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应用太原基准地震台和东山地震台2007年至今的数字化资料进行研究,得到太原台、东山台地脉动噪声RMS值和功率谱密度,及其相应的卓越周期,找出两个台主要干扰源的频带范围。另外,采用Matlab提供的FFT算法对整点地震记录进行频谱计算,对2010年6月5日发生的太原市阳曲Ms4.6地震前两个台记录的数字地脉动信号进行实时连续跟踪对比观测和试验,捕捉临震特殊频率波动现象,作为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作探索性的研究。所得结果对去除数字地脉动信号背景干扰及分析预报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国家测震台站卫星传输链路和数据传输状态检测方法,使用VS2015开发环境的C#语言编写了自动检测程序并将其应用于台站,台站值班人员可以及时得到卫星传输不正常的报警信息,以便及时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3.
对太原基准地震台记录的核爆及天然地震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天然地震相比,核爆震相特征相对独特;②地震优势频率较窄,而核爆优势频率则较宽,即对于震中距相近、当量不同的核爆波形,太原台记录的时频变化特征相似;③对于震中距相近的天然地震与核爆波形,太原台记录的时频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4.
从序列基本情况、序列类型、应力场、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10年6月5日山西阳曲MS4.6地震序列特征,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指出阳曲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从其所处的构造区域以及余震展布、震源机制解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系舟山西麓断裂不是其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25.
以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观测记录的地震波形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地震所出现的震相从到时、周期、先后次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台站一线的观测人员在震相的准确判别,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方面,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从仪器标定、震级公式及分析软件等方面着手,查找出太原台体波震级偏差较大的原因,针对分析软件出现的缺陷问题,重新编制体波震级计算程序,并进行校正.对数字化观测以来的体波震级进行重新计算,给出体波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结果及参考校正表.  相似文献   
27.
对山西地区4次Ms≥4.0地震震中距20-80 km的近台PG、SG波列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震相的频谱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优势频段不一.并对山西大同Ms4.6、阳曲Ms4.6地震波列进行小波多分辨分解,结果显示,PG、SG波均表现为多组波列,且差异较大,可能与两次地震的破裂机制、所处构造部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