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根文  邓腾  刘睿  夏换  刘群 《岩石学报》2015,31(1):105-118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二叠系塔尔得套组火山岩由玄武岩、粗玄岩、玄武质粗安岩、流纹岩组成,其Si O2含量为49.1%~76.0%,在62.8%~70.8%之间存在一明显的间断,显示出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玄武岩具有较高的Ti、Nb(8.13×10-6~14.9×10-6)及HFSE含量,表现出富铌玄武岩的特征。流纹岩含高的Si O2、K2O+Na2O、Fe OT、Fe OT/Mg O、低Al2O3、Ca O和Mg O,同时富集Th、Nb、Ta、Zr、Hf、Ga和Y等HFSE,具有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流纹岩具有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εNd(t)值为0.05~2.72。根据钕同位素和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判断它们同形成于受到拆沉下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是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并在中地壳岩浆房内发生充分的岩浆结晶分异后形成的。本区塔尔得套组双峰式火山岩的存在说明阿吾拉勒地区在二叠纪处于伸展构造背景,而A型花岗质流纹岩的确定进一步肯定了该区处于碰撞后的伸展阶段,从而证明西天山地区在二叠纪时北天山洋已完全封闭,并开始进入碰撞后的伸展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52.
石门山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中等规模(金属Mo=1万吨)、高品位(Mo=0.17%)的斑岩型矿床,位于海南岛西南部近东西向九所-陵水断裂带北西侧的千家复式岩体内,赋矿岩石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云英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为了精确厘定该矿床的年代学格架,进一步了解岩石源区特征和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对采自矿区内的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4.5±1.6 Ma(MSWD=3.7,n=16),同时分别获得1件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77.9±0.6Ma、89.6±2.4Ma。结合已报道的年代学数据,发现该矿床具有明显的两个钼成矿期,分别为89~90 Ma和78~80 Ma,均为晚白垩世早期的产物,且成岩与早期成矿时差接近,具有同源的可能性;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10.20~-2.52,二阶段地壳模式年龄tDM2峰值为1.4~1.5Ga,表明其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下地壳的重熔,该...  相似文献   
53.
Analysis of tectonic settings of global superlarg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out three quarters of superlarg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throughout the world occur along the eastern Pacific basin rim, most of which were formed during the Mesozoic-Cenozoic.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often occur in the upper parts of a subduction zone and in a within-plate orogenic belt. Som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are inconsistent with plate subdu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ir formation time, and most of them in the world are associated with tensional environment. Metallogenic porphyries originated from the mantle,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lower-crust or oceanic crust material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the ore-bearing porphyries in the Gandise and Yulong metallogenic zones, it is proposed that delamination may be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相似文献   
54.
河南嵩县东湾金矿受构造蚀变带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或透镜状.矿石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和蜂窝状等.围岩主要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成矿阶段可分为4段:(1)硅化(黄铁矿)阶段;(2)石英-粗粒黄铁矿阶段;(3)石英-细粒黄铁矿阶段;(4)碳酸盐铅锌阶段.各阶段自然金矿物生成顺序是: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硫盐矿物.文中利用构造叠加晕原理,建立了河南嵩县东湾金矿构造叠加晕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东湾金矿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55.
西藏白朗县白岗村蛇绿混杂岩中有一罕见的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小岩块,被松软的蛇纹岩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裹其中。岩块中发育有碎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中出溶单斜辉石、切过出溶单斜辉石的贯入单斜辉石和外来碎粒单斜辉石及钙质辉石+铬尖晶石→钙铁石榴子石相界反应。同时,在岩块和包壳岩石的橄榄石中出现针状硅镁石出溶物。计算这些矿物的温度压力表明,它们的温度压力都处于>800℃,>1.8GPa以上的地幔石榴子石域超高压环境,而且,经历过一个上升→俯冲→上升的"N"字形历程。  相似文献   
56.
