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岩浆侵入作用可以引发水- 岩反应和多种形式的变质作用和金属富集,当侵入至富含有机质的泥质围岩时,其热效
应不仅会造成热接触变质、改变围岩的成岩作用,还会促进围岩中烃源岩的生烃作用。热传输模型研究是定量- 半定量考
察岩浆侵入体及其围岩热演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选取粤东典型的花岗岩- 泥岩接触带剖面,在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维热传输模型分析。模拟结果与地质基本一致,发现岩浆侵入能够显著提高接触带围岩和上覆围岩的
地温,其中侧向传输的范围有限,根据多个规模不等的花岗岩岩体热传输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小型侵入体的热影响范围与
其侵入体规模正相关,但对于大型侵入体而言,其侧向影响范围一般在2.5 km 左右。本文研究成果对认识与岩浆活动有关
的成矿作用和油气成藏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是结构面统计与建模的基础。实践中以主控要素作指标、以最优划法为依据,更易获客观真实划分结果。针对国内核废料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岩体结构面,开展了测窗范围截取、取样偏差及块网变异修正前处理,编程实现了多种方法下的均质区划分,初步探究各法在北山的判别力、适用性、局限性。结果表明:针对北山预选区而言,关联系数法和Mahtab法适用性较弱,Miller法最强;而Miller法中又以“34格大面积块”的划分效果最佳。将此最优划法应用至北山芨芨槽块段,希望能给结构面网络建模及后续渗流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夏季雷电严重威胁地震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在此提出一种利用短信指令切断引雷途径的避雷方法.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设计出基于短信、简便可行的遥控避雷系统,从而提高仪器的连续运转率.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CO2通量和水汽通量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天气条件下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30 min净CO2交换量(NEE)与水汽通量间均显示了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30 min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与水汽通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阴天水汽通量参与生态系统净CO2交换和生态系统总碳吸收的比例最高。月均30 min NEE与水汽通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R2=0.71,P<0.0001)。从植物返青期、生长期至枯草期,月均30 min的GEP与水汽通量不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001),且在生长期和枯黄期阶段表现出极显著一元二次多项式关系(P<0.0001)。在日尺度上,NEE日总量与日蒸散量呈极显著一元二次多项式负相关关系(R2=0.58,P<0.0001);GEP日总量与日蒸散量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R2=0.42,P<0.0001)。在月尺度上,NEE月总量与月蒸散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R2=0.60,P<0.0001),两者还表现为极显著一元二次多项式负相关关系(R2=0.63,P<0.0001)。GEP月总量与月蒸散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1,P<0.0001),且表现出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R2=0.64,P<0.0001)。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地震速报时间误差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分析时间获取的途径和原理,通过C++提供的 SOCKET 套接字及其函数,结合地震数据采集器协议,提供实例方案,最终达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6.
为统一城市地下空间在规划开发过程中的分层标准,文中统计了国内外主要城市的地下分层情况和相关规范要求,并分别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城市地下分层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分布,该因素决定了地下空间开发的难度和成本;社会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规模、区位条件和地方政策法规,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决定了地下空间的需求量。结果表明,区域的开发需求量和开发难度决定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进而影响到地下空间的分层。多数城市常以15 m、30 m为界将地下空间划分为浅层、次浅层、深层;浅层地下空间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宜分区域进行分层,陡坡处宜沿着与地面垂直方向进行分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地下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对后续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活断层对城市建设的影响长期以来受到科研人员与城市建设者的重视。活断层避让距离的确定直接影响活动断裂地区建筑物的选址。伴随着中国地下空间开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活动断裂地区的地下建筑选址问题应运而生。以隐伏活动正断层为例,综合考虑地下建筑震害影响、隐伏活动正断层地区地质背景、断裂活动性以及发震破坏特征,对活断层地区地下建筑的避让问题开展研究。研究表明:地下建筑受活断层发震的影响比地面建筑小,但断裂发震的影响依然需要重视;隐伏正断层破坏范围受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控制,地下建筑避让距离的划定需以断层变形带的边界为起点进行;结合渭河断裂咸阳段的地质背景与断裂活动特点,确定断层上、下盘的避让距离分别为30 m和15 m,得出渭河断裂咸阳段地下30 m以浅限建带的宽度为140 m。  相似文献   
108.
土体内在结构对热导率计算模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得到适用于土体的热导率模型,利用软件将土样扫描电镜图片(反映土体的真实结构)二值化,采用瞬态传热分析方法对土体进行二维传热分析,通过ANSYS模拟土体并分析得出土体热导率。并且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误差较小,说明该方法能较精确地得到土体热导率,为土体热导率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粉砂、粉土及粉质粘土的热导率进行研究,发现土体热导率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粉砂热导率的减小速率最大,其次为粉土,最小为粉质粘土。  相似文献   
109.
2001年5~11月,在大别造山带西段的新县、红安地区(31 °20~3°50′N,114°30′-115°E)架设了宽频带数字地震流动台阵.采用接收函数方法对台阵记录的高质量远震P波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大别造山带西段的S波速度剖面和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整体上较薄,约为32~38km,莫霍面自南向北倾斜.在台阵北缘对应桐城一桐柏剪切带处,莫霍面发生错断,断距达到4-6km,显示桐城.桐柏剪切带为早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古缝合带的南界.在上地幔顶部存在向北倾斜东西向延伸的s波低速带,显示出大别山造山带与毗邻华北块体之间的拼合关系.在台阵南部下地壳底部存在高速体,这可能和拆沉作用以后,发生大规模拉张作用相伴随的幔源基性岩浆在下地壳下部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南京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对策,以便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力争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