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高速公路软基监测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对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语言与环境,对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及代码编写。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检验该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软基沉降预测的要求。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安徽省江淮流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安徽省江淮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统计获得了表层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参数,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成土母质类型对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影响显著,表层土壤化学组成表现出既对深层土壤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在表生作用下发生某些变化:表层土壤中迁移活动性强的元素和人为扰动污染的元素明显不同于深层土壤;随着地理空间位置的变化,同类成土母质形成环境、成因来源的差异导致其化学组成的空间变异,造成不同地区同类成土母质地球化学基准值有所不同。因此,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应更多地考虑地质背景、物质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合肥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合肥市及其周边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查明了生活和工业排污是形成Hg、Cd、Pb、Zn异常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深层土壤,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富集特征,自地表向下重金属元素含量呈迅速下降趋势。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元素全量与有效量、土壤pH值的关系,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度大小排序为:Cd〉Pb〉Zn〉Hg,Cd、Pb有效量与全量相关性显著,且与pH值呈负相关,随着土壤cd、Pb元素全量的增加以及土壤不断酸化,其生态风险将显著增大。异常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已造成部分蔬菜重金属超标,进而影响到蔬菜食用安全性,因此,加强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对保证合肥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陈永宁 《安徽地质》2005,15(2):97-10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预测是新形势下矿产资源评价的一个突出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地质、钻探资料,开展了矿产预测资源量(334)的估算,总结出一套针对资源量预测开展物探工作的部署原则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岩矿比”的概念。  相似文献   
25.
26.
合肥大兴镇土壤中Pb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对合肥大兴镇地区土壤中Pb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Pb元素有TRCPPb→PbE+C释放转化的趋势,土壤面积约11%具有爆发Pb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与大兴镇是合肥的工业重镇有关.同时,土壤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研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