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云鹏水电站周边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10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42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0值。结果显示:云鹏水电站地区尾波的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90.2f0.94。该地区的Q0值比云南其它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要高,因此属于中等构造活动地区。云鹏水电站蓄水后弥勒台记录到的108个地震的尾波Q0值及分频Qc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表明水库蓄水对库区及其附近区域地下介质性质有所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近场区水位、气汞等前兆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地震前震中附近区域的前兆观测异常较为显著,2010年初异常开始出现,7月后异常数量显著增加,盈江5.8级地震前1个月前兆异常出现转折、异常数量开始减少;怒江断裂以西的震中附近地区异常以水位升高和气汞浓度增加为主,显示震区附近地区受到挤压,孔隙压力增加的应力状态;短临阶段异常由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特征可作为地点预测的参考依据.最后对近场异常从机理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3.
基于遥感探测的不同类型降水云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建军  赵小艳  黄勇 《气象科技》2010,38(5):588-593
降水云类型监测的手段主要有地基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空基的气象卫星,该文介绍了利用雷达和卫星对不同类型降水云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对国内外使用神经网络法、阈值法、小波分析等方法进行不同类型降水(对流性降水、层状云降水和混合云降水)云系/云团识别的研究结果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阈值法,并对两种监测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4.
利用ASTER数据反演南京城市地表温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针对ASTER数据的分裂窗算法,反演了南京城市地表温度,并用实际观测资料和同步的MODIS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STER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相差0.9℃,与MODIS数据的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基于ASTER数据反演的当日南京地表温度在23~56℃范围内,城市地表温度普遍高于35℃,市内公园地表温度略低,多位于30~35℃,长江水体温度低于30℃,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南京城市夏季白天存在明显"热岛效应",热岛强度的空间差异与南京城市发展、规划有关。  相似文献   
35.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异常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前震情跟踪过程中的显著异常,认为云南境内M≥6.5地震的长时间平静、M≥6地震的丛集活动以及M≥3地震月频次高值是震前云南地区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滇东北地区M≥5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2008年后3、4级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及2014年以来滇东北地区的高水位异常是判定滇东北地区存在M≥6地震的主要依据。在多个地震同时孕育的过程中,对判定哪个危险区先发震是困难的,但每次地震都有新的前兆异常出现,为成组地震连发过程中,新地震的识别提供了依据。云南地区3级地震月频次异常和前兆突变异常增多是鲁甸MS6.5地震短期阶段最显著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6.
两种模糊综合评判算法在气候舒适度评判中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宁省10个代表地区多年夏季温、湿、风月平均资料,对极大-极小和加权平均两种模糊综合评判算法的气候舒适度评判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模糊综合评判两种算法得出的评判结果相差较大;(2)各研究区用极大-极小算法计算得出的舒适情况一致,而用加权平均算法计算得到的舒适情况变幅较大;(3)除了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蚰岩和营口.其它各研究区中的内陆地区用极大-极小算法计算得到的夏季舒适比例低于加权平均算法计算得到的舒适比例,沿海地区相反.  相似文献   
37.
大面积降水分布的定量测量一直是气象和水文探测中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气象和水文部门都是依靠雨量计网测定区域降水量。当降水分布比较均匀时,这种方法能保证一定的精度。但是,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降水局地性很强,这时利用常规的雨量计网不能准确测定区域降  相似文献   
38.
本文采用云南测震台网的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3 658个地震事件的震源参数。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显示,余震分布存在两个优势方向,分别为近EW向和SES向,呈共轭型分布,近EW向条带展布长度为30 km,SES 向条带展布长度为20 km;震源深度的分布显示,地震序列总体表现为主震附近震源较深,沿近EW向和SES向逐渐变浅,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4—20 km范围内。截至2017年2月28日,鲁甸MS6.5地震震源区共发生(同一天发生的一组地震算一次)MS≥4.5强余震4次。重定位后的鲁甸4次强余震序列震中分布存在差异:201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两次强余震序列的展布特征与主震相同,而2016年和2017年另外两次强余震的后续余震仅分布在强余震的周边,与主震序列明显不同。综合重定位后余震序列分布、震源区地质调查资料以及前人研究认为,鲁甸地震的4次强余震序列是区域应力场和主震引发的震源区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201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的两次强余震序列主要受主震引发的震源区应力场的影响;而2016年和2017年两次强余震序列则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腾冲火山台网记录的2011 年1 ~ 12 月震相数据,采用Hypo2000、HypoDD 定位方法对2011 年盈江MS5. 8 地震序列的前震、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分布较定位前更为集中。前震活动主要沿大盈江断裂呈NE 走向分布。余震呈共轭分布:一支沿大盈江断裂呈NE 向分布,另一支沿垂直于大盈江断裂的隐伏错断呈SSE向分布。余震分布存在着稀疏段落,可能对应着前震主要破裂区域。  相似文献   
40.
依据公元886~2009年云南Ms≥5.0地震资料,分析云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认为:云南地区Ms≥5.0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其次为多震型;主余型与多震型地震散布于云南省各个地区,孤立型主要分布于东川、玉溪、盈江等地区.各小区域的地震震型特点为:滇西北地区与云南地区地震类型比例一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