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31.
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完钻井深8882 m,是目前亚洲最深井,钻揭震旦系,在寒武系白云岩储层中获得工业油气流,显示了超深层寒武系良好的勘探潜力,引起广泛关注。该井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8607. 5~8688. 5 m)钻遇优质烃源岩层,是目前获取的全球最深的古生界烃源岩样品。本文对新鲜的钻孔岩屑样品,开展有机碳含量、主微量元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等测试分析,研究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成因。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在0. 14%~29. 8%(平均值为5. 65%,其中下段23 m优质烃源岩层TOC平均值为10. 48%),S1+S2含量在0. 17~29. 08 mg/g(平均值为4. 62 mg/g);Tmax分布在450~528℃,Ro在1. 4%~1. 7%,目前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3. 84‰~-29. 02‰,均值-30. 55‰。生物标志化合物中姥植比相对较高,Pr/nC17和Ph/nC18关系指示海相偏还原的沉积环境;C27规则甾烷含量相对较高,表明生源以藻类为主。烃源岩中高度富集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Mo、U、V等;微量元素比值V/Sc、MoEF/UEF值等指示该区震旦纪晚期就出现硫化水体并在玉尔吐斯组沉积早期持续增强。研究认为,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下部的黑色页岩形成于硫化还原环境,是目前古生界异常高丰度的优质烃源岩,具有重要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2.
塔东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分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国干  夏斌  王核  陈志勇 《新疆地质》2003,21(4):407-411
塔东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边界断裂有辛格尔断裂带、雅尔当山断裂带、孔雀河断裂带、且末河断裂带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它们具有多期多类型构造变形叠加的特征.库鲁克塔格的褶皱变形包括韧性剪切褶皱和脆性褶皱2种类型:英吉苏凹陷北缘的构造变形以压扭性为主要特征,在罗布泊凹陷的北缘可以形成较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而且在推覆体前缘可以形成具有油气勘探价值的隐伏构造.塔东地区包括中央隆起东段的塔东低凸起、古城鼻隆、满加尔凹陷东部、英吉苏凹陷、孔雀河斜坡.  相似文献   
33.
引 言中尺度动力学是研究尺度为20~2000km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规律的大气动力学分支。这个尺度上的天气系统,常常带来与强对流相联系的暴雨、冰雹、飑线、龙卷等天气以及引发洪水、海难和空难事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这类天气系统突发性强、预报时效短、常造成重大自然灾害。然而这类系统的预报一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们对这种尺度上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缺乏了解。相对于大尺度动力学和小尺度动力学而言,中尺度动力学理论基础薄弱,这一领域特别困难的原因是它既不能做大尺度准地转简化,也不能做小尺度无旋…  相似文献   
34.
内蒙古满都拉二叠纪海绵生物丘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惠  陈志勇  杨万容 《地层学杂志》2002,26(1):33-38,T003,T004
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部满都拉地区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 ,首次于阳新统哲斯组中识别出小型海绵生物丘。海绵生物丘发育于华北板块北部活动边缘晚华力西褶皱造山带上 ,分布于近东西向延伸的大石寨组火山岛弧的两侧 ,南侧在包特格、满都拉苏木等地以小型海绵丘为特征 (局限弧后盆地边缘海绵丘 ) ;北侧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哲斯敖包生物礁 (开阔台地边缘礁 )。通过对海绵及其他生物化石的古生态分析 ,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该区阳新世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35.
对查干呼绍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特征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和研究,认为该时代侵入岩具有完全不同的演化特征,其原因是地壳成熟度及长期活动的地台北缘断裂制约着本区断裂两侧中生代侵入岩的发展和演化。  相似文献   
36.
针对地质勘查项目因位置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加之安全生产监管人数有限的特点,无法全覆盖实现安全隐患排查痕迹化监管的现状,本文提出基于LBS、全文检索、AIR富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技术,融合互联网+、云计算、Web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设计安全隐患排查痕迹化监管系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和痕迹化管理。以甘肃省地矿局地勘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为例,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安全隐患排查信息的全过程管理,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排查效率、扩大了排查范围、保障了项目安全生产,在同类型项目实现安全隐患排查痕迹化管理中具有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37.
闫慧慧  朱光有  陈志勇  张纯  侯政  孙琦森 《岩石学报》2020,36(11):3414-3426
塔里木板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它们对研究塔里木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塔里木对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塔里木板块东北缘I型花岗岩的U-Pb年代学、原位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该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平均值为71.61%),低的镁铁质含量(FeOT和MgO平均值为1.52%和0.72%);Na2O/K2O比值介于0.51~3.76,平均值为1.12;铝饱和度(A/CNK)介于0.69~1.16,属于碱性-钙碱性过渡型花岗岩。花岗岩表现为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Th等)的亏损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Sr、Ba、U等)的相对富集。样品Nb/Ta、Zr/Hf平均值分别为10.93、36.86,说明该花岗岩形成时有流体的参与。受斜长石的影响,花岗岩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Eu/Eu*平均值1.39。该花岗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48.8±6.1Ma,其原位Hf同位素εHft)值范围在-16.5~-9.7之间,对应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2.30~2.74Ga,指示该期花岗岩可能为古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形成于古洋壳向南俯冲塔里木板块产生的大陆弧后环境。结合之前在塔北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塔里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弧后伸展体系,并且认为该体系主要受控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  相似文献   
38.
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位于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之西端,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在二连地区1:25万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阐述了GIS技术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技术路线、数据获取、数据管理中空间数据库工作流程和图层管理.在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DTM)中,利用地形数据制作立体地形图.以基础地质为背景,通过对航磁、重力、化探异常等多源、多尺度数据分析预测,总结了成矿规律,对该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出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9.
刘景彦  陈志勇 《现代地质》1999,13(4):432-438
东海西湖凹陷形成于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弧后环境 ,盆内的第三系沉积厚万余米。盆地经历过多次构造反转 ,形成多个广泛分布的区域性不整合面。综合分析表明 ,分隔裂陷和拗陷期充填的 T03 界面代表裂后不整合面 ,T02 和 T01 界面代表了与挤压反转有关的 2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 ,其最大剥蚀量分别达 1 0 0 0 m、 2 5 0 0 m和 30 0 0 m。挤压反转不整合面的最大剥蚀带与强烈的挤压断褶带分布相一致。不整合面的分布和剥蚀量的大小与盆地内的油气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塔里木盆地走滑带碳酸盐岩断裂相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露头与井下资料的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带断裂相具有多样性,根据内部构造发育程度可以分为断层核发育、断层核欠发育两类。露头走滑带断层核部以裂缝带、透镜体、滑动面等断裂相发育为特征,断裂边缘的破碎带发育裂缝带、变形带。裂缝带主要分布在断层核附近50m的破碎带内,裂缝多开启,渗流性好。断裂核部透镜体发育,在破碎带也有分布,破碎角砾组合的透镜体多致密。滑动面具有平直截切型、渐变条带型等两种类型,多为开启的半充填活动面。变形带多为方解石与碎裂岩充填,破碎带局部部位裂缝与溶蚀作用较发育。利用地震剖面、构造图、相干图等资料可以判识塔里木盆地内部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相的特征及其发育程度,沿走滑断裂带走向上断裂相具有分段性与差异性,根据渗流性可以定性区分高渗透相、致密相区。沿断裂带高渗透相区是碳酸盐岩缝洞体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断裂相的横向变化造成油气分布的区段性,形成高渗透相输导模式、致密相遮挡模式等两类成藏模式。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断裂相的特征及其控藏作用对油气勘探开发储层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