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云南东川望厂组熔结凝灰岩锆石SHRIMP U Pb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云南东川地区望厂组中熔结凝灰岩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其中自形结构、环带清晰锆石的不一致曲线与谐和线上交点的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2317±13Ma(n=13,MSWD=3.3),13个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299±14Ma(n=13,MSWD=5.9),表明望厂组地层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早—中期。东川地区下四组地层与滇中昆阳群(黄草岭组—美党组)和四川会理群(淌塘组—天宝山组)的沉积时代相差近1.0Ga。为了区别于昆阳群和会理群,建议对本区下四组地层(洒海沟组、望厂组、菜园湾组、平顶山组)独立建群,即汤丹群。汤丹群是目前为止康滇地区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层建造之一,经历过古元古代中期的挤压过程(东川运动)和古元古代末期的拉张过程,可能是相对于扬子古陆核独立存在、并构成早—中元古宙Columbia超级大陆的一个小的古老陆块。  相似文献   
12.
近年研究显示,古元古代晚期,扬子陆块西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幔物质上涌事件。本文系统报道了康滇地区中部东川铜矿因民 落雪矿区古元古代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元素中MgO含量较高,为6.16%~9.65%,Mg#平均为72.2;富Na2O,Na2O/K2O为1.3~9.8;低SiO2,45.61%~49.34%;低TiO2,0.74%~2.74%;FeO/MgO小于1,表明本区辉绿岩初始岩浆相对较原始,MgO与主要组分的相关性表明岩浆早期出现过轻微的橄榄石、斜方辉石及铬铁矿、钛铁矿结晶分异。(La/Yb)N为1.66~4.37,δEu为1.04~1.22,稀土元素球粒陨石的配分呈平缓右倾模式,出现Eu的弱正异常。富集Rb、Ba等大离子半径元素,MORB配分为向右陡倾模式,出现突出的Rb、Ba峰,Zr、Hf弱负异常,多数样品没有明显的Nb、Ta异常。εNdt为-0.2~3.8,初始87Sr/86Sri值为0.7055~0.7084。东川地区辉绿岩的源区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为较亏损的过渡型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轻度混染主要源于陆下岩石圈地幔及少量的下地壳物质。东川古元古代辉绿岩地球化学表现为明显的板内玄武岩、E MORB和OIB的特征,表明古元古代末期,扬子陆块西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陆内裂谷拉张事件,与全球性Columbia超级大陆裂解同步,可能与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部含有大量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这些岩体成带状分布,不同岩带中的岩体矿化差异明显,跨四川、云南两省的盐源-丽江-弥渡岩带中金宝山岩体为贫Cu、Ni富Pt、Pd矿化;四川北部的道孚-丹巴-康定岩带中杨柳坪岩体为富Cu、Ni、Pt、Pd矿化,但Pt、Pd矿化较金宝山岩体差;  相似文献   
14.
四川西部里伍式富铜矿床黄铜矿Re-Os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同柱  周清  张惠华  代堰锫  李超  沈战武  马东 《地质学报》2017,91(12):2727-2738
川西里伍式富铜矿系指产于扬子地台西缘和松潘-甘孜造山带接合带江浪穹窿中的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的富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矿相学研究表明其为热液型矿床。为精确厘定热液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本文对占主体的块状-脉状矿石中的黄铜矿进行了高精度NTIMS 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50.2±4.9~151.1±4.8Ma(2σ),说明里伍式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明显晚于赋矿围岩新元古界里伍岩群,与江浪穹窿边部出露的花岗岩体年龄较为接近;初始187Os/188Os比值为3.65±0.29,说明其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大陆地壳,很可能主要来源于赋矿岩层里伍岩群。结合成穹构造—岩浆事件,本文认为早燕山期区域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热隆作用不仅为铜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和部分流体,同时为矿体最终定位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容矿空间,是里伍式富铜矿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贵州桐梓煤矿选定区域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研究了被测量地质体的U、Th、K、Qo含量及其比值异常与含煤地层的关系,确立了应用该方法进行煤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标志.通过对该区隐伏煤层的实际勘探工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高效的勘探手段.应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多数情况下Th,U高值为煤层的指示特征,Th/U值可以指示煤层底板界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康滇地区中部,会东县菜园子地区Ⅰ、Ⅲ号岩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1040.4±6.1Ma(MSWD=0.53,n=18)和1063.2±6.9Ma(MSWD=1.15,n=11),与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的时间高度一致。花岗岩的常量元素表现为高SiO2(SiO2平均为74.96%)、过铝质(绝大多数样品A/CNK值大于1.1)、碱含量中等(Na2O+K2O平均为6.4%)、低MgO(平均为0.17%)、TiO2(平均为0.28%)、CaO(平均为0.09%)含量。稀土元素总量低(14个样品的平均∑REE为36.99×10-6),LREE/HREE平均值为3.34,(La/Yb)N平均为8.57,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δEu平均为0.41,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较平缓、右倾的海鸥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Th、U以及La相对富集,Ba、Eu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Zr、Ti等亏损,上述特征说明,菜园子为典型的S型重熔花岗岩。地球化学表明,菜园子花岗岩的源区为以泥质岩(主)和杂砂岩(辅)为源岩的副片麻岩组成。计算显示,熔体形成于深约25km、温度约850℃的中上地壳内块体碰撞后的板内伸展环境,经历过黑云母和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中元古代末期,东川群、汤丹群沿菜子园-踩马水-麻塘断裂向北侧的会理群俯冲碰撞,形成菜子园蛇绿岩和菜园子花岗岩的侵位、天宝山组中酸性火山岩的喷发事件,此类碰撞、拼贴造山过程有可能在滇中地区的昆阳群和东川群之间同时发生。扬子板块西缘的基底可能是由不同时代的小陆块碰撞、拼贴导致陆壳的增生扩大,并经历多次拉张、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17.
川西乌拉溪钨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定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拉溪钨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该地区的钨矿床鲜有报道。本研究在进行大量的地质调查工作后,基本确 认该矿床为一具有中型规模远景的矽卡岩型矿床;并通过对该矿床中与白钨矿共生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 6件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161.5±2.2~165.3±2.2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63.7±1.9 Ma(MSWD=0.42,95% conf.),等时线年 龄为161.0±3.7 Ma(MSWD=0.87,2σ)。该研究结果表明乌拉溪钨矿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略晚于乌拉溪花岗岩体,属燕山 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事件下的产物;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元古界里伍岩群,矿区深部可能有更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内孤立波波致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KdV、mKdV理论,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平板拍击"造波方法,进行内孤立波数值模拟,并与物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内孤立波波致流场变化,结果表明:上下层流体中波致水平流速方向相反,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波谷经过时刻流速最大;在波谷经过断面处,波致水平流速在上层流体中沿垂向分布无明显变化,在波面以下的下层流体中有衰减趋势,但衰减很小;两层流体界面与波谷之间存在过渡水深范围,水平流速在该水深范围内沿垂向衰减明显,且随内孤立波振幅的增大,过渡水深范围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