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63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莱州湾沿岸是中国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之一,受多次海侵海退事件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下含水系统。为探究其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比分析白浪河地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分区的水化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内陆的咸水主要由淡水/卤水混合形成,滨海的咸水主要由淡水/海水混合形成。现存卤水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淡水的混入,水岩相互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卤水的水化学组成。矿物饱和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分区的地下水体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岩盐均未达到饱和状态,石膏仅在卤水中达到饱和状态。从陆到海,地下水系统中发生的阳离子交换过程不同,淡水区和微咸水区浅层的地下水主要是水中的Ca2+与含水介质吸附的Na+交换,而其他分区的阳离子交换过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642.
维西—乔后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接壤地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研究其新构造活动特征对认识川滇块体构造格局和运动图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据野外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结果,重点阐述断裂北段的运动特征及其滑动速率。研究表明:白济讯、维西县城及扎你洛等地均发现晚更新世活动的地质证据,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迹象;该段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根据阶地扭曲、陡坎等测得其水平滑动速率为1.0~1.2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0.4 mm/a。  相似文献   
643.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在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隆重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国家测绘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与会的全体代表特别是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朋友们,表示诚挚地欢迎!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两岸四地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围绕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644.
太阳系原始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经的基础,评述了太阳星云的原始放射性核素丰度特征及解释此丰度特征的分子云自增丰模型,AGB星污染模型和散裂反应模型,阴石包体中前太阳矿物颗粒的同位素组成异常表明,前太阳颗粒只氏密度石墨,X型碳硅石可能来源于超新星爆发,而AGB星或红巨星被认为尖晶石和碳硅石的最可能的恒星来源,太阳系中比较特殊的氖和氙的同位素组成异常出现与超新星爆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5.
倾倒变形是小浪底库区基岩岸坡最基本的变形方式,它与陡倾角构造节理结构面的发育落切相关,构造应力与岩体自重应力的联合作用共同构成其形成机制,应用非弹性理论对倾斜变形机制进行的数值模拟,得出了与野外实测剖面非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6.
The seismogenic fault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Ning’er, Yunnan Province MS6.4 earthquake of June 3, 2007 a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surface fissures, sand blow and water eruption, landslide and collapse associated with the earthquake, incorporating with the data of geologic structure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for the earthquake area.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urface fissures reveals that the Banhai segment of the NW-trending Ning’er fault is dominated by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while the NNE-trending fault is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The seismo-geologic hazards are concentrated mainly within a 330°-extending zone of 13.5 km in length and 4 km in width. The major axis of the isoseismal is also oriented in 330° direction, and the major axis of the seismic intensity VIII area is 13.5 km long.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indicate that the NW-trending nodal plane of the Ning’er MS6.4 earthquake is dominated by right-lateral slip, while the NE-trending nodal plane is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lip. The preferred distribution orientation of the aftershocks of MS≥2 is 330°, and the focal depth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3~12 km, predominantly within 3~10 k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ftershock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zone of the seismo-geologic hazards. All the above-mentioned data indicate that the Banhai segment of the Ning’er fault is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is earthquake. Moreover,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Ning’er earthquake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active block theor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orthward pushing of the Indian plate has caused the eastward slipping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hich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southeastern-southernward squeezing of the southwest Yunnan region. As a result, the NW-trending fault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Ning’er area are dominated by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while the NE-trending faults are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This tectonic framework might be the main cause of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S6.0~6.9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647.
648.
649.
复杂地层金刚石钻进钻杆折断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杂地层金刚石钻进钻杆折断的一些规律并进行了定性分析;推导出了最大挠度处的最大弯矩公式及最大应力公式,找出了影响最大应力的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管材质量、加工工艺及钻进工艺等因素对钻杆折断的影响;提出了抑制钻杆折断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650.
疏散星团是探究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的良好示踪体,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之前关于疏散星团的研究中,仅有一小部分疏散星团有金属丰度参数,而且,金属丰度的测量,是基于不同质量的观测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收集了一个年龄大于2 Gyr的老年疏散星团样本,通过整理这些星团成员星的金属丰度数据,一方面,以星团NGC 2682为例,对比了不同光谱巡天项目给出的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系统差异;另一方面,计算了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平均值和中位值,作为该疏散星团的金属丰度推荐值.此外,还利用该样本探究了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早期银盘有着更加陡峭的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逐渐趋于平缓,为银盘化学演化模型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观测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