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加强公众天气服务为防灾减灾作贡献霍成福(山西省气象局030002)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庆祝“3.23”世界气象日。这是我们全国、甚至全世界从事气象工作和关心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人们值得庆贺的一个日子。从195...  相似文献   
132.
用天气学、云物理学、统计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1997年5月份影响我省的两次江淮气旋降水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中低空水汽输送条件较好,都形成了大范围较稳定的降水性层状云系,出现了连续性降水。两次过程的深厚程度、动力条件有差别,云雨的宏微观特征也有所不同;(2)云中过冷层较厚,过冷水含量较高,大滴浓度较高,众数直径较大,有利于人工催化;(3)云层降水粒子的形成,在冷层以凝华和淞附增长为主,核化和繁生相对较小,进入暖层后,主要是云滴与雨滴以及雨滴间碰并为主;(4)用干冰进行了6架次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经综合检验,约增雨10%~40%;(5)使用层状云数值模式进行人工催化模拟,当加入50个/L人工冰核,可使地面降水增加30%左右。如果过量播撒(加入500个/L)人工冰核,降水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3.
能见度目标物是台站地面观测工作不可缺少的能见度观测参照物。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的准确程度 ,直接关系到能见度这一目测项目的精确度。但我省大多数台站现用的目标物图 ,均系多年前按当时地貌物貌实测绘制的 ,一直沿用至今 ,很少做过补充订正或变更修改 ,已远不能保证现时测报业务质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楼台亭阁鳞次栉比 ,庞大厂房管网纵横交错 ,使当初的地形物貌面目全非。由于城市统一规划和房屋拆迁 ,使原有能见度目标物遭到破坏 ,数目逐渐减少 ;因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相互遮掩 ,使观…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固镇侵入杂岩体(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和正长岩)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Sr-Nd同位素和Lu-Hf同位素研究,进而探讨其形成时代、源区和成因,以期得到关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研究的新启示。研究区岩体形成时代和岩石结构有一定关联性,总体来看,等粒结构的岩体形成时代早于似斑状结构岩体,研究区岩浆活动可分为两个期次:第一期次岩浆活动形成等粒结构的深成岩体,包括中细粒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和正长岩,形成时代约为130~135Ma;第二期次岩浆活动形成浅部的似斑状岩体,包括似斑状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形成时代约为127Ma。结合野外观察、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特征,讨论分析了固镇杂岩体的成因:固镇闪长岩富镁,高Mg~#值,Cr、Ni含量较高,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铕异常不明显,具有高镁安山岩(HMA)性质,是与其相对应的侵入岩。固镇高镁闪长岩是被俯冲板片熔体和流体交代后的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在上升途中与地壳发生了较弱的同化混染。固镇正长岩形成于加厚陆壳的部分熔融,地壳厚度约为40~67km。固镇二长岩是由区内正长岩和高镁闪长岩混合形成。研究区石英二长岩是区内高镁闪长岩与另一种更富硅的岩浆混合形成。俯冲板片物质(流体+熔体)对固镇高镁闪长岩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显示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也涉及到了NCC中部,但受影响的程度小于NCC东部;正长岩形成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显示出拆沉作用在中生代NCC中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角闪石温压计的计算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可以推测,NCC中部大规模拆沉作用发生的时间节点为127Ma。  相似文献   
136.
137.
以黄海绿潮暴发的主要漂浮种类浒苔 (Ulva prolifera)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浒苔光合参数、固碳速率及提升海水pH的作用,结果表明:浒苔光合作用半饱和常数Km为0.25 mmol/dm3,光合作用饱和时海水溶解无机碳(DIC)浓度也只需1.2 mmol/dm3,为正常海水DIC浓度(2.4 mmol/dm3)一半,故黄海绿潮暴发时藻体可以一直保持光合作用饱和与旺盛生长状态。水生条件下浒苔藻体主要吸收海水中的DIC,0.5 g/dm3培养密度下,1个光周期内净光合固碳速率为10.92 mg /(g·d)(鲜重)。连续培养5 d,0.5,1.0和2.5 g/dm3培养密度组的DIC浓度从22 mg/dm3分别降为4.85,2.62和0.66 mg/dm3,表明DIC去除率随藻体培养密度提高而增强,分别可达77.78%,88.00%,96.98%;藻体吸收海水中无机碳的同时可使海水pH升高,0.5 g/dm3培养密度下,1个光周期内净提升pH速率高达0.96/(dm3·g·d)。连续培养5 d,0.5,1.0和2.5 g/dm3培养密度组第1天其pH分别可达到9.1,9.2和9.7,表明藻体密度越高pH提升越快,而且第5天pH均可稳定在9.9左右。浒苔暴露在空气中可直接吸收空气中CO2,1个光周期内其光合固碳速率约为46.14 mg/(g·d),而在海水中的光合固碳速率为10.92 mg/(g·d),可见浒苔在空气中的光合固碳速率是水中的4.23倍。水生和气生时单位质量藻体的固碳效率因藻体间相互遮蔽而下降。结果可为今后黄海绿潮暴发机制及CO2减排和防止海洋酸化作用的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8.
带地形的大地电磁二维正演数值模拟多数基于电性各向同性理论,由于地球内部电性各向异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基于电性各向异性理论研究地形起伏情况下大地电磁二维正演数值模拟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首先由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引入张量电导率,求得一组关于平行走向的电场分量Ex和磁场分量Hx的二阶偏微分方程,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出Ex和Hx的近似解,并以此求得其他场分量;其次,引入地形因素,改变变量在网格节点中的排列方式,选择交错排列方式从而给有限差分系数矩阵的最大带宽分配合理的存储空间;最后,使用Weaver的方法解决TM模式下,在地-空分界面垂直于构造走向的一些区域存在不同电导率的问题.通过对带地形的二维电性各向异性结构做正演模拟,研究地形因素对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以电性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将地形因素引入对实测大地电磁资料的处理中,通过做二维正演拟合和未引入地形因素的结果做对比,说明电性各向异性现象的普遍存在,认识地形因素对观测大地电磁场的影响,为今后分析解释实测大地电磁资料包含地形因素和电性各向异性情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9.
武军  廖少明  霍晓波 《岩土力学》2015,36(Z1):496-500
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三轴试验对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当振幅不大于10 kPa时,超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并不明显;开挖面支护力减小,会使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增强,而且这种影响对土体竖向应力卸荷比土体水平应力卸荷更为敏感;在饱和松散细砂地层中,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开挖面超孔隙水压力绝对数值不大,但能使泥水盾构泥膜承受的压力差至少减小约33%。  相似文献   
140.
冯军  张彬  黄骁  孙进忠  柏永亮  霍东平 《现代地质》2014,28(6):1252-1259
在地震多发的中国内陆环境下,场地稳定性评价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研究北京延庆新城规划区大型场地动力响应特征,在分析延庆新城规划区第四纪覆盖层和断裂的空间分布规律基础上,基于数值模拟方法,运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了规划区三维仿真模型,并对新城规划区场地动力响应进行了仿真,最后通过定义场地速度响应系数来刻画场地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土岩组合”的典型场地,在低频剪切波的激励下,第四纪覆盖层的厚度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场地速度响应,第四纪覆盖层越厚,场地速度响应系数越大,动力放大程度越高;对于下伏断裂的复杂场地,剪切波传播路径变得极其复杂,断裂对地表速度响应系数有放大作用,放大程度与断裂分布形式和发展规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