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в??????????????????????????????????????????????LIAE1D???????1??????????????????|2?????ù????????????????????÷?????????????Ч????????????????????????????????????  相似文献   
142.
振动成孔高压喷射注浆成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研究成功的振动成孔高压喷射注浆成墙技术的概况,设备配置及DJ-60型振孔高喷机,施工工艺和工程应用情况,并对其技术性,经济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3.
展望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设备性能、技术系统、台网密度正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如何利用这些监测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提取有用的地震前兆信息、提升地震速报能力、扩展烈度速报功能是地震监测台网为地震预报和地震应急服务的重点;整合台网资源,构筑统一标准、多用途的地震监测网络是建设公共安全服务技术平台的前提;工程、海洋、气象、环保等是地震监测资源的主要服务领域。因此,开发监测资源,加强自主创新,构筑技术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是未来地震监测台网为社会和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4.
多事件定位法联合解决了震群中地震事件震源参数(震源和发震时刻)和台站记录到的地震事件的走时校正。本文阐述了基于网格搜寻技术的新的多事件定位方法。这个算法(称为GMEL)是比较早的单事件定位算法(GSEL)的拓展并且是基于定位问题中的最大似然公式表示。通过对使用线性反演(Geiger)方法的地方使用网格搜寻和根部查找技术,使GMEL适应拾取误差的非高斯模型和高斯模型,而且可以处理像预先理想定位事件的地面真实位置水平这样的先验约束。我们描述了这个算法,并报告了我们取得的成果,即在对多事件定位时,拓展了蒙特卡罗技术来计算事件定位的置信区间,通常它被用在GSEL方法中。这个扩展将会产生置信区间,它们量化了对震相拾取和估计台站校正的不确定性两方面在定位误差上的影响,也就是校准(或模拟)误差。我们比较了GMEL法和4个其他多事件定位法:震源分解法(HDC)、双差法(DD)、累进(progressive)多事件定位法(PMEL)和联合震源确定法(JHD),给出了检验的初步结果。这个检验应用到了1999年伊兹米特/迪斯杰地震序列的两个毗邻震群上,Engdahl和Bergman(2001)已经用震源分解法进行过分析。我们正在独立地将其他方法应用到他们使用的数据上,力图提高我们对于这些方法间存在的相似和不同以及通常多事件定位方法效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5.
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在总结了美、日等国家和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基于实时或近实时强震台网的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及计算机软件编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6.
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是华南大陆两个重要的成矿带,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陆内造山时期.地质研究表明,基底和地表断裂的特征对成矿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上地壳结构特征对成矿差异性特征的认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基于跨越钦杭、武夷山成矿带江西万载至福建惠安的NW-SE向深地震测深剖面初至波数据,利用有限差分走时反演方法,获得了钦杭、武夷山成矿带8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其主要特征为:(1)钦杭、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横向非均匀特征明显,以5.8 km·s-1速度等值线作为基底参考面,发现剖面基底埋深较浅,约1.0~3.0 km;钦杭成矿带的基底埋深总体小于武夷山成矿带,分别为0.5~2.0 km和1.5~3.0 km;(2)P波高速区(速度正异常区)与地表出露的岩浆岩对应较一致,P波低速区(速度负异常区)与主要的断裂位置或沉积盆地对应较一致,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浦断裂下方的低速特征显示两条断裂至少向深部延伸8 km以上,暗示两条断裂具备深大断裂的性质,推测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可能是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的边界;(3)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我们推测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的不同,反映了深部岩浆作用过程的差异,基底深度及断裂性质是造成两个成矿带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7.
邱毅  金星  李军  朱耿青  邵平荣  徐嘉隽 《地震》2014,34(2):65-73
震后快速得到地震矩张量, 可以更好地为烈度速报、 应急救援和震后趋势判定等服务。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现状, 对Dreger的矩张量反演方法进行改进。 结合区域地震速报系统, 将系统触发、 地震相关信息与地震波形记录获取、 矩张量反演计算和最佳解挑选等过程实现自动化, 建立了地震矩张量快速自动反演系统。 将该系统在线运行于福建地震台网, 实现了对闽台地区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在线快速自动反演。 将反演结果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结果对比,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8.
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福建地区已开展的深地震测深(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深地震反射、宽频地震观测及地震层析成像工作概况,综合论述了上述四种研究方法在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探测,如莫霍面深度及其变化、P波速度结构、低速层分布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9.
快速确定断层破裂特征是烈度速报的一项重要技术,断层破裂特征可为烈度速报提供震源模型,提升烈度速报准确性。通过汶川地震加速度记录,提出一种快速计算震源破裂参数的方法。 假定断层为线源模型,以一定间距将断层离散化为若干子源,以震中为不动点,通过旋转获得所有断层可能的走向,通过每次移动一个子源,获得断层所有可能的破裂方式,将二者结合即可给出断层所有可能的空间分布;计算每种断层空间分布与每个台站的断层距,利用加速度记录峰值和断层距统计回归衰减关系,分析每个衰减关系的拟合残差,残差最小拟合效果最好的衰减关系所对应断层参数,能够对该次地震的地震动场有最合理的解释,也最有可能是实际地震中的断层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根据地震仪的原理和作者提出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的递归公式,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地面位移和地面加速度等问题,从时域上提出了一套实时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动参数的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