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东海地震的前兆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应变变化呢?对此,日本的岛崎和小木田使用假设的断层模式进行了计算。前兆现象的发生源可能在断层或断层的延长线上,这种想法是切合实际的。但现实中发生的地震是否按设想的机制发生,则令人有点担心。此外,断层模式的参数虽不能说少,但针对东海地震求出的计算结果在直感上也很难原封不动地与其他地区的地震结合起来。为了概括说明各种前兆现象,力武采用了茂木提出的球状震源模式。有  相似文献   
12.
韦中兴  伏元洲 《水文》1994,(3):60-60,44
减少流速仪取草次数的一种途径韦中兴,伏元洲(黄河水利委员会北道水文站)一、问题的提出在流速测量中,水草对流速仪的缠绕,直接影响洪水测验工作。特别对那些暴涨暴落、水草多杂的山溪性河流,流速仪缠草问题更为突出。而一次测流中多次清除杂草,既费时费力,又易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的基础上,对闽东南长乐—南澳断裂带东山段剪切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变形石英显微亚结构。(动态重结晶颗粒)估算了剪切带内古应力并(σ—σ_3):通过对剪切变形能密度分布W(x)格离散化计算,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近方法,获得了剪切热数值解:最后总结了研究地区剪切变形,剪切加热与动热成岩成矿作用的相对时空关系以及长乐—南澳断裂域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前 言 由岩浆固结而成的火成岩,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火成岩有多种多样,从来都是按其产状、矿物组合的种类与所占比例进行分类命名,进而研究其成因的。自前世纪末开始建成了岩石矿物主成分定量分析法以来,岩石化学成分分析方面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硅酸盐组成的岩石、矿物依然很难分析,直至最近,连主成分元素的定量分析在日本也只在有限的几处大学或研究所里能作。二十年来使用大型定量分析仪器的分析法,如萤光X射线装置、显微组分分析装置(电子探针)、质量分析计,甚至把使用原子反应堆或直线性加速器(linac)的中子放射化学或光子放射化学分析法引进了岩石学领域,自这以后,主成份、微量成份及稳定同位素等才能比较容易测定。如果这些方法能够同时并用,岩石矿物中约50种元素在短时间内作出定量分析并不困难。当然,这是要付出一笔巨额预算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溧水、宁芜等火山岩盆地、浙闽粤中生代火山岩带、广西等地的凝灰熔岩地质体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研究,总结了凝灰熔岩的相特征,建立了二相成因模式,对凝灰熔岩的成因机理,火山喷发方式、岩类归属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凝灰熔岩熔离成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地、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组织有关单位,在总结近卅年来开展  相似文献   
19.
南山坪古油藏的形成及其破坏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元芳  丰勇 《矿产与地质》2005,19(3):296-298
南山坪古油藏以南山坪背斜(圈闭)为依托,油藏的形成、破坏与背斜(圈闭)的形成及演化息息相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南山坪背斜的雏形,与之对应的是最初的油藏形成;南山坪背斜在印支运动得到加强,形成构造圈闭,与之对应的是原油藏裂解生气及烃源岩进入生气阶段,形成气藏及部分沥青。之后的燕山运动Ⅱ幕使得南山坪背斜(圈闭)被褶皱和断层复杂化,形成由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断裂,其上覆盖层抬升、剥蚀,原油藏彻底破坏,成为古油藏。分析认为,南山坪古油藏的破坏因素主要是印支期的热裂解和燕山运动Ⅱ幕的构造抬升、剥蚀,且后者更为主导因素。比较南山坪古油藏、余杭泰山古油藏及威远气藏,力图寻找其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为中国南方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以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为目的,其毕业生在国民经济建没中所起的作用是“学科型”毕业生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