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1篇
地球物理   2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总结了根据应急科考震害调查资料确定的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MS5.9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 反演确定了该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和震源机制解. 根据震源机制解、 余震分布和震害分布特征, 探讨了震害分布特点与震源机制的关系. 从全球强震记录、 历史地震资料和该地震的震害特点, 讨论了强地面运动的特点与震中区物理背景的关系. 调查表明, 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呈东西走向, 与震源机制反演结果得到的断层走向一致. 极震区面积相对较大, 单层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房屋受损较严重, 可能与当地的震源物理环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2.
The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is divided into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and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according to tectonic backgrounds and seismic damage distribution features. 96 modern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SWCR and 40 in SCBR are gathered respectively. All their magnitude parameters are check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 relations between epicentral intensity and magnitude as well as relation between sensible radius and magnitude, the near and far field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features are represented and controlled. And then the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 along major axis, minor axis and mean axis are established separately. The system-atic deviations of surface wave magnitude between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U.S. seismograph network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By making use of the new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bedrock horizontal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in west U.S.,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bedrock horizontal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in SWCR and SCBR are digital transformed based on the attenuation model considering acceleration satura-tion of distance and magnitude in near field.  相似文献   
143.
中国城市直下型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刚  高孟潭  任雪梅 《中国地震》2007,23(2):124-130
本文根据泊松模型,并采用第四代区划图综合潜源区数据方案,计算了我国(不包含港、澳、台湾地区)大部分城市未来50年发生6级左右和7级以上直下型地震的危险性。并初步探讨如何计算城市和城市群的直下型地震概率。结果表明:我国很多城市都可能发生直下型地震,而且危险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4.
强余震和主震地面运动分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了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中国大陆及近海发生的21次MSge;7地震序列的主震和强余震产生的有效峰值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76.2%地震序列的强余震产生的有效峰值加速度超过主震,其中50%多的强余震产生的有效峰值加速度在大范围内大幅度地超过主震. 本研究表明在强余震震中区附近,强余震往往会造成比主震更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要充分考虑强余震的影响场,才能为抗震设防提供科学、安全、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5.
Introduction In the study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model the considered parameters are generally sim-plified as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cceleration, velocity, displacement, response spectrum, dura-tion, etc), earthquake magnitude, distance and site condition. As the accumulation of ground motion record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in tectonicly compressional region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ectonicly tensional region and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  相似文献   
146.
ExpectedmagnitudeanddistanceofpotentialsourceareaandtheestimatingmethodMeng-TtanGAO(高孟潭)(InstituteofGeophysics,StateSeismolog...  相似文献   
147.
极值理论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孟潭  贾素娟 《地震学报》1988,10(3):317-326
目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已经发展到以极限状态概率为安全标准的概率设计阶段。极值统计方法所得结果可以提供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参数。本文用极值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工程场地历史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利用历史地震影响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历史地震资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极值统计分析方法,从工程场地影响烈度时间序列中取得抗震设计的依据。在具体分析中,宜采用陈培善改进后的极值分布函数(Gc)和=(l——0.44)/(n+0.12)数据点拟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8.
基于泊松分布的地震烈度发生概率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高孟潭 《中国地震》1996,12(2):195-201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和地震烈度超越概率都是衡量场地地震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的计算民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定。本文根据目前工程地震和地震减灾研究中比较常用的Cornell类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反映地震时,空,强非均匀性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推导了场地地震烈度发生概率和计算表达式,通过计算实例,讨论了其与场地地震烈度极值概率(即超越概率差,通常被用来替代地震烈率发生概率)的差异,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两  相似文献   
149.
北京地区地震动的三维有限差分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北京地区地壳结构和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研究结果,对北京地区进行了三维有限差分地震动模拟研究,并研究了北京地区的盆地效应。结果表明,盆地效应非常明显。在北京盆地内的大部分地区,盆地效应的放大系数达到1.3,在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将盆地的放大效应与北京市区地表土层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的放大率为同等水平,在部分地区盆地的放大效应更为明显。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只考虑了地表土层效应的影响,由于许多城市位于盆地内,并且已经修建或正在修建大量的具有较长自振周期的高层建筑。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与防震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0.
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了几个反央西南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因子,因子量化全部建立在因子与实际地震发生的统计关系上,使因子具有一定的概率预报意义和相互对比的基础,另外还对部分因子的预报效能了作评估和修正,采用3种方法分别求出了3套地震空间分布函数,并作了要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