硼作为一种常用的地球化学指示剂和示踪剂,对研究俯冲带岩石学过程、岩浆-热液分异作用、火山活动以及稀有元素、铜、金的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硼具有高水溶性和挥发性,它在气体中的分配、迁移能力和存在形式有助于理解含硼矿物的形成条件、流体化学组成的演化趋势、硼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和成矿金属的富集机理。本文在200-350℃、0.19-3.43 MPa条件下实验研究了B2O3-H2O体系中硼在共存水蒸气和富硼熔体(液体)之间的分配,平衡时气相中的B2O3含量为1.06%-32.35%。200℃、250℃、300℃和350℃时硼在气体-熔体之间的表观分配系数分别为0.035、0.042、0.20和0.33,即随温度上升,硼在含水气相中的分配和迁移能力增强。含水的富 B 熔体与硼酸稀溶液体系的气体-液体分配系数变化不大,表明B2O3-H2O±NaCl 体系中硼的气-液分配能力受液体或熔体中硼含量的影响较小,而主要与温度有关。经热力学分析,350℃、0.19-1.74 MPa条件下水蒸气中的气态硼物种可能为H3BO3和HBO2,可以预计随水蒸气压力的升高, H2O的配位数将会增大, H3BO3或其他可能的气态物种H3BO3·H2O会变得更为重要。某些火山活动区可见天然硼酸结壳(升华壳)的形成,灼热和干燥的火山岩石表面有利于硼酸从气相中凝析和沉淀。本实验结果表明,某些富硼酸的火山喷气孔气体的形成可能与地下高温火山岩浆(岩体)中存在因液态不混溶作用或晚期出溶作用产生的含水富硼的残余熔体或流体有关,熔体的去气作用或流体的减压相分离导致含水气相的产生,硼则随之大量分配至含水气体中并喷出地表。  相似文献   
57.
云南凹地苴铜矿多阶段脱水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凹地苴铜矿矿物在剖面上具从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分带现象,几个分带相互叠加,矿床形成了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种种证据表明含矿溶液因多阶段脱水形成,矿床是通过双层卤水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相互反应成矿。  相似文献   
58.
楚雄弧后前陆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陈根文  吴延之 《云南地质》1999,18(4):392-397
楚雄盆地的性质属弧后前陆盆地,盆地剖面结构由四个带组成:(1)岩浆弧;92)褶皱逆冲带;(3)沉降带;(4)隆起带,盆地的形成演化受两期主要应力控制:早期受来自西南向的特提期洋沿哀牢山带的俯冲影响,形成凹陷盆地,时代为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随后应力性质发生转变,沿哀牢山一带的主应力以剪切-抗日压为主,并派生东西向的扩张运动,形成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59.
为了正确理解海南岛罗葵洞钼矿床赋矿斑岩体的岩石学成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对矿床中含矿斑状花岗岩进行了全岩主量、微量、Sr-Nd-Pb同位素和金属硫化物S-Pb同位素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罗葵洞斑状花岗岩具有高SiO2(70.94%~72.59%)、Al2O3(15.11%~16.26%)和低MgO(0.56%~0.68%),高Sr(421×10-6~564×10-6)、低Y(7.50×10-6~14.57×10-6)和Yb(0.76×10-6~1.30×10-6)含量,较弱的负Eu异常(平均0.75),亏损HFSE,富集LREE和LILE,较高的La/Yb(26.1~46.4)与Sr/Y(36.9~67.1)比值特征,表现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2)斑状花岗岩的(87Sr/86Sr)i=0.708 38~0.708 44,(143Nd/144Nd)i=0.512 22~0.512 23,εNd(t)=-5.6~-5.5,对应的TDM2模式年龄为1.35~1.36 Ga,表明其可能形成于底侵的增厚玄武质下地壳岩石(中元古代)的重熔;(3)全岩锆饱和温度(平均795±12℃(σ))和锆石Ti温度(平均690±21℃(σ))表明斑状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在水近饱和条件下发生的部分熔融;(4)锆石Ce4+/Ce3+比值范围为174~621(平均383),表明其在形成时的岩浆-热液体系的氧逸度较高,有利于Mo等成矿元素在岩浆熔体中富集,成矿潜力较大;(5)金属硫化物δ34S(平均1.7‰)和Pb同位素特征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以下地壳为主,同时伴有少量地幔成分的参与;(6)对比年代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形成环境等方面后,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Endako型斑岩钼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