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沿岸近期多年月平均海面随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晖  陈宗镛 《海洋学报》1998,20(4):9-16
本文以最大熵谱分析了中国沿岸15个站1971~1995年月平均海面序列,得出中国沿岸月平均海面的主要振动为年振动和半年振动,而主要低频周期在中国北方各站为18.6a,从长途至厦门各站为9a左右.然后以随机动态拟合分析方法计算出中国沿岸月平均海面相对上升速率范围为(1.07±0.83)mm/a,并同时指出该方法计算出的上升速率受时段长度及低频周期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中国沿岸月平均海面变异的时空分布,并说明了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中国南部沿海的月均海面.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重力固体潮和引潮力完成了响应分析和调和分析,并应用球函数给出了计算引潮力的公式,还对固体潮零点漂移现象的消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杜勇  陈宗镛  叶安乐 《海洋学报》1989,11(6):669-681
本文采用一维非线性考虑摩擦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研究变截面河口的非线性潮波、河口宽度呈指数形式变化B=Boe~(-bx),深度h为常数。运用摄动法求解一维非线性流体动力学方程。可以发现解和Airy解是包含在本文解中的两种特殊情况。只要在我们的解中,令b=0,就可以得到前者。若令b=0和f=0(f是线性摩擦系量),则可以得到后者。根据二阶解对变截面河口中非线性潮波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在线性摩擦系量假定下,河口中浅水分潮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河口以外,是由湾外浅水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由浅水非线性效应在湾内产生的。另外,潮余流和余水位与浅水分潮的物理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前者由浅水非线性效应、摩擦和河口的变形效应的相互作用产生,而后者主要依赖于浅水非线性效应。最后将本文的非线性模式应用于杭州湾非线性潮波的模拟。共计算了7个分潮(O_1、K_1、M_2、S_2、M_4、S4_、MS_4)。可以发现,运用入射的前进潮波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模拟的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从而可以认为杭州湾的潮波基本上是以前进波为主。  相似文献   
34.
引言 Defant在长渠的潮波方程中引入了分潮波的时间因子exp(-iσt)(其中σ为分潮波的园频率,t为时间变量,i=(-1)~(1/2)),从而建立了不含时间变量的分潮波方程,并首先使用了数值解法。电子计算机问世后,Hansen首先将这一方法推广至二维真实海域——北海,给出了所谓“潮波边值问题”的数值方法。此后,等人又将该方法推广至三维空间的情形。然而,Hansen曾断言,这种分潮波的边值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35.
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的一种本征分析和随机动态联合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将经验正交函数法与随机动态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了中国沿岸5个站的海平面变化.由于空间本征函数在短时间可认为不变,用随机动态方法分析各主要时间本征函数,最后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出各主要时间本征函数的线性增长速率,分别乘上相应的空间本征函数便得到各站的相对海面线性增长速率,对未来的时间本征函数作出预报,从而得到未来的平均海面预报值.各站均衡基准下的海平面线变速率平均为0.24cm/a.  相似文献   
36.
中国海月平均海面季节变化的物理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面动荡起伏、瞬息万变。从许多实用问题的要求,往往要引用平均海面。平均海面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实测潮位资料的算术平均值、统计值,或指某种滤波运算所得的量值。 研究平均海面是海洋科学为生产服务的重大课题之一。海洋潮汐预报不准确的一个原因就是平均海面不规则变化所引起的;平均海面缓慢而有规律地变化会导致海面倾斜,从而将产生相应的海流。有关沿海工程设计,必需参考平均海面的变化规律,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  相似文献   
37.
长江口平均海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长江口附近4个验潮站过去20—35年的海面计录分析出海面变化,总趋势是上升的,其量值大约为1.0—1.2mm/a,该速率已相对于吴淞零点地面沉降作了订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法和采取不同时段作计算,所得结论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只采用具有20年以上连续资料的验潮站作计算,它和东海其它站作比较,其变化率是合理的。在厄尔尼诺年,年平均海面下降大约8—10cm,这表明厄尔尼诺现象能使长江口年平均海面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38.
本文研究周期大于9天的超低频振动,这类振动与水位长期变化密切相关。海洋水位长期变化是地球自转、气候变异和海洋水量平衡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尺度海气互相作用、气候过程、海洋动力学过程和海洋水文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本文是1976年以来对我国高程基准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研究结果已被我国测绘系统采用,计算精度满足了国家大地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平均海面变化的一种随机动态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中国沿岸海面变化速率的估计和一种随机动态预测模型。指出东中国海的平均海面平均以1.8mm/a的速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