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朝鲜半岛及黄海板内4次中强度浅震,求出它们的震源机制、震源深度、震源时间函数及地震矩。结是要发现,用短周期合成地震图与观测结果对比求得的震源深度是很浅的,在6-9km之间。为了测定震源机制、震源时间函数及地震矩,我们根据GDSN资料反演了远震长周期P与SH波。反演虽仅依据少数远震体波作出,但矩张量的辐射图形与在近震及远震距离上观测到的大多数P波初动方向一致。相对振幅及波形在观测结果与合成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2006年5月至2013年4月COSMIC干温廓线数据,提取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重力波势能,以此研究了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势能的分布频率模型和大气重力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与高原地形、风速和高原大陆热辐射之间的相关性.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重力波势能的分布频率服从对数生长分布;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重力波在16~18km和28~31km高度较活跃,而在20~26km高度较平静;高原大陆边缘各季节重力波活动均较活跃,而高原大陆上空大气重力波活动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其在冬春季节较活跃,在夏秋季节较平静;2010年冬季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异常平静;各季节整个高原上空大气重力波活跃度有随大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高原上低层大气重力波向高层传播会发生耗散作用.地形与风速是影响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的重要因素.地形主要影响平流层底部的重力波活动;纬向风比经向风对该地区平流层大气重力波活动的影响大,纬向风总体上会促进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青藏高原大陆热辐射对高原大气的加热作用是导致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呈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新疆阿尔金长沙沟一带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笔者首次解体出了奥陶纪辉长岩。采用高精度SHRIMP锆石U-Pb测年法获得了其206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44.9±3.4)Ma(n=9,MSWD=1.83),可能代表了南阿尔金洋盆封闭后的一次岩浆事件。对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辉长岩分异指数DI=35.26~44.76,固结指数SI=20.24~31.43,反映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较低;里特曼指数σ=3.26~9.49,A/CNK=0.75~0.82,属准铝质钙碱碱性系列;稀土总量较高,∑REE=237.39×10-6~329.26×10-6,(La/Yb)N=6.14~8.55,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REE配分曲线向右缓倾,Eu负异常不明显;Ba、Hf、Rb、Th、U含量明显偏高;Rb/Sr=0.04~0.47,明显低于陆壳平均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R1-R2图解指示:该套辉长岩应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碰撞后的抬升阶段,主要受阿尔金南深大断裂控制,为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幔源型侵入岩,可能为南阿尔金洋盆封闭后最近的一次伸展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