器标定误差不超过0.5%. 另外文章还用地表重力实测数据证实了Mathews理论中相对于周日O1波而言, K1波相位滞后略呈正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此次地震的震级Mw=9.3(根据Stein和Okal以简正模式振幅修订,http://www.earth.northwestern.edu/people/seth/research/sumatra.html),是自1900年以来记录到的第二最大地震。它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以西100千米的近海处,  相似文献   
99.
在地球表面观测到的磁场并不具备稳态特征,而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毫秒(微脉动)一直到数百万年(地磁场倒转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等。周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变化与地球的外核起源有关,而当涉及更短一些的时标时,则往往借助于一种外来成因(如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00.
根据已发表的报告,卫星测高仪在过去只检测到一次波辐相当小的海洋中的海啸波(Okal et al,1999)。2004年12月海啸显著地改变了这种图象。这次事件是自1970年代开始进行卫星测高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事件。目前在轨道上的仪器可以相当高分辨率(海上5km范围平均几厘米)测量海面高度,不过仅能沿其轨道测量,不能提供事件的全景图象。而且它们也不可能安排在最佳位置在震源附近进行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