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刊顾问编委陆培炎总工,在身患重病,住院治疗期间,仍心系着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与进步,除向《岩土力学》学报捐助人民币陆万元外,还向其它相关学报进行了捐款,令我全体办刊人员深受感动。感谢陆总以及关心、帮助和支持本刊的专家和学者,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关心、支持和厚受,并将尽心尽力地搞好学报的工作,为推动本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衷心地祝愿陆总身体早日康复!2001年元月感谢陆培炎总工捐助本刊6万元$《岩土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2.
旧话重提:“康山古油藏”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以往几十年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和油气勘探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也日渐提到了地质勘探学家、石油经济学家和管理决策层的面前。然而,中国海相地层油气勘探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存在种种难题和困惑,要实现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为此,本刊特开辟“讨论·探索”栏目,此栏目将围绕我国海相油气勘探中的难点、热点且存在不同认识、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各抒己见,深化认识;促进学术,推动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我们热忱地欢迎从事海相油气地质的专家学者们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3.
154.
GPS观测数据文件及其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GPS观测数据文件的结构和文件中数据的表示方法之后,详细论述了二进制文件转换方法、数据完整性和有效件检验的内容及解码输出文件的格式。最后,提出了作者在编写了多种接收机数据解码程序后得出的几点结论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5.
湖北京山中元古界打鼓石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兴斌  陈忆元 《地球科学》1991,16(5):489-495
  相似文献   
156.
云南腾冲热海热田的热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腾冲县热海热田是我国西南的一个重要高温水热对流系统。本文根据热田地质、地表显示、热泉水化学和同位素组分等资料,推断热储岩体是块状花岗岩体;对比多种地球化学温标认定热储温度为230℃;推算了热储内部未发生沸腾前的热储流体化学和同位素组分;讨论了热水和冷水的混合与稀释状况;发现地下沸腾带接近地表,肯定热田为一高温热水系统,从而有可能估算热储内部的压力。最后,对水岩平衡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57.
该译文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了简介,并介绍了几个以菱刈金矿为代表的浅成热液脉型金矿床的调查实例。探讨了与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蚀变作用与电阻率率异常的关系。该法对盲矿的探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8.
崔云昊  王根元 《地质论评》1990,36(6):550-557
河北省磁县盛产一种奇异的工艺美术石料——上水石,它是世界上罕见的现代淡水藓藻类构架灰岩的典型实例。本文概述了磁县构架灰岩的地理地质分布;应用多种现代手段,对其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14)C年龄确定生成时代为中全新世;并讨论了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59.
从地理空间分析的角度对李白的漫游轨迹以及诗歌中的地理空间进行研究,分析李白的行为空间与诗歌空间。研究表明:(1)李白行程数的积累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2)在政治行为空间内,李白的空间行为被放大。对于李白来说,政治行为空间对他的影响最大;(3)李白的诗歌风格很大部分在于他在漫游中建立的阔大的空间想象力以及他一生都在不停追求的政治愿望。  相似文献   
160.
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江  李海兵  司家亮  刘栋梁  王焕 《地质学报》2016,90(10):2567-2581
不同尺度研究表明,碳质主要以五种方式赋存于汶川地震断裂带中:1断层角砾内部、未受破坏的初始赋存状态;2断层泥中弥散状分布的棱角状碳质碎屑;3滑动面两侧碳质脉;4碎裂岩化碳质脉,其分支灌注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带裂隙;5地震主滑移面石墨晶体。碳质同位素δ~(13) C值范围为-26.6‰~-23.4‰,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碳质(不包括石墨)仅遭受不超过250℃或沸石至葡萄石-绿纤石相的变质作用,以及断层角砾中保留碳质沉积层理,均说明断裂带碳质来源于断裂带围岩,即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碳质不同赋存状态形成机制:1初始赋存状态是成岩作用的结果;2弥散状分布的棱角状碳质碎屑是断层活动机械破坏的结果;3碳质脉是断层滑移过程中,围岩碳质层(如煤线)被挤压进入断裂带,沿断层面形成的拖尾构造;4地震过程中,快速断层活动使碳质脉碎裂岩化,并挤压注入构造裂隙;5石墨则是低结晶度碳质受同震摩擦加热石墨化的结果。碳质揭示了汶川地震断裂带断层活动过程信息,尤其是与地震有关的信息:1同震滑移产生的摩擦热异常仅限于非常狭窄(mm级)的范围内,绝大多数断裂岩碳质并未记录到摩擦热影响;2显微构造特征表明低结晶度碳质本身并未起到弱化断层的作用,但经摩擦加热石墨化形成的石墨将导致断层强度显著降低;3汶川地震断裂带切割多层富含碳质的烃原岩,碳质富集现象和石墨弱化机制可能在近地表层位(深度10km)汶川地震断裂带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