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考虑岩土体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时,不需要事先假定滑面的位置和形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在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方面仅考虑其弹塑性,而忽略了岩土体的流变性。流变是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很多边坡产生大变形乃至失稳都与岩土体流变具有一定关系。采用强度折减原理,分析了岩土体流变特性对边坡变形及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岩土材料的流变特性使强度折减时每点的变形值增大,对边坡稳定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2.
滑移线场理论中非特征线应力边界条件的解析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明成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1,22(4):395-398
给出了岩土材料滑移线场理论中非特征线应力边界条件的解析表达式,根据它,应用滑移线场的基本理论和应力特征线的基本性质,可以方便地构造滑移线网。  相似文献   
63.
由试验数据拟合重庆红粘土的屈服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瑶  王敬林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1,22(4):443-446,450
依据广义塑性力学原理,介绍了屈服面的物理意义。直接从三轴试验和真三轴试验的试验数据拟合重庆红粘土的屈服条件,给出了重庆红粘土的3个屈服面(体积屈服面、q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以及θσ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的数学表达式。结合数值算例,证明了提出的3个屈服面表达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4.
孔亮  郑颖人  姚仰平 《岩土力学》2003,24(3):349-354
按广义塑性力学原理,导出了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建立了相应的加卸载准则以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多种应力路径下土的本构响应的模拟,表明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呈现的非线性、滞回性与变形的积累性三方面主要特征,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简化Bishop法的扩展及其在非圆弧滑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张鲁渝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4,25(6):927-929,934
在众多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中,经典简化Bishop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此法只能求解圆弧滑面的安全系数。笔者提出了扩展简化Bishop法,它不仅保留了经典简化Bishop法精度高、易使用等优点,且能够计算非圆弧滑面的安全系数,是较为实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6.
岩质建筑边坡水平推力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岩质建筑边坡的破坏特点,假定边坡滑移面为直线的前提下,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斜边坡与二阶竖直边坡水平推力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般边坡水平推力计算的统一表达式,供用锚杆、锚索加固边坡设计时使参考.  相似文献   
67.
郑颖人 《岩土力学》1995,16(1):84-90
本文论述了当前岩土计算力学的一些发展动向,介绍了第八届岩土力学计算机方法与进展国际会议及国内一些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8.
桩基础双折减系数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天文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11,32(10):3148-3154
现行桩基础安全系数是对桩-土系统安全的总体性评价,尚不能明确桩侧剪移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模糊了基桩的力学特性。为此,基于不同的端阻力、桩侧阻力的发生机制以及占总承载力的比例不同,建立了桩端、桩侧地基两种安全储备系数( 、 ),通过强度折减法非线性有限元极限分析实现了客观评价桩端、桩侧阻力的安全性问题。建议了桩端安全储备系数-位移曲线( - 曲线)和桩侧安全储备系数-位移曲线( - 曲线)的拐点、桩端安全储备系数-桩端阻力曲线( - )和桩侧安全储备系数-桩侧阻力曲线( - 曲线)的拐点V型尖点的前一折减系数分别为当前桩顶荷载条件下基桩的桩端阻力安全储备系数 和桩侧阻力安全储备系数 。分析表明,地基材料的强度参数(c、 )接近于实际情况时,双折减系数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接近于静载荷试验、荷载增量法和单折减系数法的计算结果,且 - 曲线拐点、 - 曲线拐点、 - 曲线V型尖点、 - 曲线V型尖点等物理意义较明确,计算的桩-土系统安全储备系数F接近于单一折减系数法确定的安全储备系数,双安全储备系数 、 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一种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硬化剪胀土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建立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0,21(4):360-362,366
分析弹塑性模型的特点之后,提出了一种以塑性功w^p和塑性剪应为εs^p作为硬化参量的双屈服面模型,它可以较好地反映硬化剪胀土的变形。模型符合广义塑性力学,可能方便地用于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70.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0,21(2):188-192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 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 ,也适用于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