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香口-湖口滑脱断层沿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之间的构造软弱面发育,产状大部分地段与地层产状一致,局部切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上盘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下盘为志留-泥盆系碎屑岩,主要表现为上盘向北西滑动的正断层性质。断层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属大型隆拗构造背景上沉积盖层内部的层间滑脱。该断层早、中更新世曾有过微弱活动,但晚更新世以来无活动。  相似文献   
32.
庐山-彭山地区原是一个经受印支早期伸展机制下所形成的变质核。它在后期又经受了挤压和伸展的多期构造叠加,致成今日面貌。印支早期所形成的伸展拉覆断层为庐、彭及其相关地区的燕山期矿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对矿产的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33.
赣北程浪超基性-基性杂岩特征及其Sm-Nd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扬子古地台板块东南前缘发育一系列晚前寒武纪移置地体。本文着重论述了彭庐地体与障公山地体间深断裂带内的铁质超基性-基性杂岩特征。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辉橄榄岩、含长橄榄辉石岩、角闪岩及辉长岩、辉绿岩。其全岩钐钕等时线年龄为828.6±27.9Ma,属晋宁运动产物。杂岩体产状与地体边界深断裂产状一致,与晚前寒武纪围岩地层产状斜交。杂岩体片理产状与围岩轴面流劈理产状一致,被后寒武纪地台沉积盖层不整合覆盖。推测,地体在拼贴挤压过程中,玄武岩浆从上地幔上升过程中携带了大量超基性岩块沿深断裂侵入上升就位。  相似文献   
34.
35.
项新葵  王朋  孙德明  钟波 《地质通报》2013,32(11):1824-1831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中,是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也是最近查明的中国规模最大的钨矿床大湖塘钨矿北矿段。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期形成的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其等时线年龄149.6Ma±1.2Ma(n=6,MSWD=1.6)和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150.4Ma±1.4Ma(n=6,MSWD=1.3),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的辉钼矿Re元素含量为334.4×10-9~22600×10-9,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壳源或壳幔混合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推测,在晚侏罗世,石门寺矿区可能受古太平洋与欧亚板块聚合发生地球动力学调整的影响,大面积岩浆活动使之与围岩发生碱质交代作用,成矿物质被萃取,在成矿有利地段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6.
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前—赋春成矿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阶段:海西—印支期,伴随萍乐坳陷的裂陷、扩张、海侵,来自古风化壳和海底火山喷发的矿质沉积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中,形成黄龙组底部及小江边组—狮子形组两个矿源层。燕山期,断裂、岩浆活动强烈,来自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的矿质叠加于晚古生代矿源层之上,形成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喜马拉雅早期,前震旦纪变质岩滑覆于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及其中的矿床之上,最终形成一系列隐伏—半隐伏金属、非金矿床。  相似文献   
37.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赣北石门寺钨矿床为最近查明的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的北矿段。矿体呈似层状、筒状、脉状分布于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上部及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附近。主要工业矿物为白钨矿、黑钨矿、黄铜矿、辉钼矿,矿石组构类型主要有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常见围岩蚀变有碱性长石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硅化,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型。根据矿体特征、矿物组合、矿石组构、矿化分带与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将主要矿体划分为细脉浸染型、热液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这3类矿体围绕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共生交织,形成了石门寺“一区三型”钨-铜-钼矿床。石门寺矿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的发现,改变了以往只专注评价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找矿思路,为矿区及九岭矿集区实现钨矿找矿突破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
39.
项新葵  肖军 《江西地质》1997,11(3):74-80
“长江深断裂”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帽子山候选厂址就紧邻长江。本文从沉积建造、沿江红盆、地球物理特征诸方面,否定了帽子山候选厂址区域范围内沿现代长江河道九江—安庆段“长江深断裂”的存在。并在系统的第四纪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沿九江—安庆段现代长江河道早更新世以来无断裂活动。  相似文献   
40.
江西大湖塘矿区九岭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其中以江西九岭岩体最为显著。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九岭岩体形成于819Ma。富云母暗色包体在九岭花岗闪长岩体内部广泛出现,典型的岩浆结构及针状磷灰石表明包体为岩浆成因。花岗闪长岩及暗色包体的Mg~#(42~50)均大于玄武质岩石熔融实验结果(大多数40)。暗色包体具有更高的MgO、CaO、Fe_2O_3~T、TiO2及更高的Ni、Co、Sc、V。全岩Sm-Nd同位素结果显示暗色包体的ε_(Nd)(t)为-3.4~-2.1,花岗闪长岩ε_(Nd)(t)为-4.0~-3.5。花岗闪长岩锆石的ε_(Hf)(t)为(-1.4~6.4),多数为正值。Nd-Hf同位素分析表明双桥山群很可能是花岗闪长岩的源区。暗色岩浆包体的普遍发育暗示九岭岩体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过程,除双桥山群外,地幔也贡献了一定的物质。暗色富云包体不是岩石熔融的残渣,而是幔源基性岩浆与富钾下地壳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上变质岩、地层学、基性岩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的时间很可能在825Ma左右,九岭岩体形成于造山带碰撞挤压向伸展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壳幔岩浆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