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谢窦克  郭坤一 《地球学报》1984,6(3):167-178
<正> 大别山地区北西西—东西向古构造边界的研究,是在李春昱先生的热情指导和支持下进行的,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充分地证明了在晋宁旋回期间,这里曾发生古华夏大洋板块向北的俯冲并消减到古中朝大陆板块之下,在大别山地区形成一条缝合线。在这条构造线上,有发育较好的蛇绿杂岩,成线型分布。它的南侧有蓝闪片岩相、榴辉岩相低温高压变质杂岩带。地球物理资料证明该区为一“阻隔”带。  相似文献   
52.
欧亚大陆东南缘大陆地壳基底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3.
黄辉  郭坤一 《福建地质》1993,12(1):48-67
闽东南沿海变质带实际上是由平潭—东山褶皱带和长乐—南澳断裂带所组成,前者是复杂的基底褶皱带,后者是大型的脆-韧性剪切带,它大体上是前者的西界。褶皱带的褶皱样式反映岩石在变质与变形时处于强塑性压扁及流变的机制。微观构造研究进一步获得变质构造岩在固态流变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区域变质作用的温度为540—600℃,压力2400—3600Mpa。变质作用的高峰期约距今170Ma。  相似文献   
54.
宁芜地区产有与中基性陆相火山岩有关的"玢岩型铁矿"和多个铜金多金属矿床(点)。通过选取的4个典型矿床,讨论该类矿床(点)的成矿作用、勘查方法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总结该类矿床(点)勘查方法的组合与流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地质找矿标志。建立了宁芜北部深部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型,为下一步选择找矿靶区和成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丁道贵等,1996;汪玉珍等,1987),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结合部位,中生代以来是特提斯构造与欧亚板块构造南缘的结合部,是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研究区成矿条件优越,是斑岩型、层控型、块状硫化物型以及砂页岩型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床的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56.
塔里木西南缘(西昆仑北带)发育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辉绿岩侵入青白口系而被南华系超覆,玄武岩发育在南华系下部。初步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辉绿岩及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解背景,来自EMI型地幔源区。结合对本区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的确定以及新元古代815Ma左右的A型片麻状花岗岩的发现,表明新元古代玄武岩喷发、辉绿岩岩墙侵入等是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员在新元古代发生裂解的岩浆事件,我们推测超大陆裂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7.
为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准确预测,结合重要性指标筛选以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权重值进行研究,并进行排序。通过筛选重要性指标,选定其中具有突出影响的指标。结果表明,对此造成影响的因素权重分别为地质构造、地应力、瓦斯压力、放散初速度。未经筛选的BP神经网络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44%,而通过筛选后选定的指标,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2%,训练速度、精度优于未经筛选指标的预测。可为防突措施的奠定理论基础,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8.
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进行了4次调查采样。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7种(不包括原生动物),以轮虫种类为主(42种),其丰度与生物量均占据较大优势。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夏季最高(4412ind./L),冬季最低(831ind./L)。季节间的物种更替率大于59%,但优势种种类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优势种共8种,均为轮虫,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uns calyciflorus)、针簇多枝轮虫(Polyarthra trigla Ehrenberg)是四个季节均出现的优势种,P.trigla Ehrenberg的优势度与出现频率均是各个季节的最大值,各季节这两种优势种的丰度和在总丰度的占比均超过59.13%。依据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评价长湖水体处于中度污染,肥度指数评价长湖处于富营养状态。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冗余分析的结果显示:水温是影响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浮游植物表征含量chl a也是影响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总氮、总磷通过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间接地影响浮游动物的组成;能耐受较高p H的B.calyciflorus在长湖碱性水体中有较好的适应性;夏季马洪台区较低的溶解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轮虫的生长,总悬浮物通过降低溶解氧对浮游动物产生间接作用;化学需氧量对P.trigla Ehrenberg、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等耐污种的影响较大,并对浮游动物的丰度产生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9.
系统地报道了江山-绍兴拼合带平水地区的高Mg闪长岩、富Nb玄武玢岩、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年代学及部分样品的Hf同位素组成.高Mg闪长岩类似于埃达克型高镁安山岩,以高Mg#(〉60)、富Na、富含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及具有较高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7.0~7.7)为特征.富Nb玄武玢岩相对富Na(Na2O/K2O〉6),同时具有较高的P2O5(~1.00%)和TiO2(~3.08%),并富集Nb(9.53~10.27μg·g-1)等高场强元素,其Nd同位素组成(εNd(t)=6.8~8.0)基本与高Mg闪长岩一致,表现出典型富Nb玄武岩的特点.斜长花岗岩属准铝质(A/CNK=0.84~0.89),高度富Na贫K(Na2O/K2O〉10),但重稀土与高场强元素(Nb,Ta)的亏损,暗示其属于“SSZ”型大洋斜长花岗岩类.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显示,高Mg闪长岩、富Nb玄武玢岩、斜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932±7),(916±6)和(902±5)Ma,都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斜长花岗岩具极高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介于11.0~16.2之间,能较好地对应其Nd同位素组成(εNd(t)=7.5~8.4),远超过一般壳源花岗岩的Nd-Hf同位素体系,而与典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同位素组成一致,分析表明,其成因更有可能是在活动陆缘环境下,来自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综上所述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很有可能是夹于扬子-华夏两大板块之间的洋壳形成的板片窗环境,生成了新元古代早期江绍拼合带平水段的特殊岛弧岩浆活动,板片窗下部的软流圈上涌则可能提供了重要的热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60.
为查明鄂西页岩气勘查区域地层层序、地质参数,揭示地层含油气性特征,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湖北省建始县部署了一口大口径页岩气地质调查井——鄂建地4井,完钻井深2026 m。针对卵砾石层、承压水层、致斜地层等复杂地层难钻进和坍塌掉块等井下复杂频现难题,通过钻头优选、钻具组合优化、多类型钻井液体系配制等措施,形成了卵砾石层优快钻进和防斜复合钻进技术;针对涌漏并存,从通井、下套管、固井施工工艺等方面细化技术措施,实现了“穿鞋戴帽”固井,为后续油气开发、井筒完整性等创造了有利条件。该井形成的系列技术方法可为鄂西地区未来油气钻井施工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