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自海城地震以来,辽宁地震防灾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面将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几方面阐述四十年的防震减灾历程。  相似文献   
32.
自海城地震以来,辽宁地震防灾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面将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几方面阐述四十年的防震减灾历程。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历史地震文献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将1855年5坯地震和1856年5场级地震的震中定在金州城区不太合理,应该定在金州城西北海域的金州湾一带。  相似文献   
3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辽宁省锦凌水库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锦凌水库今后有可能发生3.5级地震,即使发生地震,其烈度也不会超过库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5.
本文应用断层泥石英颗粒的微观形貌分析资料研究了海城震区5条断裂的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城震区的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在第四纪期间有过活动,断裂最晚的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后期.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沈阳市深、浅部构造资料的分析发现,地表NE向断裂十分发育,它们控制了断隆与断凹的形成与发展.在地下7km以上为基岩隆起和凹陷区,与地表构造一致,深部18~20km以上有12条面状铲形正断层,在下地壳有2条深断裂发育.与地表王钢堡-新城子断裂、永乐-清水台断裂相对应的深部F3断裂和F6断裂由于其切割深、活动新,可能是关涉沈阳市地震活动的构造.  相似文献   
37.
大石头- 宋三台断裂是一条穿过鞍山市区的隐伏构造,通过电法、人工浅层地震和地质雷达等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实地调查认为,该断裂从市区东南的腾家房身进入鞍山市,大体沿310°~320°方向延伸,经交通技校、铁西九道街、宋三台直至下辽河平原边缘。断裂在市区延伸长度约12-5km ,宽几十厘米至几十米,垂直断距几米至10 余米。该断裂结构复杂,产状多变,形态多样。时而表现为单条断裂,时而出现2 ~4 条相互平行的断裂组,其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不是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38.
1999年11月29日在辽宁海城岫岩交界处发生了5.6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震中烈度达到了Ⅶ度,本文阐述了这次地震的宏观地震参数,烈度划分标度,烈度分布及震害特点等内容,与一般的5.5级左右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特点是,震害偏重,震害分布不均匀,地震波的频谱效应从震害现象得到明显反映。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和地震科学研究等几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辽宁地震科技工作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0.
继海震5.6级地震以后,于2000年元月12日灾海城、岫岩交界处发生了5.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度。本文就这次地震的特点和震灾损失作了阐述,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为2651.8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