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5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三流辐射传输模型研究了极区高太阳天顶角和不同直射辐射占比下水下漫射衰减系数的剖面变化.本文首先利用2009年9~10月波弗特海18个辐射观测数据验证了三流辐射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统计显示,在无海冰影响下,辐射传输模型获得的490nm下行辐照度(Ed(490))和漫射衰减系数(Kd(490))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04%和9.88%.而在海冰包围的站点,由于冰遮挡造成辐射观测数据偏小,模型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15.89%和15.55%.其次,在不同叶绿素浓度与不同直射辐射占比环境下的模拟显示,在表层30m以浅,高太阳天顶角对Kd(490)影响较大. 30m以深Kd(490)受光场(包括太阳天顶角和直射辐射占比)影响较小,与固有光学量(吸收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满足线性关系.对比发现表层Kd(490)在高太阳天顶角下与50m以深的水体一致,意味着高太阳天顶角下(大于60°),表层漫射衰减系数亦可认为是固有光学参数.计算发现在叶绿素浓度大于0.05mg m-3...  相似文献   
22.
以南海东北部陆架坡折海域为例,探讨了浅海(水深<200m)和开阔海区(水深>200m)跃层在陆架坡折海域的水平衔接问题。对多组实测CTD断面水温、盐度和声速跃层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基本可不考虑陆架坡折海域跃层的水平衔接问题;夏季和秋季陆架坡折海域温、盐、声速跃层判据可分别取0.1℃.m-1、0.02m-1和0.30s-1,来保证跃层的水平连续分布。此外,在可能的内潮存在情况下,为保证跃层水平分布的连续性,可统一取开阔海区的跃层判据。  相似文献   
23.
台湾海峡表层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SeaWiFS海洋水色卫星提供的叶绿素资料,给出了台湾海峡表层叶绿素含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完整图像.台湾海峡表层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海峡北部呈显著的春、秋“双峰”分布,而海峡南部则以夏、秋“双峰”结构为主.叶绿素含量高值主要位于福建省近岸海域,海峡西侧高于海峡东侧.此外,叶绿素含量的分布存在两个局地高值区,一个位于台湾浅滩附近,另一个位于台湾岛西北淡水河口以外海域.福建省近岸海域及台湾岛西北淡水河口附近的叶绿素含量高值区与地表径流携带较多的营养物质入海密切相关;而台湾浅滩附近的叶绿素含量高值受季节变异的海洋锋调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台湾海峡区域平均的叶绿素含量不仅具有周期约81 d和101 d的季节内振荡信号,还具有与ENSO指数呈显著负相关(-0.28)的周期约3 a的年际振荡信号.此外,台湾海峡区域平均的叶绿素含量具有逐年递增的长期演化趋势,速率达0.036 mg/(m3.a).  相似文献   
24.
将四维LOESS(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插值法应用至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在考虑了研究海域海底地形和岸界对分析结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和时间拟合函数,有效地解决了调查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通过与气候态WOD01数据及卫星遥感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四维LOESS插值法不仅能够较好地再现研究海域的水文要素整体分布特征,而且对于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中尺度现象(如夏季浅滩附近的局地低温、东山外海上升流等)也有较好的分辨能力.总的来说,四维LOESS插值法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应用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5.
台湾海峡水文特征研究概述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肖晖  郭小钢  吴日升 《台湾海峡》2002,21(1):126-138
本文对近50a来台湾海峡海洋水文特征研究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近20a台湾海峡水温、盐度、海流、水团、跃层、海洋锋等调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