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房地产有关的房产测绘、地籍测量、竣工测绘以及草地、林地等其他的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测绘已经成为了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和测绘企业关注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后的测绘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的测绘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完善的相关措施,以保证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测绘工作能够正常稳定的开展。  相似文献   
22.
从分粒级的角度研究大河河口颗粒有机碳的输送特征是深刻理解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于2011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盐度梯度下的表层悬浮颗粒物,采用水淘选方法对其按照水动力直径大小进行了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颗粒物的有机碳含量、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颗粒物比表面积等参数,讨论了不同粒级颗粒物上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随盐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大,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分级颗粒有机碳逐渐降低,颗粒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小于32μm的粒级。相对于长江干流,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含量偏低,可能归因于河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如细颗粒物絮凝——沉降、微生物分解等。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表明长江口分级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河流和三角洲输入,海洋来源贡献较小,三者的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40%、35%和25%。在河口盐度梯度的淡水端,不同粒级颗粒物上三角洲来源的有机碳比例均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加,而在咸水端,海源有机碳的贡献比例升高,尤其是在16-32μm粒级,最高达39%。32-63μm粒级的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mg/m~2,小于32μm的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均在0.4-1.0mg/m~2的范围之内,符合河流颗粒物的一般特点,同时也说明细颗粒物上的有机碳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不过相对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表明这些颗粒有机碳在沉降过程中或沉积之后还要经历进一步的再矿化分解,初步的估算表明,长江所输送的陆源有机碳约71%会在沉积过程中损失掉。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河河口不同粒级颗粒物在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深化对高浊度河口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
古岩溶洞穴型储层是一种后期改造形成的特殊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发育复杂,非均质性很强.开展洞穴型储层建模研究对该类储层的三维定量表征以及数值模拟、储量计算等后续工作有重要意义.在古岩溶洞穴型储层成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储层建模的几个关键环节开展了讨论,包括建模策略、模拟随机性控制方法以及数学方法等方面.并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储层为例进行了实践应用,在地貌分区、岩溶分带的地质框架下,以井孔数据为基础,优选能够反映洞穴发育概率的波阻抗反演信息及相干信息作为模拟的井间约束条件,选取具有趋势的同位协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整合多类信息建立了洞穴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区分块设置局部变差函数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魏明  王锐  潘振兴  曹立国  赵彬 《地质与勘探》2019,55(4):1092-1100
基于三维模型的矿床地质统计学研究,可以准确反应矿体的空间结构变化和品位的空间变化规律,在矿床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已有的钻探工程数据基础上,借助三维建模软件以地质统计学思维对澳大利亚某矿床铅锌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内在规律进行了揭示,通过对矿体铅锌品位在走向、倾向和厚度三个方向的理论变异函数的拟合,表明矿体呈明显的各向异性,在走向方向变程值较大,连续性较好,倾向方向次之。对矿体块体模型空间赋值,并进行投影分析,结果表明矿体沿走向向东矿化范围和强度均有扩大趋势,且在815800E线以东深部倾向方向铅锌品位逐渐增强,高品位矿化断续出现。因此矿区下一步勘查重点应该在矿体走向东部和815800E线以东的倾向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26.
天山造山带一直以来是研究盆山耦合作用的理想场所,深入理解这一地区的壳幔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9—2020年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固定台站、震后架设应急流动台站以及部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MS≥1.5地震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新疆天山中段精细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震源参数.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具有复杂的深浅构造关系,地壳浅部及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高速异常区对应于天山造山带,低速异常区对应于沉积盆地.研究区中东段中地壳和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低速区,与两侧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上地壳和中地壳低速区相连,且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双向均向新疆天山中段下方倾斜.结合前人诸多研究成果推测,在南北向构造挤压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双向向天山造山带壳幔岩石圈发生“层间插入与俯冲削减”.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显示,地震震源深度优势范围为0~25 km,主要沿断裂带、盆山结合部以及不同块体接触部位分布,且与壳内低速体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能为研究新疆天山中段...  相似文献   
27.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范围是一个理论范围,在实地很难直接勘界测量。通过测量水源地的水井和取水口位置坐标,套合卫星遥感影像图,提取保护区范围和界标的位置坐标,采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放样到实地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勘界、立标的工作效率,保证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28.
赵彬 《中国地名》2011,(8):46-47
自从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供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一年多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除了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景点依然吸引大量的游客之外,一些新形式、新类别的新景点名称也不断出现在媒体中。  相似文献   
29.
赵彬 《测绘通报》2011,(9):28-31
通过经历《中国地图学史》的整个出版过程,接触到大量地图资料和业务档案,发现地网史研究领域还有很多空白,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指出有待填补的几方面空白,并且从编辑、出版的角度出发,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地图史、地图学史这个“冷门”的研究领域中来,为地图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0.
从分级的角度认识大河三角洲前缘河口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对深刻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于2012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和浙闽沿岸共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水淘选的方法按照颗粒物水动力直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分级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稳定同位素、比表面积以及木质素等参数,并且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讨论了此区域不同粒级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特点。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在小粒级中含量较高,如8~16μm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均值为1.30%,而32~63μm粒级的均值为0.90%,但是大粒级有机碳对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最高(81.3%),这是因为大粒级的质量贡献占绝对优势(72.0%)。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沉积有机碳的贡献以海洋来源为主(平均为73%),土壤和维管植物也有一定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1%和6%)。在小粒级(8~16μm)中,土壤对于沉积有机碳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粒级,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比较容易富集在细颗粒上。木质素的参数,如C/V(0.04~0.32)和S/V(0.33~1.23),显示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草本和木本被子植物的混合,随着粒级的增大,草本被子植物的来源逐渐增多。浙闽沿岸分级沉积物的OC/SSA0.4mg/m2,而长江口的站位中OC/SSA0.4mg/m2,表明长江口沉积有机碳的保存效率比浙闽沿岸的高。木质素降解参数,如(Ad/Al)v、3,5-Bd/V和P/(S+V)随着粒级的增大逐渐降低,表明小粒级降解程度较高,而大粒级中降解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