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塑性梯度体元及应变局部化启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冰  李宁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8,29(6):1446-1450
利用代表性体元可较好地反映出并非理想连续均匀的岩土介质破坏前强度和变形行为。但当材料出现高的应变梯度(应变局部化)时,在体元上的应力、应变呈现高次非线性变化,代表性体元不能如实地反映出介质的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可包含局部化变形的研究基元--塑性梯度体元(Plasticity Gradient Volume Element) ,塑性应变在其内可用微分形式表达。该体元不但可反映介质的平均力学响应,而且可反映应变呈高次非线性变化时的影响。随着硬(软)化模量从正值变为负值,变形模式将由均匀变形模式变为局部化变形模式,这就是应变局部化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32.
扩展简化Bishop法的取矩中心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鲁渝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4,25(8):1239-1243
扩展简化Bishop法的提出,为非圆弧滑面安全系数的求解提供了一个简便的途径。然而,在建立滑体总体力矩平衡方程时选择不同的取矩中心会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法的应用推广。为此,针对不同类型的滑面(组合滑面、折线滑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取矩中心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确定取矩中心的原则。算例分析表明:无论哪种类型的滑面,只要选择合适的取矩中心扩展简化Bishop法便可得到与严格法(Morgenstern-price法)相当的计算精度,且该法数值计算简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水对三峡库区碎石土的弱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文平  时卫民  孔位学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5,26(11):1857-1861
通过筛分试验对三峡库区现场取得的碎石土确定平均级配,然后用代替法设计其试验级配。结合碎石土的特点,采用细粒土含量控制试样的含水量,在同一竖向压力下制样。通过对库区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含石量碎石土的剪切强度及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不同,碎石引起强度变化的临界含石量也不同;碎石含量不变时,c值随含水量变化幅度不大,但 值随含水量变化会有较大变化;碎石土从天然状态到饱和状态,内摩擦角依据碎石含量不同,可降3°~10°左右。为估计三峡库区蓄水后旱桥桥基与路基承载力的降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隧道围岩破坏模式的进化神经网络识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玮  杨明成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2,23(6):691-694
隧道围岩破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破坏模式的识别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辨识问题,采用一般方法很难得到好的解答。基于作者提出的免疫进化规划,并把它同神经网络(NN)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及权值同时进化的进化神经网络(ENN)模型,用于围岩破坏模式的识别研究,用一个试验算例证明了进化神经网络具有解决此问题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5.
滑坡治理中抗滑桩桩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单排桩、桩间距为4 m的抗滑桩在不同设桩位置加固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不同的桩位影响滑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桩位不同决定了是桩后土体还是桩前土体滑落。桩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加固后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必须大于设计要求的安全系数,否则就会出现桩端越顶破坏或桩前土体滑落。斜坡在同一稳定安全系数下,桩位不同时抗滑桩所受的滑坡推力、桩的内力(剪力、弯矩)和桩的挠度不同。抗滑桩位于斜坡中部时,桩身长度较长,推力和内力大,是不合理的桩位;但桩身挠度大,提供的桩前抗力也大。按常规方法与按有限元法计算桩前无土体的悬臂桩桩上推力是相近的。把桩视作埋入滑坡体中的梁单元,按有限元法算出的推力比较小,因为它已经充分考虑了桩前土体的抗力。  相似文献   
36.
王成  徐浩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10,31(Z2):260-264
针对近年来隧道近接建筑桩基的情况较多,且施工控制难度大和造价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计算了多种不同情况下桩基础与隧道相互影响的隧道安全系数,包括桩基距隧道水平距离的影响、桩基埋深的影响和桩基荷载的影响。总结并提出了有实际意义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计算表明,隧道近接桩基的临界距离为1倍洞径,当隧道与桩基水平距离大于1倍洞径时,桩基与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桩基荷载的变化对隧道安全系数有较大影响,荷载增大1倍,安全系数约减小1/4。结论为隧道近接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地震作用下无衬砌黄土隧道围岩结构安全系数的计算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程选生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11,32(3):761-766
为了得到无衬砌黄土隧道围岩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首先采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质量阻尼系数和刚度阻尼系数;其次,输入地震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模型顶点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后,采用静力分析模型,并考虑自重和左右边界上顶点水平位移最大时的侧向边界节点水平位移,通过不断折减围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即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直到计算不收敛为止,从而得到无衬砌黄土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数值算例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地震作用会使得围岩结构的安全系数降低,从而为以后黄土隧道围岩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安全系数的计算及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岩土损伤理论的流动势理论存在两个基本问题:(1)岩土材料是否存在流动势;(2)流动势可否分解为塑性势和损伤势,即塑性、损伤两种机制可否解耦,给出了流动势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加以严格证明,结合岩土的基本变形性质,证明了岩土不存在流动势。进一步考察流动势的解耦性,给出了流动势的塑性流动与损伤流动可解耦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进行了严格论证,结合土体的基本变形性质,证明了岩土塑性流动和损伤流动机制不可解耦,从而也为其他固体材料流动势的存在性和解耦性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39.
辛建平  唐晓松  郑颖人  张冬 《岩土力学》2015,36(4):1050-1056
为了得到土质边坡中微型抗滑桩的破坏机制及边坡的破坏模式,通过3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对单排与三排微型抗滑桩加固黏性土边坡进行了研究。在加载过程中进行了位移和桩体应变的测量,最后进行开挖观察桩体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三排微型桩具有良好的抗滑效果,其承载力较单排桩提高了51.5%,且允许滑体产生较大位移,有效延缓坡体垮塌,适用于应急抢修工程。边坡会在加桩位置向前产生弧形次生滑面,并与预设滑面贯通;对于三排桩,第3排桩前出现桩土脱空区,坡面产生纵向劈裂缝。桩体变形呈S形,发生弯曲变形引起张拉与压剪破坏,而不是岩质边坡中滑面处的受剪断裂破坏。桩身所受最大弯矩分布于滑面以上,对于三排桩,第1排所受弯矩最大,第3排其次,第2排最小。其研究结果对了解微型桩的抗滑和破坏机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0.
采用变量控制法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的定量关系,表明:弹性模量E随颗粒模量Ec、黏结模量 、平行黏结半径乘子 呈线性增长,随颗粒刚度比kn /ks、黏结刚度比 呈对数减小;泊松比则主要受kn /ks和 的影响,两者之间呈对数关系;颗粒键的黏结强度决定了材料的强度,室内材料黏聚力c和抗拉强度 主要受法向平行黏结强度 、平行黏结强度比 的影响,随 线性增长,随 对数减小;摩擦角 主要受颗粒摩擦系数u影响,两者呈对数关系。分析裂隙扩展特征,表明材料法向黏结强度 和切向黏结强度 的相对大小决定裂纹分布规律,随 增大,岩样的拉破坏区域减少,而压剪破坏区域增加,破坏面由剪切破坏向共轭破坏发展;材料的强度离散性越小,岩样破坏趋于集中,破坏面明显,强度均值标准差比值 >3.5为宜; 增加,宏观破坏形式向共轭破坏发展。细观参数的选取除了匹配强度参数,同时还需要考虑破坏形式的一致,考虑多参数相互影响,建立了宏细观参数之间的经验公式,对细观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并做了实例验证。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获得的峰值荷载、变形参数、剪切强度等数值接近,应力-应变演化规律相同,破坏形态一致,表明细观参数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