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选取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县发生的M7.4地震的大武地震台实测加速度及课题组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的野马滩大桥处的加速度,并将二者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给出的“双参调整”设计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地震波观测值和模拟值对当地抗震设防结构的影响程度应视结构形式而定.然后将两条地震波分别输入到某11层剪力墙结构,用PKPM的SATWE模块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下的线弹性分析,并用PUSH模块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该剪力墙结构在两地区不同地震波作用时,均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其抗震性能目标达到C级.结论可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及震后应急响应提供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通常认为,成层介质中P波和SV波互相转化、耦合交织而不可以解耦得到单独的P和SV波入射场.针对钻井台阵的两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根据反向方位角将两水平分量分解为径向水平分量和横向水平分量,假设横向水平分量由SH波系组成,竖向分量和径向分水平量由P-SV波系组成.本文提出在频域内解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并结合遗传算法-单纯形法混合优化策略,对P-SV耦合场包括SH波系进行了联合剥离反演,最终得到了基岩斜入射P、SV和SH波.最后,通过场地条件差别较大的另一附近钻井台站的联合反演结果,初步验证了其合理性.该项研究对于断层特征和震相特性研究、近地表“软”基岩或土层介质参数研究、场地效应的细致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3.
湖南中强地震活动地区Ⅱ类场地放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大量实际钻孔和土工实验资料,建立了实际工程场地模型,在50年超越概率为63%、10%、2%共3种地震动输入下,采用SHAKE91和ELSSRA两种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了湖南省Ⅱ类场地土层的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为1.30,若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认定的1.25系数,将低估湖南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场地放大效应.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63%、10%、2%这3个设定水准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满足1.10:1.00:0.95的关系.这些结果有益于为湖南省提供更为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24.
求解加速度反应的显式积分格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波动显式有限元分析多以位移或速度作为输入,而加速度记录更直接地保留了地震动的原始信息。为此,本文发展了一种直接以地震加速度作为输入的显式算法,该算法以中心差分和New-m ark-β法结合,并通过平衡方程约简得到。以水塔及框架结构为例,与现有振型分解联合Duham el积分方法、Newm ark-β隐式解法及五种显式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与文献[3]的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前提下,得到与振型分解联合Duham el积分方法、Newm ark-β隐式解法相吻合的加速度反应。  相似文献   
25.
针对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方法面临的场地分类物理含义不明确,各类场地的界限容易引起设计地震动参数发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解决建议。针对场地分类物理含义不明确的问题,在现行场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对场地进行分层次分类:第一层次与现行的分类相一致,以场地基本周期为基础,根据覆盖层厚度进行分类;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分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场地软硬程度,根据等效剪切波速进行亚分类。根据目前对厚软场地地震灾害及地震动特性的研究,并结合大量长周期建筑结构的经济建设发展现状,对场地分类进行了扩展,由原来的四大类扩展到五大类,同时明确各分类界限,尤其是Ⅱ,Ⅲ和Ⅳ类场地的界限由原来的开放式进行有限化,有效地避免了由场地分类导致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发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选取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县MJ7.3 (MW7.0)地震近场区域内K-net地震台网的47个强震台站所记录的加速度数据,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分析此次地震主要的工程地震参数并给出了各工程参数的空间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如下:① 地震动时程的基本频谱的模拟结果较好,尤其是1—15 Hz的高频段内;② 在震源距小于50 km范围内,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强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拟合较好,二者在近场区域均以椭圆形向周围扩散衰减,且阿里亚斯强度的模拟值整体大于观测值;③ 卓越周期拟合整体较好,但在局部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模拟结果难以表征场地环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7.
在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期间,日本尼崎、高砂和南光3处钻孔场地的地表台站分别观测到了507cm/s2以上、187cm/s2和126cm/s2的水平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的强运动。利用对强弱地震动的互相关和频谱比的分析,我们给出了除南光之外在尼崎、高砂两处强地震动期间土壤非线性响应的定性证据。我们通过对剪切波速和与频率相关的阻尼因子的反演来评估土壤的非线性。反演得到砾石土的剪切模量比的应变依赖性比粘性土的要大,这与实验室试验结果一致。剪应变在10-4~10-3之间时,反演得到的尼崎、高砂两处砾石土和粘性土的剪切模量比的应变依赖性,分别同砾石土和粘性土实验室试验结果的经验关系相一致。这些结果支持了在砾石土和粘性土场地利用实验室试验所得剪切模量比来模拟强地震动。在尼崎,由主震反演得到的砾石土的阻尼因子在3个场地之中是最大的,但是阻尼因子的应变依赖性不如剪切模量比的应变依赖性那样显著。阻尼因子的应变依赖性不太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散射衰减在低应变范围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所致。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土壤地震响应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水平土层中垂直入射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不同强度的噪声状剪切地震波和单色地震波作为输入信号。土壤行为由非线性滞后模型来描述。为了提取和研究地面响应的非线性成分,采用了非线性识别系统和地表振动的高阶谱分析方法。甚至对于弱输入信号,模拟的土壤响应也含有显著的非线性成分。由于组合频谐波的产生和发展,输入信号强度的增大会导致传播信号进一步失真。结果表明:奇数类型的非线性在土壤中最典型,比如第立方阶和第五阶非线性,会使输入信号的主频产生第3阶和第5阶的更高阶谐波。偶数阶类型的非线性,如第2阶、第4阶和第6阶,与振动的不对称性或者偏斜度有关(即地表的准静态形变),通常情况下很微弱,但某些土壤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可用显著的偶数部分的函数表示的特殊情况除外。由于产生了更高的谐波,弱非线性会致使高频成分增加。若是强非线性状态,放大倍数和剪切模量的减小变得很明显,传播信号谱的改变达到最大值。因此,任意谱的输入信号转换成为E(f)~f^k形谱的输出信号,其中k取决于介质特性。  相似文献   
29.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e soil response of the Xiangtang borehole seismic array under real strong ground motion, reveal the site response, verify the technique of borehole exploration, and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in-situ test and laboratory te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methods. One is the layered site seismic response method, whose layer transform matrix is always real. The other is a global-lo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hich uses genetic algorithm (GA)-simplex method. An inversion of multi-component waveforms of P, SV and SH wave is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By inverting the records of three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obtained from the Xiangtang borehole array (2# ) site, the soi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cluding P velocity, damping ratio and frequency-dependent coefficient b, which has not been given in previous literatures,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S wave velocity of the Xiangtang 2# borehole i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at obtained from the 1994 in-situ test, and is close to the velocity of the 3# borehole, which is more than 200 m away from the 2# borehole. Meanwhile, perceptible soil nonlinear behavior under peak ground motion of about 60×10-2m/s2 is detected by the inversion analysis. The presented method can be used for studying the soil response of other borehole array sites.  相似文献   
30.
党号召我们节约使用钢鉄,我队123机组机长卢明道同志,开动脑筋,找窍门,把0.15米以下的废铁砂钻头,经车上加工,切去水口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